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南方都市報的一則全版廣告引發全民熱議,版面沒有任何圖片,白紙黑字地寫著:“前任張太:你放手吧!輸贏已定。好男人,只屬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祝你早日醒悟。搞好自己,愿,天下無三!張太”。
一時之間,微博上、微信上,大家議論紛紛,滿城惡搞“張太體”,或猜想或嗤之以鼻。盡管當天馬上被廣東省工商局以“含有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勒令叫停,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一則硬廣告來說,在獲取眼球和獲得關注度方面,此廣告可謂十分成功。花一版報紙的廣告費,卻登上眾多網站的首頁,廣告詞有挑釁、有諷刺,也有爭議,從引發討論的目的上看,廣告主韓后化妝品算是靠“出位”而一炮打響。
但是,廣告不等于營銷,熱議不等于口碑,知名度不等于美譽度。廣告之所以引起極大反響,有三個關鍵點使然,一是“小三的逆襲”,二是“小三”得意而張揚地勸告,三是廣告語簡短有力,容易被套用模仿。這和韓后一直以來的品牌定位有關系,正如其隸屬的十長生化妝品創始人王國安所說的:“我們這代企業家不要再做溫和的紳士,要張揚,做自己,形成自己的符號。”包括其近期推出的一系列電視廣告也是如此:趁著《中國好聲音》的熱播,韓后讓哈林庾澄慶面對混血女神和肌肉猛男“搞一搞的挑逗”,喊出“919,那天會很搞哦”。可以說,為了919的促銷活動,韓后在報紙和電視這兩大媒體均展現了自己奇葩的個性,只可惜有很多人大喊看不懂。
近年來從跟隨韓流,到自創“有機美容”的概念,再到品牌特質的塑造,韓后逐漸脫離模仿并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在2005年韓劇《大長今》熱播的背景下,王國安創立了十長生,但其真正的轉機在2009年,“有機、環保”的定位讓韓后迅速站穩腳跟,在品牌口碑逐漸形成之后,韓后乘勝追擊,聘請韓國明星全智賢出任品牌代言人,并成功拿下與屈臣氏的合作,真正地開始與一線品牌的同臺競技。在這個節骨眼上,韓后的確需要更多的品牌引爆點,來促進新一輪的銷售增長,以期對一線品牌形成壓力。
但實際上,韓后這一系列的營銷在目前看來,有亮點,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互聯網時代,成功的營銷有三個衡量的維度:
☆ 以創意的、獨特的、張揚的詞句創造(或跟隨)社會和市場潮流;
☆ 品牌特質或產品信息能夠被大量分享、轉發,形成再創作、再傳播(即:病毒營銷);
☆ 大量的、正面的再傳播,最終促進品牌口碑的提升和銷售業績增長。
韓后借用“小三逆襲”這樣的社會熱點,可以很容易地制造“話題營銷”,但事實上這種“惡俗”也很容易誤導消費者。2天后,即8月22日“張太”又刊登四個全版的廣告,內容主要是向讀者說抱歉,意思是前天沒說清楚其實“張太”都是同一個“我”,現代女性因為工作和家庭壓力,幾乎沒時間讓自己更美麗,最后說明:只要搞好自己就可以告別以前的“我”,并引出“919韓后瘋狂愛購節”的促銷活動。
至此“懸疑劇”算是有了較為完整的結局,也算是對前面招致反感的補救。但實際上在第一天炒作之時就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張太”落款處用小字留下伏筆:“要知‘張太’是誰,請聽下回分解”并告知這是廣告創意需要;或是留下“張太、919”等關鍵詞,變成一個網絡互動活動,讓大家去搜索、參與并分享,則會對品牌口碑的塑造更有幫助。
整體而言“張太廣告”的創意還是值得肯定的,在競爭白熱化的紅海中,品牌不“出位”則很難“出頭”,但是聰明的企業和大V,一定懂得在內容上避開敏感話題,又能巧妙地為下文鋪墊,并整合各種社會化媒體資源,從而讓營銷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