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然而隨之而凸現出了現代商業社會中信息和交易安全等重要的問題。商業秘密作為具有某些重要特質的信息 ,已引起了立法者及擁有者的高度關注。在網絡經濟條件下 ,由于網絡自身所具有的虛擬性、擴展性、復雜性及隱蔽性 ,使得商業秘密的有效保護 ,成為一個十分棘手卻又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商業秘密都十分重要。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 商業秘密 保護模式
隨著全球數據量爆炸式的增長,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然而隨之而凸現出了現代商業社會中信息和交易安全等重要的問題。商業秘密作為具有某些重要特質的信息 ,已引起了立法者及擁有者的高度關注。在網絡經濟條件下 ,由于網絡自身所具有的虛擬性、擴展性、復雜性及隱蔽性 ,使得商業秘密的有效保護 ,成為一個十分棘手卻又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一)大數據時代的基本特征
第一,是全體,即去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數據。這個數據都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數據,這個數據點絕對的數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數據點是和研究的現象相關。如果想要研究的現象只有6000個數據點,抓住6000個數據點就是大數據,因為這就抓住了所有數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看到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在之前隨機抽樣得不到的。
第二,混雜,即接受混雜。在小數據時代人們總試圖收集一些非常干凈的數據、高質量的數據,花費很多金錢和精力來確定這些數據是好數據,是高質量的數據??墒窃诖髷祿r代,就不用去追求那種特別的精確性。當宏觀上失去了精確性,微觀上卻能獲得準確性。
第三,相關關系。因為更加混雜,因果關系轉向相關關系。人們不要認為可以真正地、容易地找到因果關系,其實那只是發現相關關系。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什么,而不是關注為什么。
(二)商業秘密保護的優勢與不足
1、商業秘密保護的優勢
(1)保護對象的廣泛性優勢。商業秘密保護比其他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制度的保護范圍要大。
(2)成本優勢。選擇商業秘密保護成本相對來說較小。商業秘密保護并不要求遵守諸如向政府部門披露信息的規定,并可以立即生效。
(3)期限優勢。知識產權中其他各項權利都是有保護期限的,而商業秘密的保護期則是不確定的,它隨著秘密的公知與否而可長可短,不受時間限制。
2、商業秘密保護的不足
(1)商業秘密的保護難度更大,更復雜,而且更需要借助自身力量。商業秘密的獨占性不是依靠任何專門法律而產生的,而只是建立在合理的保密措施前提下而實際存在的。
(2)商業秘密保護不能對抗獨立開發出同一秘密技術、知識的第三人,任何第三者如果是通過自身努力獨立活著通過合法手段獲得相同的技術知識,都可以轉讓這種知識而不受法律限制。
(3)商業保密制度較之其它知識產權保護來說更為脆弱。賦予商業秘密保護的力度隨國家不同而有較大變化,但通常都認為商業秘密的保護水平較弱,無法與其他形式的保護相比。
(三)大數據時代對商業秘密保護領域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商業秘密越來越重要,各國法律對商業秘密保護在保護依據、程度及方式等方面差異較大,不利于信息化環境與時代下國際經濟的發展。
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高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對商業秘密有積極促進影響,推動了商業秘密保護領域的日漸成熟,而與此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商業秘密被竊取和泄露的可能性成倍增加,合理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困難等都迫使中國應盡早制定專門的商業秘密法。力求能在法律中明確規定 “商業秘密權\"。賦予商業秘密財產權地位,以至于將分散在眾多法律部門的商業秘密法律規范統一起來。
(四)解決方案
提高保密意識,區分資料信息的秘密等級,并明確予以標識,分等級分別管理。專人管理商業秘密,不能無人負責,上級主管應當定期予以監督檢查。司法實踐中,有些企業直到在法庭上還拿不出標有密級的檔案資料,完全是企業自身欠缺保密意識的表現。
建立完善的員工管理制度,具體包括以下三措施:一是規定各個員工包括不同業務主管接觸秘密的權限,每個員工不得接觸自己無權接觸的密級檔案資料。二是要求員工對自己使用的密碼經常更換,不能給竊密者造成機會。三是采取加密措施。對于員工使用網絡傳輸涉及商業秘密的文件、信息時,可以使用加密計算機程序,取得解密“鑰匙”。信息的被送達人享有該鑰匙,進行解密,而取得信息。這種措施對于傳送文件、信息途中的竊取、竊聽,以及員工因過失按錯送達對象按鈕,都可以有效保守秘密。
加強對員工使用網絡行為的監視。具體做法是:對于員工第一次工作或開始用網絡進行業務活動,就通過規章、守則、計算機屏幕畫面等明確宣布,企業將監視每一個員工的網絡中所傳輸的信息,包括私人的(用辦公計算機設備)電子郵件等,并定期不斷進行此種規定的宣傳教育,以阻止個別員工的不法行為。企業管理者如懷疑某一員工泄漏本企業商業秘密,甚至寄給本企業的競爭對手,就可以對該員工的電子郵件等進行監視。
此外,在計算機安全上,還有一些對防止商業秘密受到侵犯的技術措施,同時這些措施對計算機網絡入侵、破壞類型的犯罪、侵權都有一定的效果,也是當前經常使用的措施。這些技術措施包括:設立識別碼和密碼認證(Authentication);防火墻(Firewall);檔案加密(Encryp- tion),等等。在建立本企業網絡系統或擬建立進入國際互聯網系統開始,企業高層管理者就要考慮防止本身商業秘密通過網絡形式受到侵害問題,在制度上和計算機技術上等方面都作出安排,保證網絡使用的安全。
面對商業秘密被侵害,企業欲尋求法律救濟,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要證明自己確實擁有有效的商業秘密,并明確該商業秘密的范圍。其次,應當盡可能證明受到侵犯的范圍、程度,侵權者行為的證據等。侵犯商業秘密的人,經常辯稱其商業秘密是通過合法途徑得到的,因此,對其行為及損害后果的證明,至關重要,這也是在法律上推定侵權者過錯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