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逐漸成為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機制的加速,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樂勝鄉地處城鄉結合處,本鄉外出打工者居多,同時,其他地區外出務工人員也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將子女送到學校寄讀。由于“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正處于義務教育階段,他們的家庭結構、生活和教育狀況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影響,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在“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中,學校教育尤為突出,為師者更覺肩上沉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校針對在校學生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留守兒童約有220名,存在的共性問題有:(1)漫漫留守歲月使一部分留守兒童的親情觀念日漸淡薄。一個留守兒童在作文中寫道:“我不喜歡看月亮,因為月亮在每個月的十五都會圓,而我的家人卻沒有團圓。我是那么地希望父母能夠和我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月亮。”留守兒童是一群情感缺失的孩子,情感的缺失會使他們在人格發展上出現扭曲和變形,如,這些孩子由于情感缺失很容易對父母產生怨恨,成年后往往會滋生怨恨社會,甚至報復社會的不良心態。(2)留守兒童由于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的環節,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情感的支持,因此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際交往差,內心壓力大,害怕被別人欺負,尋求保護或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強,在自我保護行為上出現過激行為等。
針對這些現狀,我校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經過慎重考慮,對癥下藥,實施教育。幾年來,在留守兒童的教育上,我們不斷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增強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意識
我校在每學期開學前都要對留守兒童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填寫“留守兒童信息卡”,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全面掌握其家庭、學習、生活及臨時監護人情況,實行動態管理。檔案資料力求全面反映留守兒童各方面情況,包括留守兒童姓名、年齡、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與臨時監護人的融洽程度、與打工父母的溝通情況,以及監護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點是臨時監護人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的信息。
二 解決留守兒童無人代管問題
走訪中我們發現,留守兒童多由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監管?!案舸逃痹缫炎⑷肽鐞鄣某煞?,他們只關注衣食冷暖,物質層次上的需求,不太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長會上,大多數臨時監護人一致的說法:“你們的老師很好、很負責,你們的學校辦得好,我們的孩子就交給你們了,一切都聽你們學校的?!庇纱丝磥?,他們教育觀念淡薄,教育責任淡薄,完全把學校變成“托兒所”。針對這些情況,我校實行寄宿制管理制度。我校多渠道籌集資金,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大力度進行食堂宿舍建設。2009年,我校爭取資金170萬元,建宿舍35間,食堂10間,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每8人一間,實行舍長負責制。設置專門的舍務教師進行精細化管理,二十四小時不離人。我校努力在宿舍管理上創建文明和諧的風尚與氛圍,倡導留守兒童之間互相關愛,親如一家。在食堂管理上,我校實行成本核算,不掙留守兒童一分錢,并且保證他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結合國家精神政策,我校及時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解決學生生活中的燃眉之急。這樣一來,留守兒童衣食無憂,也不用奔波往返,在強化學校的教育功能同時,彌補了家庭教育的缺憾。
三 為留守兒童的溝通提供方便
親情是偉大的,父母之愛誰也無法取代。一聲乳名,一句爸爸媽媽,勝似千言萬語。一陣唏噓,一時無語,感人肺腑,催人情動。我們深知溝通來自于心靈,于是我校專門設立了“親情室”,內設電話和電腦,確保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提供方便。通過定期通話,讓家長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利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家長返鄉機會約父母面談。通過這些方法,讓留守兒童盡量多地感受來自父母的溫暖、呵護,讓他們的成長有了動力,讓他們時刻感覺到父母就在不遠的地方關注著他們,讓他們覺得他們和別的孩子一樣,有父母的疼愛,有家庭的溫暖。
四 廣泛開展有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有益活動
我校一年級三班的學生王××,升入初中后,我們發現這個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課上兩眼迷茫,經常走神,課下,低頭走路,若有所思,喜歡鉆牛角尖,經常孤獨一人在墻根蹲坐,在房前徘徊,偶爾發問,總是質疑社會公平與否的大問題。經過調查,我了解到他父母離異,王××四歲的時候,母親就不在他身邊了,父親在外打工,總是不回家,臨時監護人就是他患病多年的爺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形成了自閉心理,針對這個沉重的情況我們主動接近他,和他談心,起初,他閉口不說;慢慢地他感到了從班主任到任課教師,到教導處的關愛,我也和他深入地交談幾次,逐漸地打開了孩子心靈的窗戶,讓他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溫暖。
五 建立家?;又贫?/p>
適時對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培訓,定期召開留守兒童監護人會議,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教育功能,通過家?;樱覀兗訌娏藢α羰貎和慕逃芾恚箤W校管理責任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喚起了學生的自信,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留守兒童生活得朝氣蓬勃,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他們也在嘗試著去愛集體、愛家庭、愛社會、愛他人。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社會更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還有更多的留守兒童需要我們的關愛呵護,讓我們攜起手,共同為留守兒童的成長擎起一片藍天,讓他們沐浴陽光,展翅飛翔!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