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地產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一直處于很重要的地位,加之中國國民對房地產特有的情感,房地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地位就更為重要。國家對我國房地產業進行宏觀調控,在特定情況下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將立足于房地產市場探討宏觀調控對其產生的影響,以期為相關的研究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宏觀調控;房地產;必要性;措施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中國人特有的“房子”情節,導致我國的房地產業在全國各地快速發展,也引發了我國購房熱和房價過快增長,這中間有其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其中的泡沫,也為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埋下了隱患,甚至出現了不通過宏觀調控進行干預將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甚至可能會引起新一輪的經濟危機。所以在2006年以后,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以期通過宏觀調控讓我國的房地產事業的發展進入理性發展階段。本文也將以此為契機探討研究宏觀調控對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影響。
一、宏觀調控與房地產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是指國家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對經濟的運行進行干預和調整,以及時糾正經濟發展中可能與國家經濟發展目標不一致的因素,或者是及時糾正不符合市場秩序和規律的行為,其對市場在資源的配置中起的基礎性作用是有一定吸納之作用的,其目的是希望通過國家的調控手段,避免市場直接調節資源會出現的經濟發展可能偏離預定的軌跡,甚至是出現倒退和通貨膨脹等問題,最終確保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的良性發展。國家宏觀調控的原則有:統一性原則、總體平衡的原則、協調的原則、以及引導為主的原則,還有就是目標明確性原則。宏觀調控的手段主要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政策性引導;提供相關的服務;同時對于相關的違法行為進行懲治。
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是指國家應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對于房地產業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控制,避免房地產泡沫對于房地產行業的有序發展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進行提前防控,對于行業和相關人員進行有利的引導和分流,以期保證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回歸到理性的軌道上來,以確保國民經濟的整體平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
二、我國房地產業實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從2004年開始,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為代表,房價快速上漲,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光是買地就動則上萬的情況,房地產難道在一夜之間就可能出現這么快的繁榮嗎?這樣的繁榮景象是真實的嗎?它能持續多長時間?就引發了大多數人的思考房地產市場表面繁榮的背后的隱患,終于在2006年開始,國家對房地產市場開始進行宏觀調控,以國家之力幫助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清除泡沫,讓其的發展回歸到理性的軌道上來。其實在這個階段上對我國房地產行業進行宏觀調控是有其必要性的。理由如下:
首先,居民的購買能力不能適應房價的過快增長,這樣對于買房成為剛需的家庭來說,購買一套住房將自己淪為房奴,既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也就是說房地產市場已經上升到了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事,如果不調控,一旦出現什么問題,局面可能會失控。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銷售比較好的房屋往往是地段比較好的位置,其余的房屋銷售并不是那么理想,同時這中間除開剛需以外,也不避免存在人為的炒作行為,導致房屋的價格遠遠高于其實際的價值,那么這樣的泡沫和虛假的繁榮就非常危險,甚至每年的房屋的待售面積都在逐年增加,而我們的實際需求并沒有增長。
再次,在這個階段上,大多數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已經吃緊,用于正常的房屋開發方面的資金比例相對比較少,其對工程質量和客戶的保障將是很大的隱患。
還有,對于銀行和廣大投資者來說,房產的投入不是一個小數目,一旦房地產企業項目出現問題,勢必會導致銀行和投資者的連受收到影響,情況嚴重的,甚至有倒閉的風險。
綜上,在我國房地產發展的現階段上,引入宏觀調控有其必然性的要求和緊迫性。
三、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的主要措施
首先,對我國的房地產的宏觀調控,要根據地區的不同,進行分別對待。對于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由于剛性需求大,并且市場相對發展比較成熟了,對其的宏觀調控可以主要以引導為主,主要還是以市場配置為主,但是也要隨時警惕發展過快產生的不利影響。對于中西部地區,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勵合理發展,同時要警示不可以以一線城市的發展作為其類比的對象,因為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發展要求。還有就是對于西部人口密集地區,要鼓勵其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并形成一定的規模以滿足自身的發展需要。
其次,通過提高銀行的存款保證金率來限制銀行的貸款比例。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給銀行甚至整個行業帶來的風險,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房地產行業的流動資金,讓房地產企業將錢真正用到有前途的項目上,減少盲目投資的可能性。
再次,就是通過出臺一系列的限購措施,以保證先滿足于剛性購房需要,避免和打擊投機房產的行為,造成的房屋漲價的虛假泡沫。也引導廣大的消費者合理的進行買房投資。
最后,就是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如果說之前的宏觀調控手段,是對房地產行業的限制的話,那么保障房的假設則是從實際上解決需求的疏導,可以說這樣的方式,是國家的調控政策充分尊重了市場的發展規律的,所以我們要繼續加快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的建設,這樣既可以合理的引導房價市場,同時也可以實實在在的解決人們生活用房的剛需,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同時注意好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質量的保障,還有就是關于其的入住條件和程序的完善。
綜上,我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是有其現實的緊迫性的,同時通過這幾年的治理實踐來看,宏觀調控的作用已經初顯成效。看來在特定的時期、在特定的范圍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采用宏觀調控手段,也有著其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伴隨著相應的市場環境的改變,我們的宏觀調控手段,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甚至是推出,這也是市場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總之,我們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都是為了確保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崔光燦,房地產價格波動與宏觀調控[J],中國房地產,2012年02期
[2]施燦彬,我國房地產價格波動行為分析及對策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年09期
[3] 劉峻嶺,房地產泡沫經濟分析[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