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鑒于我國稅收立法缺位、體系不完善,導致了行政機關稅收執法自由裁量權過大,致使納稅人權利經常受到侵害。通過介紹國外建立新型第三方機構納稅人協會來保護納稅人權利這種創新方式,同時結合國內一些地方的既有實踐經驗,以期完善我國納稅人的權利保護。
關鍵詞 納稅人協會 創新 實踐
根據我國現有法律規定,納稅人的權利保護救濟主要通過稅務行政復議和稅務行政訴訟。由于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雙方的地位不平等,信息的不對稱,稅務機關過于強大的稅收自由裁量權,納稅人往往難以接受稅務機關作出的行政決定,納稅人如想通過訴訟維權又無可避免的耗時耗力,也易給社會和諧造成矛盾隱患。近來,黨中央一直強調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以化解社會轉型期的諸多矛盾。如何創新納稅人權利保護手段方式,這是一個與時代主題緊密結合的有益探索。
一、納稅人協會—一種新型的促進納稅人權利保護的第三方機構
如何保障納稅人的權利?什么樣是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世界銀行研究報告中提到一個可能的但迄今為止相對未被探索的方式,改善外部監控和加強公民“聲音”是通過國家和地區納稅人協會。
納稅人協會已經陸續出現在許多發達國家:1、大多數的這些協會試圖解決一些或全部的問題,評論稅收改革提案,向公眾告知政府稅收和支出,并提供多種納稅人服務。另一方面,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納稅人和低水平的納稅人稅收知識,納稅人協會將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報告中還特別提及納稅人協會在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發展。
(一)納稅人協會在發達國家
自1900年代初以來納稅人協會已經存在于發達國家。第一批協會成立于澳大利亞和1919年的英國。兩年以后,在1921年,瑞典納稅人協會成立。今天大約有20個國家納稅人協會出現在發達世界國家。
1、機構設置主要職能
在早期納稅人協會建立主要原因是透明和有效地使用納稅人的錢往往是(就像在瑞典的情況下)。然而,隨著增加稅收壓力,其中歐洲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更多體現的是意識形態的目標,比如更低的稅收,成為議程的組成部分。但是,納稅人協會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協會目前的基本目標是:
監督稅收部門提高行政效率、透明度和落實問責制
保護和促進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簡單和明確的稅收立法
促進降低稅收
2、活動
除了一般的監督機構,其中的一些協會為其成員提供一個廣泛的各種各樣的稅收服務,包括協助法院。北歐協會尤其活躍。芬蘭納稅人協會稅務律師回答共有36000條咨詢(通過查詢去年電話記錄),在瑞典稅務律師回答11000條咨詢(同年電話查詢)。澳大利亞、英國、挪威、和荷蘭等其他納稅人協會也提供類似的服務。
(二)納稅人協會在中歐和東歐
考慮到中歐和東歐的國家只有10年前開始建立市場經濟和完善公民的民主權利保障,但令人驚訝的發現多達20個國家納稅人協會(超過300名當地分支機構)在這個地區。大多數的這些納稅人協會是建立在過去的五年里,如白俄羅斯(1996),愛沙尼亞(1995),喬治亞州(1996)、哈薩克斯坦(1998),吉(1998),拉脫維亞(2000),立陶宛(1999)、俄羅斯(1997和2001),和烏克蘭(兩個在1998年和一個在1999)。
稅收的問題作為一個主要的障礙往往是存在于更強烈的業務轉型經濟體。由于不信任的公共機構和普遍缺乏經驗與納稅法律知識,大多數個人和企業沒有充分了解稅收法律知識和納稅人的權利責任,無法看到稅收和政府支出之間的聯系。同時稅收管理面臨嚴重的容量和組織問題,如工資很低導致員工流失率較高導致許多沒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在管理、培訓和職業生涯的機會發展經常是不適當的。考慮到這些因素,也就不足為奇了,納稅人協會是保護納稅人的權利。納稅人協會在新獨立的國家已經創建不僅對政府施加壓力加強稅務管理,而且也起到了教育和督促納稅人對他們的權利和義務的重視。其中最常見的目標是:
高效和透明的使用狀態和市政基金
合法和統一應用稅法
改善稅收立法
之間改善關系納稅人和稅務機關
促進更好的商業環境
保護組織容易受到財政政策變化
改變文化的納稅
促進降低稅收
建立公共控制機制來避免非法稅務檢查
參與制定財政政策
教育的納稅人
1、納稅人協會服務企業與個人
在哈薩克斯坦(理論上不是納稅人因為它沒有成員協會)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和其他活動研討會在頭兩年的存在,包括一個圓桌會議與議會如何促進經濟活動(諒解備忘錄,相互了解,合作簽署);一個會議在增值稅和經濟增長;較短時間電視節目叫“我是納稅人”;兩個會議配合稅務警察部門的參與下的哈薩克斯坦議員、政府官員、和商人、記者之間的競爭為最好的特性在電視上或在報紙解決稅務問題。
2、法律保護和援助
許多協會為其成員提供援助和法律程序。一個最活躍的協會在烏克蘭,烏克蘭納稅人協會在敖德薩地區,法院自1998年以來36件稅收方面案件,其中絕大多數被成功解決。烏克蘭納稅人協會解決糾紛2895件代表納稅人的利益在仲裁法庭或通過替代性糾紛解決。部分法律保護工作是幫助成員了解當前稅法和通知他們在稅收立法的頻繁變化。大多數協會已經能夠在正常辦公時間稅務律師可以回答問題并提供建議。
3、管理和融資
大多數協會會員需要繳費。在吉爾吉斯斯坦個人支付8美元/年,烏克蘭納稅人協會收費3美元/年。然而,相反,在西方國家的協會,沒有真正的數量之間的關系的付費會員和運營預算的大部分協會。這是因為許多協會接受贈款從外部來源,諸如美國國際開發署、歐亞基金會、德國技術對應的財團和索羅斯。在聯想的一個相對較高的數量付費會員,如“烏克蘭納稅人協會”(前提),會員費用有助于整體預算,但通常不是一個實質性的方式。有一個預算的前提100000美元/年的大約7%或6800美元,來自會員費用,其余的來自外部源的形式的資助。大多數協會雇傭稅務專家或稅務律師協會運行;在某些情況下前稅務稽查人員也加入了協會給予建議。大多數納稅人協會在政治上獨立的至少在紙面上。然而,兩個國家烏克蘭納稅人協會有杰出的政客在領導職位;許多其他協會還與政治黨派有關聯。這個協會宣稱他們不提供任何特定一方的利益,但同時承認與政界人士和國會議員一個良好的關系的重要性。在這方面,似乎大多數協會采取務實的觀點,尋找合作伙伴,可以幫助他們的成員。
4、有一個清晰的愿景和使命
納稅人協會在發達國家發展壯大經驗表明,一個清晰的愿景和任務是一個長期關系的基礎與成員和降低風險的人離開協會。而長期目標在許多西方協會是較低的稅,有更多的緊急和基本問題需要解決在轉型國家,例如法律權利,容易獲取信息、公平及平等對待,和一個透明的審查和上訴制度。主要目標集中在這些方面存在關聯。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自從稅收管理在大多數轉型經濟體都遠遠落后于開發和提供足夠的納稅人服務,納稅人協會有一個潛在的重要的作用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正如前面提到的,北歐納稅人協會已經成功的,因為他們專注于廣泛的納稅人服務,保持清晰視覺。服務端納稅人的關聯也是重要的為了人民注意和可信的。與稅務當局的合作有許多潛在的收益。納稅人協會,建立與政府對話更容易獲得至關重要的信息。納稅人協會可以另一方面通知稅務管理關于他們面臨的問題,最終導致政府產生變化。它可以打開稅務管理和納稅公眾的對話從而提高問責和公民監督。
二、納稅人協會在我國的已有的實踐
2009年,“寧陽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維護納稅人權益分會”掛牌成立,該維權協會立足準第三方組織的定位,為納稅人提供免費、高效、快捷服務,幫助納稅人維護合法權益,引導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防范或減少稅收違法行為的風險;宣傳稅收政策,組織稅法培訓,接受納稅人咨詢;協助納稅人對地稅部門依法履行職責進行監督;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調處納稅爭議等。
山東省首家市級納稅人自己的非盈利性組織——泰安市納稅人協會于2011年正式成立。泰安市納稅人協會是以廣大納稅人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并自愿結合的納稅人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發展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協會以“守信、自律、溝通、維權、共贏”為宗旨,以征納平等溝通為手段,從會員單位的共同事業、共同利益和實際需要出發,綜合各方優勢,建立科學機制,調動各方維權的積極性,進一步拓展維權渠道,依法維權,依法納稅,防范納稅風險,為企業創造更加公平、公正、合法的環境。同時,發揮聯系政府、行業、企業和企業家的橋梁紐帶作用,與稅務機關一起贏造和諧的征納氛圍,推動全市企業的健康發展,為全市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目前筆者在網上查找一些地方已經建立了納稅人協會。其中尤以泰安市納稅人協會最為成功,尤其自己的網站和嚴密組織機構,以及出臺了《泰安市納稅人協會組織機構職責》、《泰安市納稅人協會章程》兩部內部規范文件。
1、《泰安市納稅人協會章程》的重要貢獻
明確了泰安市納稅人協會法律性質。它是納稅人和相關專家自愿組成的專業性、地方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泰安市國家稅務局的業務指導和登記管理機關泰安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它與國際上納稅人協會與政府官員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系的務實態度相接軌。
2、嚴格限定其業務范圍,嚴格履行其設立目的
(1)積極宣傳黨的本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有關經濟、財政、稅收的政策、法規,教育、監督和引導納稅人依法經營,照章納稅。
(2)代表納稅人與稅務機關、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協調關系,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為納稅人提供稅收、財務法規政策信息,提供稅務咨詢人才培訓、專題調查等服務,引導納稅人正確履行納稅義務,使納稅人減少稅收違法行為。
開展調查研究,向稅務機關及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納稅單位和個人的意見、建議,實現稅企有效溝通。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創辦刊物和網站,向企業提供稅收法律、政策等信息咨詢和培訓等服務。
對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社會監督,支持和幫助納稅人對侵犯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聽證、復議及訴訟。
3、充足的經費來源
(1)會費
(2)捐贈
(3)政府資助
(4)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5)利息
(6)其他合法收入
三、結語
在我國諸多學者呼吁奔走之下,稅法立憲依舊不盡人意,我們只能在現有制度下考慮如何保障納稅人權利尤其是其中更為弱勢的納稅者權利,本人認為更為具有現實意義。納稅人協會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意義,在當今世界大勢所趨的情勢下,筆者相信我國的納稅人協會會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
[1].Taxpayer Associat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page 2 ,Anna Hans son and Bjorn Tarras Wahlberg, August 2001.
[2] Taxpayer Associat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page 5、6 ,Anna Hans son and Bjorn Tarras Wahlberg, August 2001
[3] Taxpayer Associat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page 7、8、9,Anna Hans son and Bjorn Tarras Wahlberg, August 2001.
作者簡介:高翔(1988—),男,河北豐潤縣,廣西大學法學院2011級經濟法學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法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