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筆者的經驗主要探討了傳統數學作業批改的弊端,分析了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原則,探索了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方法,提出了數學作業批改的四種改進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作業批改 原則 改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125-01
數學作業的批改作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們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作業批改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和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作業批改應具有及時性、科學性,同時對學生具有啟發性和教育性。傳統數學作業批改采用的是“全收全改”的方法。然而隨著數學改革的深入,以及時代對新型人才的需要,這種傳統方法明顯存在一些弊端。批改作業作為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節,要求教師應予重視改進。
一 傳統數學作業批改方法的弊端
以“全收全改”為主的作業批改方式存在很多問題。
1.教師的工作量太大,批改作業的時間過多
數學課要天天上,數學作業也是天天留。導致數學老師天天晚上回去以后還要繼續批改學生作業。究其根本,就是“全收全改”的作業批改方式帶來的工作量太大。
2.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喪失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是素質教育最突出的特點。可是“全收全改”的批改作業的方法像是箍住學生的“緊箍咒”。致使學生總是忙于按時完成作業,而不管對錯,喪失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3.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獲得的信息過于失真
了解學生對當天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等是老師批改作業的主要目的。了解了這些情況也是以便對以后的教學進行必要的調整。這就要求學生獨立、自主地按時完成當天的作業。但現在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迫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時間得不到保證,難免有些學生就會借鑒做好的作業甚至會出現個別學生抄襲作業的情況。
綜上所述,“全收全改”的批改作業方法不僅會加重老師的工作負擔,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負擔,并且還存在著反饋信息量小,糾正措施不力等弊端。
二 初中數學作業批改中應遵循的原則
1.及時性原則
教學成功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這就要求教師批改作業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出評價與指導,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改正錯誤,從而取得進步。所以教師必須做到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這樣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輔導,解決學生的問題。
2.科學性原則
批改作業的目的就是要對學生作業進行科學的把關。教師必須正確對待學生的作業,對作業書寫、格式、算理過程要嚴格把關。批改時要有圈有點有評語,不能只用對錯這兩種簡單的符號。
3.啟發性原則
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除了要把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還應把有創新性的解法記錄下來。同時教師更應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學生開拓思路為目的,來審視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的思維過程。
三 初中數學作業批改方式改革的幾個嘗試
1.隨堂批改作業
新授課后,簡單容易的作業讓同學們當堂完成,采用集體討論答案,當堂集中統一批改的方式。
2.成立學習小組,采用小組批改作業
按照不同學習水平把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老師在上課前可以給小組提供作業答案,然后讓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批改,并向老師反映批改的情況。這種批改方式徹底扭轉了傳統的學生寫、教師改的局面。讓學生動手、動腦和動口的方式,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教師抽查部分批改與全班批改相結合
全班批改的方法也是必要的,全班批閱雖然耗時,但獲得信息全面。但全批工作量大,教師很難做到精批細改,也會令學生習慣做完后等老師去批改,上課時等老師評講,然后抄正確答案,這就弱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抽查小組批改后的作業,以便及時了解作業和批改的情況,對作業中存在較明顯的問題要復批或面批。
4.積極倡導“典型作業”法
教師可向同學們進行展覽或傳閱那些在批改作業過程中發現的優秀作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生做好作業、爭當作業標兵、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而且如果教師組織得好,運用得巧妙、得法,恰如其分地應用到“差生”身上,給“差生”一個轉變的機會,給“差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的機會并獲得成功,可激起“差生”內心的“愉快效應”,激發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總之,作業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而批改作業既是教學活動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作業把課堂上獲得的教學信息內化并生成能力,教師則可以通過批改作業檢查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利用數學作業批改這個環節,架起一座溝通教學雙方的心靈之橋,以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進而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開元.談初中數學作業批改方式的改革與創新[J].軟件:教學,2013(6):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