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寶蓮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那么,怎樣針對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綜合英語學科教學的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建議。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笨迫谓處煂W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中學生“親師性”較強,但他們的逆反心理也強。這個心理特點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如果他們佩服、喜歡科任教師,他們便對這位教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工夫學這門課,反之,如果他們討厭某位教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意學這位教師授的課。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多表揚、少批評,并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情緒的變化,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做到熱愛、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在課堂上展示風采的機會。在這過程中,教師尤其要善待后進生,要特別注意給他們創設成功的機會,把合適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這樣,后進生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就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跟教師教學的生動性和啟發性有密切關系。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多運用學生喜歡的直觀教學手段(如實物、圖片、幻燈、錄音、錄像、簡筆畫及模型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激發興趣,寓教于樂。如Book II上冊第七單元,我先讓學生聽錄音,再讓學生自己動手,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很高興,也真正學到了知識。這種東西是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的。因此,我們應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教材的課本里有許多色彩鮮艷的彩圖,圖文并茂,這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采用“游戲法”“表演法”“競賽法”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如Book II第19課,我采用“表演法”教對話,首先將對話中的人物角色分配給學生,準備幾分鐘后再表演,讓他們把自己體會到的動作、表情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這樣一節課下來,重點、難點、語法點及詞組就記牢了。當教材中出現了一些國內外著名的風景名勝時,我就上網查詢,找來這些風景名勝的圖片和詳細介紹,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意猶未盡”。同時,我注重結合時事,宣傳英語的重要性。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為了增加和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賦予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除了在課堂上下工夫外,在課外,教師還可以編輯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說過:“課內設置的情景不管如何逼真,都是假的,只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言,才能真正掌握語言?!标惲战淌趶娬{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重要性。所以,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課外引導必不可少。
除了常見的英語演講比賽、英語作文征文大賽、英語角,我們還可開展英語書法大賽、英語歌曲聯唱,舉辦英語文化節和設置英語日。特別是英語文化節,教師可以跟學生介紹有關英語國家一些與我國習俗、傳統文化、歷史人文等差異非常大又特別有意思的知識,如“white elephant”(白象),在我國文化中是中性詞,但在英語中是貶義詞,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中文直譯是“愛我,就愛我的狗,”而其實它真正的意思是“愛屋及烏”,讓學生在文化差別中體味英語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利用學生的驚奇提高他們的興趣。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被顒涌梢宰寣W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使學生認識了自我,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加其自信心,增添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聯系生活創真實交際情境
生活中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尤其對于語言學科的學習來說,將英語口語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可以為口語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使口語教學更具親切性、交互性,既可以喚起學生交流的欲望與動機,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同時可以讓學生真正領略到口語交際的魅力與實用性,這樣更利于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如在學習Unit 8 Seeing A Doctor時,我帶領學生一起來布置場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生一起來展開情景會話。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生自然可以輕松理解教學內容,激起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激情,使學生展開主動的探究活動,進行積極的情景會話。這樣將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運用、在運用中提升,在實際運用中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對語言的掌握與運用能力。
五、實施多元評價
評價方式多元化多元評價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單一的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內部評價,小組之間整體互評)、教師評價、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評價方式,強調各個評價主體間的溝通協商,鼓勵評價主體和被評價者之間展開互動與合作。師生互動評價會在交流中將思維引向深入。學生自我評價使他們通過不斷地嘗試主動修正做法,并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學生互評使學生獲得了一種平等的交談權利,學生可以相對放松心理狀態,有利于激發他們思維,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因此,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實到實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方法很多,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運用一些教學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途徑,努力使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精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郭文霞,《談學習興趣的培養》,英語周報教師版第26期,2005。
3.譚萍萍,《如何讓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J].,《湖南教育》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