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津】
在人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為人處世的問題,這就需要“溝通”及“合作”。溝通可以在“自我”與“他人”之間演繹多姿多彩的生活;它展現(xiàn)的是交往的過程、情感的交流、利益的取舍、思想的碰撞……面對這一話題,我們可以從溝通的作用、溝通的技巧、溝通過程的切身體驗,即:幸福與歡樂、苦悶與彷徨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心靈的沖動與震撼,或由此而產(chǎn)生獨有的見解和發(fā)現(xiàn)等角度來思考。“合作”是“溝通”的結果,構思時還可以從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收獲來談“溝通”。
交際,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既古老又新鮮的話題。是啊,在人類歷史上,我們的先人運用巧妙的溝通誕生了許多經(jīng)典的故事:作為琴師的俞伯牙和以砍柴為生的鐘子期能成為知音,引出一段“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話,正說明了兩人在音樂的溝通上達到了一種默契;鄭和下西洋是一個創(chuàng)舉,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次長途旅行,更為重要的是它加強了明王朝與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和友誼;馬克思和恩格斯讓思想和精神盡情地交流和碰撞,從而產(chǎn)生了《資本論》和《共產(chǎn)黨宣言》……
當今時代,由于科技的進步,通信的發(fā)達,人類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變得更為快捷和方便,但是我們很難過地看到人們之間的溝通簡單化、理智化了,親人之間、朋友之間、愛人之間,隔閡多了,猜忌多了,父子反目、朋友成仇、夫妻離婚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回顧歷史,我們同樣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戰(zhàn)爭都是因為缺少了解和溝通而引起的。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過溝通加以解決的。小到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大到民族、國家之間,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從這個層面上說,溝通是維持家庭、社會、國家安寧和平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
【原文在線】
牽手,走過冬天
一個身影正在垃圾堆里,低著頭一個勁地東挑西揀地尋找著什么。周圍有數(shù)不清的蒼蠅發(fā)出嗤笑的聲音:“瞧瞧,這是哪家的姑娘,真臟。”
終于,她停止了尋找。隨手撿起兩個粘著泥巴的易拉罐,一蹦一跳、歡歡喜喜向家跑去,紅撲撲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
門“咯吱”一聲開了條縫,簡陋的平房,空蕩蕩的小屋,沒有什么擺設,窄小的空間像一只火柴盒般大小。灰不溜秋的床上,躺著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婦人,桌上橫七豎八地堆著一些花花綠綠的藥片和藥水瓶。
“奶奶,我回來了。”
“放學了,飯在灶臺上熱著。”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屋角發(fā)出來。
“你的袖口怎么劃破啦?”老人關切地問道,屋外的陽光在老人臉上打出冷暖相交的圖案,使得原本蒼白不堪的臉瞬間散發(fā)出金色的光芒。
“我……不是,是我自己不小心被石子絆倒的,沒事……”女孩自己也記不清這是第幾回跟奶奶撒謊了。她,自小沒爹沒娘,是這位素不相識的老奶奶將她撿了回來,自此與奶奶相依為命。少不了受到其他同學的羞辱與打罵,但她又怕奶奶擔心,總是瞞著。“奶奶,今天我在放學的路上撿到兩個易拉罐,可以換錢了呢。”她極力掩飾內(nèi)心的緊張與不安,想到奶奶已經(jīng)有一個多月沒嘗到肉了,鎮(zhèn)里的補貼也快用盡了,淚水不聽話地在眼眶里打轉。
奶奶的笑容僵住了,不再說話,空氣也靜止了。奶奶的目光開始變得犀利,似乎可以洞穿女孩的內(nèi)心。她不敢直視奶奶,半晌,從嘴里擠出四個字:“我去……換錢……”隨后轉身沖出房門,留下那扇垂老的破門在風里晃悠,晃悠……攜著奶奶那一聲聲沉重的嘆息。
在破爛市場,小女孩換回了兩枚一元的硬幣。
陰冷的街頭,女孩手里緊緊攥著兩枚一元硬幣,思緒回到了十年前:
她,一個臉色慘白的女孩,躲在靠墻的一棵榆樹下瑟瑟發(fā)抖,像一片秋風里的樹葉,隨時都有凋零的可能。這時,一雙溫暖的大手,牽起了她小小的生命,給予了她整片明媚的陽光。
十年后,她已長成為一個懂事的高中生了,她握緊拳頭,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要用自己的手牽起奶奶,跨過冬天,邁向美好的春天。”
問題診斷
這篇作文用小說的形式寫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孩被老奶奶撫養(yǎng)長大后感恩于老奶奶,并打算回報的故事。用小說的形式寫交際在形式上是別具一格的。但是,作者在行文中也有不少疏忽的地方。一是作為一篇小說,它的三要素是不可缺的,小說的環(huán)境需要描寫出來,這點需要修改。但要注意環(huán)境描寫要契合情節(jié),如在冬天,出現(xiàn)嗡嗡飛的蒼蠅是明顯錯誤的。二是在刻畫小姑娘這個人物時,尤其是在撿易拉罐時,應用具體細致的動作描寫展現(xiàn)她的特點,這點需要修改。三是人物的語言要符合各自的身份,文縐縐的話語出自一個農(nóng)村老奶奶之口有些別扭。四是作文的結尾,顯得太突兀,需要修改。
【化蝶之作】
牽手,走過冬天
□饒雅文
小小的鄉(xiāng)村,掖在小城的胳肢窩下,在冬日,看上去是那么的安恬與幸福。
此刻,一個瘦小的身子正鉆在臭熏熏的垃圾堆里,埋著頭似乎在尋找丟失的寶貝。不遠處站著幾個無聊的閑人不時地像可惡的蒼蠅那樣發(fā)出嗤笑的聲音:“瞧瞧,這是哪家的姑娘,真臟。”
終于,她停止了尋找,小心翼翼地捧起兩個粘著泥巴的易拉罐,一蹦一跳、歡歡喜喜地向家跑去,紅撲撲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門“咯吱”一聲開了條縫,簡陋的平房,窄小的空間像一只火柴盒。灰不溜秋的床上,躺著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婦人,桌上橫七豎八地堆著一些藥片和藥水瓶。
“囡囡,回來了啊!呦,你的袖口怎么劃破啦?是不是有人欺負你啦?”和小姑娘一起閃入的冬天的陽光在老人滿是褶皺的臉上繪出冷暖相交的圖案,使得原本蒼白不堪的臉瞬間散發(fā)出金色的光芒。
“我……不是,是我自己不小心被石子絆倒的,沒事……”女孩自己也記不清這是第幾回跟奶奶撒謊了。她自小沒爹沒娘,與奶奶相依為命,常受到其他同學的羞辱與打罵,但她又怕奶奶擔心,總是瞞著。
“奶奶,今天我在放學的路上撿到兩個易拉罐,這幾天撿的罐子可以換不少錢呢!”她極力掩飾內(nèi)心的緊張與不安,想到奶奶已經(jīng)有一個多月沒吃到肉了,鎮(zhèn)里的補貼也快用盡了,淚水不聽話地在眼眶里打轉。
奶奶的笑容僵住了,不再說話,空氣也凝固了。奶奶的目光開始變得犀利,似乎可以洞穿女孩的內(nèi)心。她不敢直視奶奶,半晌,從嘴里擠出四個字:“我去……換錢……”隨后轉身沖出房門,留下那扇垂老的破門在風里晃悠,晃悠……伴著奶奶那一聲聲沉重的嘆息。
陰冷的街頭,“破爛市”旁,女孩手里緊緊攥著剛剛換回的兩枚一元硬幣,思緒回到了10年前:
一個被遺棄的女孩,縮在靠墻的一棵榆樹下瑟瑟發(fā)抖,像一片秋風里的樹葉,隨時都有凋零的可能。這時,一雙溫暖的大手,牽起凍得發(fā)紅的小手,給予了她整片明媚的陽光。
10年后,她已長成一個懂事的高中生了,想到現(xiàn)在的生活,她有些無奈,但是不久她就堅定地握緊了拳頭,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要用自己的手牽起奶奶,跨過冬天,邁向美好的春天。”
想到這里,她不覺加快了腳步,朝一個小飯館奔去,飯館門口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招聘員工”四個大字。
升格小結
作者根據(jù)原文存在的問題,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升格修改:
1.在開頭先將主人公的生活環(huán)境交代出來,安恬與幸福的環(huán)境又與小姑娘的貧困、艱難形成對比,使小說三要素齊全。
2.寫小姑娘在撿垃圾時,用“瘦小”“臭熏熏”“埋著頭”“小心翼翼地捧起”“洋溢”等詞語表現(xiàn)小姑娘在撿易拉罐時的專注及撿到后的高興,用具體的動作和細節(jié)描寫更真實地展現(xiàn)人物;把“蒼蠅發(fā)出嗤笑的聲音”一句改成閑人的話,避免常識性錯誤。
3.將原文中老奶奶說的幾句話改成一句“囡囡,回來了啊。呦,你的袖口怎么劃破啦?是不是有人欺負你啦?”方言的運用既符合老奶奶的生活實際,還使文章的生活氣息更濃厚,將老奶奶的關心、愛護、細心一并表現(xiàn)了出來,從而使文中人物的語言更加符合其身份、年齡特點。
4.文章最后結尾處不僅寫出了人物的想法,還寫出了行動,如此收束全篇,不僅使文章內(nèi)容自然收束,而且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修改,無論從內(nèi)容的組合上還是從語言的表達上,都能體現(xiàn)出小說文體的特點,實現(xiàn)了文章的升格。
【延伸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鉆石之王”溫斯頓聽說有個荷蘭富商正在收集鉆石,于是打電話給這位富商,說哈里·溫斯頓公司剛好有這樣的鉆石,并邀請他來紐約面談。富商到來之后,先是請專家為他推薦,專家詳細地講解了鉆石一流的質(zhì)地、高科技的切割工藝以及各種珠寶鑒定指數(shù)……
然而,富商卻拒絕了交易。溫斯頓走上前去對富商說:“讓我再給您介紹一下這顆鉆石,可以嗎?”富商再次坐下來。溫斯頓從專家手里接過那顆鉆石,抒發(fā)了自己對這顆鉆石的熱愛,它在陽光下是多么璀璨奪目,它是多么晶瑩剔透,它的美是多么令人怦然心動。寥寥數(shù)語就打動了富商,他馬上就說:“請把它賣給我。”
這是為什么?用溫斯頓的話說:“專家了解自己賣的每顆鉆石,而我熱愛自己賣的每顆鉆石。”
在交流中,溫斯頓抓住了顧客的心理,成功地做成了生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情感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這次成功的交易,關鍵之處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最后一句話:“專家了解自己賣的每顆鉆石,而我熱愛自己賣的每顆鉆石。”做生意需要溝通,需要交流,需要說服人,這是人類交際的學問。首先自己要熱愛它,贊美它;要讓別人接受,首先自己要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自信和情感,這比學識和大道理更有感召力。這就是交流的技巧!
因此,我們要明白,交際要以感情為基礎,以平等為橋梁,這樣才能在兩人間達成共識。從而可以得出這樣的立意:(1)語言是溝通的法寶。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2)交流是相互理解的橋梁,相互理解是交際的前提。可記敘一個故事,由誤會到理解,最根本的原因是兩人在一起開始了交流。(3)交流可以促進知識的增長,交際有利于思想的成熟。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經(jīng)過交流,那么我們就有了兩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