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原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能使學生努力求知,勤奮鉆研,樂此不疲。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一、導入設疑,以疑激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好的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仔細地研讀教材,找出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著眼點,例如,設計一個小故事,講一個小笑話,制作一個小短片等等,把學生的注意力從多彩的課間拉回課堂。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時,我使用Flash軟件制作了一個小短片——唐僧分西瓜,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把注意集中在短片中,八戒的貪吃,悟空的聰明,沙僧的迷糊,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學生對分數產生了基本的認識,學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被教師牽引著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二、設置游戲,以趣解疑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如何使枯燥乏味的東西鮮活起來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的思維是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興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做游戲不僅會滿足他們愛玩的心理,更可以提高他們的情緒。因此,因游戲而產生的結果比起“填鴨式”教法更能讓學生刻骨銘心。由此從提高學生興致出發而制作的一些課堂游戲教學將很快地顯現其高于傳統教學的優勢。且中國有句古語:“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與游戲式教學相輔的是“以趣解疑”。依據教材特點,教師通過趣味性練習設置懸念,揭示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學中,我隨意地說出幾個數讓學生分別找出2、3、5的倍數,小一些的數學生可以很快說出答案,大數有些遲疑,這時我很快說出多個答案,經過學生驗證,這些答案是正確的。學生就會產生一個想法,教師為什么會如此快地知曉答案,這個疑問就會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積極地去學習。
三、參與實驗,以趣誘奇
心理學家認為:“智慧出在手尖上。”可見要真正獲取和鞏固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動手操作。因此,教師利用教學工具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領悟其中的道理,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開拓他們的思維,使學生在玩中長知,樂中成長,將實驗的過程與結果銘記于心。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他們會對新異的信息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利用這些推動他們去思考。例如,在推導圓面積的公式時,我發給每組學生兩個圓片,其中一個被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我要求學生把圓片剪拼成學過的圖形,拿到圓片后有的學生皺起了眉頭,有的學生拿著剪刀無從下手,……看到這種情形我適當引導學生,告訴他們可以把圓剪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再拼,受到我的啟發部分學生有了思路開始操作。通過動手操作學生體驗到由圓轉變成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的變化,引發學生推導公式的興趣。
四、競賽引動,以趣促思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理,且單純的性格又賦予了他們強烈的表現欲。利用這一點,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競賽式教學,把學生做整體規劃,分成若干小組,將練習題作為競賽題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這樣既達到了教學效果,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從一定程度上會克服學生對數學的抵觸情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在講完分數乘法之后,可以給他們出這樣一道題:1/5×1/6+1/7×1/8+1/8×1/9+1/9×1/10在這道題中,相乘的兩個分數分子都是1,分母是相鄰的自然數,為了表現自己,他們會積極地思考尋找捷徑,學生在計算時也會感覺到有趣,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了他們的思維。
四、生活情景,以熟引趣
數學問題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的問題,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數學知識并不是遙遠的、脫離生活的,而是就在我們的身邊,使學生減少陌生感。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圓錐的體積”時,我制作了一個課件,在課件中推導圓錐的體積時,我首先展現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通過重疊讓學生清楚地看出它們是等底等高的兩個物體,接著出現一部玩具水車往圓錐形容器里放水,同時伴有水聲,水滿后倒入圓柱形容器里,做3次重復的動作之后圓柱形容器里的水就滿了,接著每次倒入圓柱中的水變成不同的顏色,使學生清楚地看出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這樣的設計,勾起學生兒時做游戲的情景,不但使他們集中精神,還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逐步地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愛心維護,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是妨礙創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創造個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學工作中我發現所教的每個班級中都避免不了有學習后進的學生,這些學生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使知識的鏈條發生斷裂,給他們前進的道路增添了不少的絆腳石,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不敢回答問題,也不愿回答問題,生怕遭到其他學生的白眼和教師的批評。所以在學習活動之中,我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通過多年的教學我發現,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學習的成效才明顯。因此,我們要努力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