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推進我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加快高效課堂推進活動步伐,2013年5月中旬,白銀市教育局再次組織全市高中校長、教導主任等赴山西參加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舉辦的全國中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討會。
我們先后赴山西太古二中、新絳中學、澤州一中、清徐二中等校參觀學習。每到一處,參會人員按照會務組安排,上午進課堂聽課,通過聽課了解當地課堂改革的實際情況;進教研室與教研室主任或學科骨干交流,聽取他們的成功經驗以及好的意見建議。下午參觀校園,之后集中聽取學校的專題報告。不管在哪一所學校,教師們蓬勃的教改思潮與課堂中學生生命的涌動與成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總結每所學校的教改行為,最使我感動的是校長們高瞻遠矚的教育觀念以及他們親身經歷的艱難的教改歷程。校長們在介紹他們的教改經驗時或激情四射,或妙語連珠,他們為艱辛的教改探索而反思,為成功的教改嘗試而喜悅,他們對教改理念的堅定不移,對教改系統工程的整體設想、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學生小組或學族的合理安排等介紹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
教學改革牽動全校上下,但我認為校領導的整體辦學思路起著中心指揮棒的作用,即校長在新課程實施中直接影響著一所學校廣大師生的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模式的實施,影響著學校新課程推進的質量,進而影響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如果校長不支持課改,即使教師有改革的想法未必能實施,校長有改革的想法但沒有創新思路,沒有先進的理論做支撐,教改也未必成功。因此,校長在新課程實施中角色尤為重要,校長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 把握好方向,承擔好引領的責任
每一場匯報交流,校長們都談到了他們在課改向其他學校學習借鑒或者自己探索而尋求出路的過程,每一位校長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路,但校長們創新辦學的過程都體現出一種共同的精神,即理性分析、大膽創新、迎難而上、鍥而不舍。
1.做教育理念的引領者
“一流的教師教思想,二流的教師教方法,三流的教師教知識”,這充分說明了教師理念的重要性,而教師的教育理念取決于校長。作為校長,自己首先對課程改革要有系統的思考和整體的把握,只有高瞻遠矚,才能運籌帷幄。同時,必須認識到教改首先要帶領全校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并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正確解讀課程標準,透徹分析學生需要,明確學校改革思路,這樣才能形成教育改革的合力,保證課程改革順利實施。
2.做教學模式的示范者
教師要進行教學改革,示范引領是一條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校長發揮其領導的作用,組建科研團隊,研究突出問題,指導實踐操作。要重視教研組長的選拔和培養,重點選拔那些業務能力強且勇于創新、勤于探索、樂于示范、精于策劃的能者擔任。校長要組建好這支團隊,并將其打造成自己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左臂右膀”,長期站在課改的前列,做課改的引領者和示范者。
3.做課堂教學的督查者
校長要帶領其教研團隊,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及時掌握一線的教學狀況,了解教師對新課程的實施情況,做好課堂教學的督查者。對先進的典型要及時總結并加以推廣;對于新教法的嘗試,要給予足夠的鼓勵;對于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要團隊會診,找出癥結然后對癥下藥。
二 敢于破冰前行,敢于打破陳規
新絳中學,創建于1902年。2005年開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2008年對課堂流程進行改革,提出“學案課堂”的概念、實行“環形坐位”、設立“兩種課型”、創造“學習報告”、消滅課后作業、小組使用計算機,逐步形成了“導師”引領下的“半天授課制”。該校教改中采用了較多的新名詞,在課堂改革中敢為人先、敢于突破,讓學生在課堂使用計算機,消滅課后作業,敢于實行“半天授課制”。該校的做法使教學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使包括高考成績在內的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空前的提高。該校的做法給了我們如下啟發:
1.在認識上校長要敢為人先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隱藏在課程背后的各種矛盾逐漸浮現出來:新課程理論與傳統觀點之間發生猛烈的碰撞;課改目標與教學行為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改革的動力與教師現有教學行為之間存在較大反差等。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校長覺得課改是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會碰到困難,所以對這些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校長覺得既然課改會帶來許多麻煩,還不如回到原來的老路上;有的雖有行動,但卻不考慮本校實際而盲目跟進。新絳中學的許多做法帶給我們諸多的思考。
2.在思想上校長要敢于打破禁錮
長期以來,學校受應試教育和目前對學校評價的單一方式的影響,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等違背教育規律的教育現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依然普遍,這些都源自于校長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校長必須克服這種功利思想,必須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熟悉新課程理論、深化新課程的理念,并結合本校實際,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3.在前進中校長要敢于迂回曲折
在太古二中、清徐二中、澤州一中聽取專家的報告,專家都提到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介紹了在困難面前校長如何與教師共謀發展、共商大計,發揮本校教師團隊的力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改革,改變被動狀態,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地實際和本校師生的新路子,如何制定出適合本校實際的課程管理模式。這些事實說明,在堅持國家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校長只有掌握課程實施與開發的主動權,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與師生一起成長,才能走出教改的困境,才能共同打造出一所學校的品牌。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