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佳士得通知其全球客戶,對買家傭金的收取規則再次做出調整,這次并未改動收取傭金的比率,只是修改了對應傭金比例的成交價區間。新傭金的啟用時間為2013年10月1日。這是今年以來佳士得第二次調整買家傭金。
以香港地區為例,佳士得香港的買方傭金區間的調整如下:收取25%買方傭金的區間從0-60萬港元上調到0-80萬港元;收取20%買方傭金的區間從60.0001萬-1200萬港元上調到80.0001萬-1500萬港元;收取12%買方傭金的區間從1200.0001萬港元及以上上調到1500.0001萬港元以上。
2013年3月11日,佳士得拍賣行率先調整了一次買方傭金,傭金區間比之前擴展了50%左右,具體如下:收取25%買方傭金的區間從0-40萬港元上調到0-60萬港元;收取20%買方傭金的區間從40.0001萬-800萬港元上調到60.0001萬-1200萬港元;收取12%買方傭金的區間從800.0001萬港元以上上調到1200.0001萬港元以上。
當時是佳士得近5年內首次對買方傭金進行調整。僅半年時間,為何再次調整?
這是因為自2013年3月15日,蘇富比拍賣行隨著佳士得調傭也宣布增加了買方傭金,而且其增長幅度超過佳士得。當時蘇富比的傭金區間比之前擴展了一倍左右,具體如下:收取25%買方傭金的區間從0-40萬港元上調到0-80萬港元;收取20%買方傭金的區間從40.0001萬-800萬港元上調到80.0001萬-1500萬港元;收取12%買方傭金的區間從800.0001萬港元以上上調到1500.0001萬港元以上。
由此可見,今年春拍期間,相同的成交價位,佳士得拍賣行所收取的買方傭金數額一直低于蘇富比。
從兩家公司多年經營史上來看,其傭金比例和區間一直是十分接近或者相同的。蘇富比一次性將傭金提高到佳士得的傭金區間之上,就注定了佳士得未來一定會再次調整。
下面舉例比較一下佳士得調高傭金前后的差別。
如果一位客戶在香港佳士得競拍到一件落槌價為80萬港元的拍品,按照調整前的傭金收取規則,60萬×25%+(80-60)萬×20%=19萬港元,需要支付19萬港元的傭金費用;調整后,80萬×25%=20萬港元,買方傭金增加了1萬港元,即增加了5.26%。
如果一位客戶在香港佳士得競拍到一件落槌價為1500萬港元的拍品,按照調整前的傭金收取規則,60萬×25%+(1200-60)萬×20%+(1500-1200)×12%=279萬港元,需要支付279萬港元的傭金費用;調整后,80萬×25%+(1500-80)萬×20%=304萬港元,買方傭金增加了25萬港元,即增加了8.96%。
通過上述計算表明,當單件拍品成交價在60萬港元及以下時,調傭前后買家傭金不變;成交價在60-80萬港元(含80萬港元)之間時,調傭后買家多交不到1萬港元;成交價在80-1200萬港元(含1200萬港元)之間時,買家多交的傭金將恒定在1萬港元上;成交價在1200-1500萬港元(含1500萬港元)之間時,調傭后買家多交的傭金在1萬-25萬港元之間;成交價在1500萬港元之上時,調傭后買家多交的傭金將恒定在25萬港元。
此次佳士得只調大了各個傭金比例對應的價格區間,而中低價位的區間通常就是佳士得拍賣場的主要成交區間,因此,這樣價格區間的調整能給佳士得帶來明顯的增收。這也充分說明佳士得看好目前以及未來的國際藝術品市場。佳士得敢于提傭也基于當今國際藝術品拍賣行的壟斷或寡頭的市場結構狀況。兩大拍賣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傭金價格,不懼怕其他拍賣行的競爭。
買方傭金與賣方傭金對市場的影響往往是一種相輔相成的作用。對賣家來講,買方和賣方傭金之和會影響到他的收入。當賣方傭金不變的情況下,買方傭金的提高自然就使得他的拍賣收益相應減少;對于買家來說,買方傭金與成交價之和是他對拍品的最終心理價位,在拍賣場充分競爭的前提下,買方傭金提高并不會使他多出錢,只是相應降低了自己的出價而已!
此外,國際藝術品藏家和經紀人對拍賣行的品牌忠誠度要比中國內地高出許多。他們一般不會因為拍賣行傭金高一點就轉向另一家拍賣行。這正說明佳士得提高傭金,其客戶并不會馬上拋棄它而轉投蘇富比或轉投向中國內地的拍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