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之前,在4分鐘之內跑完1英里被認為是不可能的。醫生、生物學家進行實驗,用結果證明,人類不可能在4分鐘之內跑完1英里,運動員們也驗證了科學家和醫生的觀點,證明了他們實驗的正確。l英里跑了4分零3秒,4分零2秒,但是從沒有人能在4分鐘內跑完。從開始對1英里跑步計時以來,科學家、醫生、世界頂尖運動員都已經證明了這個結論。
直到羅格·班尼斯特的出現。羅格·班尼斯特說:“4分鐘跑完1英里完全是有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人類極限,我可以做給你們看。”說這話的時候,他是牛津大學的醫學博士,他也很擅長長跑,是頂尖運動員,但是離4分鐘跑完1英里還是有距離的,他的最好成績是4分12秒,所以自然沒有人把他的話當真。
但是羅格·班尼斯特堅持刻苦訓練,而且有了進步,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然后是4分2秒,接下來就沒有再突破,像其他人一樣,無法再低于4分2秒了。
但他還是說,根本不存在什么人類極限,我們能在4分鐘內跑完1英里。他堅持自己的觀點,堅持訓練,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直到1954年5月6日,在他的母校牛津大學,羅格·班尼斯特用了3分59秒跑完了1英里,一下子就轟動了,他登上了全世界新聞的頭條,“科學遭到挑戰”“醫生遭到挑戰”“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他跑完的1英里,成為了夢想1英里。
6周后,澳大利亞運動員約翰·蘭迪跑完1英里用了3分57.9秒,接下來的第二年,1955年,有37名運動員都在4分鐘之內跑完了1英里,1956年,又有300名運動員突破了4分鐘。
這是怎么回事?是因為運動員們更努力訓練了嗎?當然不是。是因為有了什么新的技術、高科技的跑鞋?都不是。
是信念。信念的力量多么強大啊!不是因為跑到那個時間,運動員們就說,糟糕,超過極限了,稍微放慢點吧。而是他們的潛意識限制了他們的能力,阻止他們去突破那個極限。那不是醫生設定的物理障礙,不是科學家和生物學家宣稱的身體極限,而是一種精神障礙。羅格·班尼斯特做到的只是打破了這個障礙,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礙。
信念即自我實現預言,它經常能決定我們的行為,決定我們的表現能有多好或者多糟糕,它是我們人生成功和幸福的頭號預言家。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1年第23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