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靠什么成功?
01 針對富人打開市場
富豪、明星運動員、好萊塢巨星,特斯拉的客戶多愿意通過這輛高科技汽車標榜自己熱愛環保,走在科技前沿。高端客戶高端消費,才能支撐起昂貴的電動汽車銷售。
02 硅谷模式賣汽車
網上下訂單,汽車直接從工廠運送到家。汽車出問題,用車載3G網絡遠程協助解決。這家在硅谷誕生的汽車公司更喜歡把自己定義為“科技公司”。
北美市場現在最拉風的豪車是什么?是純靠電力驅動的特斯拉(Tesla)Model S:極富科技感的跑車造型,接近奧迪A6L的車身。你不需要打火、松手剎,也聽不到熟悉的引擎轟鳴聲,掛檔直接就能走。車內飾幾乎空空如也,全車除了一個緊急狀態燈和一個副駕駛位的抽屜按鈕之外,沒有一個物理按鍵,開關天窗、車門、后備箱,調節溫度、燈光、音樂、導航、電話、3G網絡——幾乎所有車內操作都能在中控臺上那個比iPad大近兩倍的17寸超大中控觸摸屏上完成。
特斯拉這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在最初創立的九年里一直默默無聞,并且年年虧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有超過40%的股票被做空者持有。但從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它用異常強勁的業績打破了投機者的美夢。
特斯拉 2012 年第四季度3.06億美元的營業額就已經超越2011 年全年收入,環比增長 500%。這一增長在 2013 年第一季度再次延續,不僅以4900輛的銷量坐上了北美豪車(7萬美元以上)銷量冠軍,還在2013 年第一季度實現了公司歷史上首次盈利,雖然盈利只有1120萬美元,但其2012年同期虧損8990萬美元。
這些好消息不僅讓特斯拉的股價坐上了“火箭”,也帶動大洋彼岸A股市場里比亞迪和相關鋰電公司股價跟風上漲。2013年6月14日,特斯拉的收盤價為100.30美元,2013年以來其股價累計上漲191%,市值也突破了110億美元。
以“硅谷模式”而不是“底特律模式”做汽車
翻開特斯拉Model S的客戶名單,簡直是星光熠熠,從谷歌CEO拉里·佩奇、eBay創始人杰夫·斯科爾到好萊塢明星布拉德·皮特、喬治·魯尼、阿諾德·施瓦辛格。無論是在硅谷還是好萊塢,富豪和明星們都愿意讓自己與科技、環保等詞語掛鉤。這些超跑消費者,往往不止有一輛車,他們會選擇不同的車型以適應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目的。特斯拉Model S可能不適合跑長途,但是它適合出席宴會。
用高價賣最高端的產品,提供最好的服務,獲得高毛利的同時擁有大批忠誠客戶,特斯拉完美復制了蘋果基因,但特斯拉比iPhone賣得更貴,配置60千瓦時電池組的Model S,售價為7萬美元(不含由美國政府提供的每輛7500美元購買補貼)。
如此貴的汽車卻不靠經銷商的網絡銷售,而是在全國各大城市的中心設立面積較小的展示廳,顧客在展示廳體驗完決定購買的話,直接在網上下訂單,特斯拉將汽車直接從工廠運到顧客家。
沒有經銷商,售后服務也親自而為。當你的汽車不幸拋錨的時候,特斯拉公司會配一臺代用車給你使用,并免費接收你出故障的汽車。這比蘋果天才吧的服務還好,因為當你想換一臺 iPhone的時候,你必須要親自到蘋果商店里走一趟才行。
而車子出現問題時,大多數情況下你不需要把車開去修理廠,你可以先打電話給特斯拉呼叫中心。服務人員會通過 3G 網絡連接到 Model S,檢查各種錯誤代碼和日志,排查問題,并指導客戶進行一些基本的排錯操作,例如重啟電腦、調整設置等,甚至可以遠程進行一些重置的操作。如果沒法幫客戶解決問題,特斯拉會幫客戶預約一個時間到服務中心進行檢修。目前特斯拉在美國有十幾個服務中心。
這家在硅谷誕生的汽車公司更喜歡把自己定義為“科技公司”。
電池與充電網絡決定電動車未來
電池對于電動汽車行業的重要性,就像半導體之于IT行業,它是決定整個汽車性能的核心環節。電動汽車最貴的部件是提供動力的電池組,它占到了電動汽車近半的成本。而充電站的普及與否,決定了電動汽車能否長途出行。價格與便捷決定電動汽車的未來。
雖然要比普通代步車貴得多,但是與同級別的跑車相比,Model S的價格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目前特斯拉在美國市場有40千瓦時、60千瓦時、85千瓦時三種容量的電池組,分別可以提供256公里、370公里和480公里的續航里程。特斯拉最高級別的超級充電站,一小時充電量即可行駛480公里。但目前通過家用電源,Model S每小時充電量只能行駛50公里,仍然有大力改進的地方。在特斯拉的充電站充電完全免費,根據特斯拉公司發布的數據,假設油價為每桶4美元,Model S每年將為車主節省1萬美元至1.5萬美元,這也是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的又一大重要原因。
Model S的電池組由8000枚小體積柱形鋰離子電池組成,在此之前,這種鋰電池被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中。在特斯拉從Roadster向Model S轉型的四年時間里,電池組成本已經下降了約44%,如果未來電池成本在Model S的基礎上再降低一半,那么電動汽車相對同等級別傳統汽車的競爭力會更大。
特斯拉的未來會怎樣?
2006年,穆斯科曾在特斯拉官網上發表過一篇題為《特斯拉的規劃秘密(別告訴別人)》的文章,提出了特斯拉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1.生產電動跑車;2.用銷售電動跑車的利潤生產消費者能買得起的車;3.用獲取的利潤生產更便宜的電動車;4.為購買汽車的消費者提供零排放選擇。
看起來,目前Model S的熱銷已經預示著穆斯科即將步入公司規劃的第三步。特斯拉公司已經表明自己將要在未來進一步壓縮電動車制造成本,并在三年內推出一款價格低于3 萬美元的代步級電動車。
穆斯科在2013年6月4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表示,特斯拉公司在下半年將啟動一個目標產能翻番的建設項目,以達到每年4萬輛產能的標準。而公司更大的項目是會在未來半年內將充電網絡覆蓋到美國各州主要的大型城市,屆時,駕駛者就可以將電動車從西海岸的洛杉磯開到東海岸的紐約了。
雖然這部分的投入可能會影響短期收益,但覆蓋全美的充電網絡和電動車行業標準才是特斯拉公司想要收入囊中的東西。未來它也許會將自己的充電樁開放給所有的電動車生產廠商,并為這些廠商提供一個通用的充電標準,而這一切絕對不會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