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國,發展綠色農產品是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食用綠色農產品已成為小康家庭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宜昌的特色農產品在湖北乃至全國都極具影響力,本文重點闡述了宜昌綠色農產品的價格構成及其實現條件。
關鍵詞 綠色農產品 綠色營銷 綠色價格
“綠色農產品”來源于“綠色食品”概念,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 ,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是綠色農業的產物,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催生了“綠色農產品”這一有中國特色的概念的提出。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融入了保護環境、崇尚自然、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一、宜昌綠色農產品營銷的背景
宜昌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把宜昌建成全國特色農產品生產大市。根據這一規劃,到2015年,宜昌要力爭柑橘、茶葉、蔬菜、畜牧、水產、食用油六個產業綜合產值過百億元。 “十二五”末,宜昌將建成中國一流、世界著名的柑橘主產區;建成中國一流、湖北第一的茶葉強市,國際知名的高山菜園、中部地區畜牧業強市、全國淡水魚健康養殖示范區。
規劃提出,宜昌要重點做好現代化特色農業文章,高標準建設基地,突破性發展加工,全方位開拓市場,把“宜昌蜜桔”、“秭歸臍橙”打造成高端品牌,把“采花毛尖”和“蕭氏茗茶”在全國做大、做響、做強,提升“火燒坪”、 “三峽紅”、 “一致”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鞏固現有 “清江魚”、“土老憨”、“天峽”等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國際國內精品名牌。
二、農產品綠色價格的構成
綠色價格是綠色產品的必然結果,意味著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免費的,產品的價格需要反映環境資源的價格。要求企業在制定價格時把企業用于環境方面的支出計入成本,成為綠色價格構成的一部分。要樹立“污染者付費”、“環境有償使用”、“能源節約使用”等觀念。綠色產品在環保方面增加了投入,成本高于普通產品成本。以綠色食品為例,芬蘭政府允許其價格比一般食品價格高出30%以上,日本允許高出20%左右。
綠色價格的構成包括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國家稅金、綠色成本及企業利潤五個方面。其中綠色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支出:
1、首先綠色農產品價格應包括在產品的開發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而增加的生產環境成本。在產品開發中,因增加或改善環保功能而支付的研制費用;在產品制造中,因研制對環境和人體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而增加的工藝成本或引進環保設備的成本。由于資源的稀缺性,企業往往由于成本太高面臨停產或減少污染物排放兩種選擇,一般企業只要有可能就不會選擇停產,這時企業就必須對原有的生產工藝或設備進行改造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或引進先進設備,總之都會使企業增加生產成本。
2、使用新的綠色原料、輔料而可能增加的資源成本。在追求小康生活的今天,人們更關注健康、安全、舒適及和諧發展,消費者更樂于使用天然的不含添加劑和化學污染物的產品以及在生產和使用中不會給環境帶來不良影響的產品;為此生產者的生產就必須減少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原料或使用新的綠色原料、輔料等,這樣其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必然增加。如那些按照綠色蔬菜生產標準生產的蔬菜產量明顯比在按照無公害標準生產的蔬菜產量低。
3、使用綠色認證綠色標志而造成的費用。許多企業把使用綠色標志作為擴大銷路的手段,以此向消費者表明該產品或服務從研制、開發、使用到回收利用等整個過程均符合環保要求。而綠色標志的使用要付使用費用并且要有嚴格的要求和審查程序,這些都將提高產品成本。如綠色食品追求天然品質,都需要經過多重機械加工和理化檢驗。比如蔬菜,至少要經過檢驗、凈菜、選擇、包裝等多道工序;而大米,至少要經過除雜、除石、除糠、色選等八九道工序。
4、使用綠色包裝進行綠色營銷而增加的費用。與綠色農產品的身份相適應就必須進行綠色包裝,在經認證的綠色市場上銷售。通過綠色溝通,進行綠色消費引導和消費刺激,以期和消費者建立聯系,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以引起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及購買行為。通過綠色廣告,如公益廣告和扶貧廣告,對銷售邊遠地區的綠色農產品可以起到積極作用。開展有效的綠色公關,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要花費大量費用。
三、綠色農產品價格實現條件
1、綠色農產品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國內看為了實現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農業,要求企業生產綠色農產品。
2、生產綠色農產品是我國對外貿易的要求。據調查,環保市場將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結構調整后的四大市場之一。綠色農產品在未來世界市場上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其中綠色食品的開發前景尤為廣闊。而我國目前綠色農產品遠遠不能滿足國外市場的需求,因此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3、綠色農產品可以滿足人們多功能的消費。綠色農產品具有較大的需求收入彈性,這意味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增長,綠色農產品的需求量將會有明顯的提高。多種統計數據表明,世界需求正向環境友善產品(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不產生污染或產品進入消費過程后不對環境污染和破壞)加速轉移。由于綠色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物質需求,還能滿足人類精神和內在生態方面的需求,因此其需求潛力巨大。
參考文獻:
[1]宜昌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2] 張海英.消費者的綠色農產品認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3]http://baike.baidu.com/.
[4]http://wenku.baidu.com/view/7057bcd5195f312b3169a5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