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的電視盒子論壇火爆非常,原因是小米盒子遭遇了“終極刷機”。層層揭秘之后,這款能夠帶來“終極刷機”體驗的產品是來自創維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天賜系統。
從營銷角度來看,這屬于典型的社會化媒體營銷,但為什么火了?挖掘案例背后,創維作為一個傳統的家電企業,其向互聯網思維的轉變,才是值得其它企業借鑒的關鍵點。
刷機包背后的消費需求
首先還原案例,按照該帖子的描述,作者系小米狂熱粉絲,為了謀求更好的觀影體驗,打算通過刷機、ROOT、越獄等各種方式來突破限制,幾經測試后通過刷機的手段使小米盒子重新具備直播、開放應用安裝等功能,稱之為“小米盒子終極刷機”。該帖子吸引了大量網友點擊,同時微博上也對“終極刷機”事件進行討論,不少網友紛紛求作者放出刷機教程。層層鋪墊之后,最后版主揭秘,這個能“刷爆電視”帶來更好觀影體驗的的刷機包,原來是來自創維集團在2013年上半年剛發布的一款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天賜系統。
作為營銷案例,社交營銷模式已經很熟悉。但創維作為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能夠對消費者的潛在產品體驗需求準確洞察,才是該案例輕松取勝的關鍵原因。
調查機構Display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云電視銷量預計達2600萬臺,產品滲透率為90%。美國咨詢公司Gartner認為,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后云電視的主要市場。云電視儼然已走入中國的千家萬戶。但令人驚訝的是,云電視的激活率卻不讓人樂觀。
根據iSuppli公司的調查,在國內2012年銷售的所有電視機中,僅僅有27.5%最終接通網絡。這意味著,至少有7成以上的云電視未被啟用智能服務,它們只被當作普通電視在使用。
造成這種現場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面部識別、語音操作等功能因可靠度不高或不實用淪為擺設,而最關鍵的問題則在于,多數云電視的操作界面只是簡單移植谷歌的Android系統,沒有針對電視用戶的使用習慣加以優化,導致其操作復雜,用戶親近感不強。在這樣市場需求下,天賜系統的出現在必然討巧,同時透過創維天賜系統的營銷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到,數字時代,傳統企業從產品研發到營銷策略,都需要在互聯網思維之下調整再出發。
從競爭導向到消費導向
事實上,創維花費2年時間研發天賜系統,并非心血來潮。創維早就意識到,讓消費者滿意的節點很多,但最核心還在于產品體驗。國內彩電市場也已經過了拼概念、拼硬件、拼價格的時代,基于互聯網特征的產品體驗,才是能夠帶動銷售的核心問題。基于此,創維進行了戰略轉型,“2012年,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從開始實現從競爭導向到消費者導向的戰略轉型,我們的產品更多以消費者為核心,消費者想要的、或者不滿意的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表示。
這也正是天賜系統能夠在論壇上火起來,引起網友注意、喜愛和追捧的真正原因。它是完全基于對電視使用情景充分理解而研發的產品。該系統以操作簡便為特色,配合只有6個按鍵的簡化遙控器,改善了過去智能電視操作復雜的問題。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進行節目單查詢和下載APP之類的操作。換臺時也可以用拼音縮寫搜索頻道,而不用按數字按鍵。讓電視回歸到只為看的原始狀態、多屏互動也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化方式。
所以,傳統企業應該意識到,這已經是一個事實,當技術不斷進步發展,產品體驗不斷升級,消費者需要求和衡量標準也會不斷提高。多屏時代,如果你的產品體驗不好,毫無疑問,一定會被消費者out出局,不是消費者的口味在變刁,而是你的思維要跟進了。
【相關鏈接】
云電視是指應用云計算、云存儲技術的電視產品。既用戶不需要單獨再為自家的電視配備所有互聯網功能或內容,將電視連上網絡,就可以隨時從外界調取自己需要的資源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