【摘 要】古詩詞是前人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對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想象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古詩詞的教授只是簡單地停留在詩詞背誦上,導致學生感覺詩詞枯燥無味,不能理解古文化的精髓,教學效果受到嚴重影響。本文從趣味導入、語句分析、引導聯想、開展課外活動四方面談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109-01
傳統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認為促使學生掌握古詩詞中的生字詞與內容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一貫采用死記硬背的僵化方法促使學生學習,致使學生逐漸認為古詩詞學習枯燥無味,提不起繼續學習的興趣,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很多教師也逐漸重視對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為引導學生繼承優秀的古文化遺產,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應調整教學方案,加強對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
一 趣味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教學中,教師總認為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成熟,在古詩詞教學方面只簡單地采用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要求小學生熟讀成誦,學生雖然背得很熟,卻不知道詩句的含義,不久后,就忘記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可以用趣味性的導入來激活新課,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盡快進入到學習狀態,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為激起學生學習這首詩的興趣,在講解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廬山瀑布的視頻,在生動形象、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中激發學生對瀑布的贊美和向往之情。與此同時,教師向學生講解李白游覽廬山瀑布的課外小故事以及廬山瀑布獨有的特點和地理情況,讓學生對廬山瀑布充滿好奇之心,促使小學生走進詩的情境,學好詩歌。這種方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對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
二 品讀語句,體味詩情
言辭簡練、字字精辟是古詩詞最大的特點,也是詩人創作詩詞對文字仔細推敲的結果。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會一字一句地講解,導致古詩詞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詩詞的語句分析,鼓勵學生對詩句的個性化理解,品讀詩句、體味詩情。如在教學陸游的《示兒》時,一個“悲”字道出詩人隱藏的情感,是本首詩詞的詩眼。因此,教師可以就這個字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陸游在詩中所寫的‘悲’是什么?通過這個字你能感受到什么?”這時,學生根據詩歌內容以及之前搜集的資料可以了解到,詩人“悲”是因為此生沒能看到祖國統一。學生在學習的感受方面卻各有不同,有的說“悲”字體現的是陸游因做亡國奴的悲傷情感,有的說體現詩人不能為祖國效力的遺憾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詩歌語句分析,既能避免逐字講解破壞詩歌魅力的情況出現,也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詩歌鑒賞,學會體味詩情,從而提高詩歌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 引導聯想,融入意境
創設意境、勾畫特有的事物形象是詩歌常用的寫作方法,很多古詩歌總是給人語言精譬含蓄、靈動形象的感覺。教師忽略了古詩詞的這個特點,便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聯想,不能有效促使學生理解所學詩歌。為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詩歌意境的聯想,以此深化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如在教學李賀的《馬詩》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在詩歌中體現的意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大漠中沙塵,像漫天飛舞雪花,而天上的月亮有如冰冷鐵鉤一樣的景象,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馬兒用力向前,踏破清秋的情景,以此讓學生理解作者以贊馬的方法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促使學生理解所學詩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這種方法,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李賀的命運,深化學生對詩歌主題的理解。
四 開展活動,拓展平臺
中國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有效的課堂時間不能有效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一文化瑰寶。因此,教師應善于利用課外活動來延伸課堂教學,為學生拓展學習平臺,增加學生接觸古代文化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豐富學生古詩詞的知識。如在教學《峨眉山月歌》后,可以“我所喜歡的李白詩歌”為題,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討論會。這時,學生會積極思考,回憶所學詩歌中自己喜歡的李白的詩句和詩篇,并當場背誦出來,如:“呼作白玉盤”、“飛在青云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表一下自己鐘愛李白詩句的理由,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歌鑒賞能力。通過開展課外活動的方式為學生拓展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做好古詩歌的復習工作,加深學生對詩歌的印象,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為學生以后學習古詩詞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古詩詞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內容,做好古詩詞教學對傳承中國古代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味詩情、深化學生理解、為學生拓展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從趣味導入、語句分析、引導聯想、開展課外活動等方面調整教學策略,精心設計古詩詞的教學方案,力求收到最佳的詩歌課堂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