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20世紀初仿造的中國龍泉瓷
日本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仿制宋元時期龍泉青瓷是最優良的,給大家看看日本19世紀仿制的南宋龍泉,確實很有點味道。此件仿品是日本陶瓷仿古名家加藤所為,加藤生于1879 年,去世于1962年,他精心仿制的中國南宋龍泉瓷器一度讓西方一些收藏家打眼,他自20年代以來的很多作品現在作為現代藝術品上拍,拍價也不菲。其兒子也是日本一位很有造詣的中國古瓷仿制大師。他們對中國古陶瓷的傳承和領悟,確實讓我們刮目相看。
2、19世紀日本燒制的中國鈞釉瓷
日本在19世紀仿制的中國河南鈞釉,其銅紅釉技術確實掌握得很成熟。從19世紀到21世紀這么多年,日本的仿造技術和本土化技術已經今非昔比,但他們非常非常低調,尤其中國陶瓷高精仿造技術和產品,外人很少知道。
追溯日本的古陶瓷歷史和研究日本本土古陶瓷窯口來看,14世紀至16世紀期間,日本瀨戶市曉窯就仿燒出很精道的天目瓷(仿吉州、仿建窯兔毫)。日本自古以來對中國古陶瓷很癡迷,研究精神很讓人欽佩。他們不單單深入研究和調查,同時也在潛心實踐。記得80年初一位日本研究定窯的學者穿著西裝革履踏進定州某地,潛伏研究調查窯址標本整整8年,記錄調查研究筆記近百萬字,收集標本無數,除一部分捐給當地博物館或相關機構,一部分帶回日本。回國的時候穿著爛短褲和拖鞋,儼然像個乞丐一般落魄。80年代的國人都忙著下海經商,但他帶回的標本和研究筆記捐獻給日本重要博物館和聯合重要學術機構做研究。之后,日本以此為基礎,一舉成為國際上研究定窯最權威和很有發言權的國家。
日本是一個非常能學習的民族,從唐代開始,自古以來都是偷偷的學中國,而且是潛心研究和繼承,很少聲張,所以我們并不清楚。中國唐代以來的很多傳統都被他們完整的繼承和保留下來。這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從另一角度來講,我們也得“感謝”日本一些藝術家和學者。
還有日本本土考古發掘的很多中國古陶瓷信息,嚴格保密。比如日本上個世紀從沖繩縣王室遺址考古發掘的元代瓷器:藍釉執壺、元青花大捧盒、元代紅釉盤等等很多件罕見瓷器,這么多年一直保密。因為沖繩在元代時期是元政府的控制范圍,這是歷史物證,而且是世界可以明證的歷史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