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層建筑的電氣設計合理、全面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的使用壽命與安全,結合理論與實踐,對高層建筑的電氣設計內容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建筑消防;電氣設計;重要性
引言
規范建筑的消防電氣設計是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組成之一,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消防聯動控制、火災自動報警以及消防設備配電。當前,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城市用地日益緊張等情況,建筑物正在向密集化和高層化發展。面對這樣的情況,當前的建筑物必須要加強對建筑消防電氣的設計,采取有效地措施預防火災的發生或者努力地減少因火災造成的人員或財產損失。
1.高層建筑發生電氣火災的原因
1.1電氣裝置設計不當
有腐蝕氣體的場所未采用相應要求的設備,以致絕緣破壞,短路引起火災;防爆場所未安裝防爆電器:線路載流量超過允許值導致電器設備長期超負荷運行,造成設備過熱引起火災:雷擊場所未設置合理的防雷措施或防雷裝置失效,由雷電流效應引起火災。
1.2電氣安裝不規范
導線連接處采用纏繞連線,時間長了由氧化引起接觸電阻增大,接頭過熱引起火災。斷路器、接線端子板、插保險的熔絲、設備連接螺釘等處,長期運行經過震動連接不牢,接觸電阻增大引起火災。燈具不按規范要求安裝,對白熾燈、鹵鎢燈等產生的熱量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以致烤燃周圍易燃物。
2.高層建筑電氣消防設計中存在的隱患
2.1消防電氣線路的敷設存在問題
許多消防電氣線路設計采用穿塑料管(PVC)保護,并從吊頂內走線。但從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很多設計人員對這一條有所疏忽。該條之所以沒有包括火災探測器線路,是因為探測器線路只是在火災初燃生煙發熱階段起作用,而條文中規定的消防聯動控制、自動滅火控制、通信、應急照明及緊急廣播線路,在火災發生后一段時間內還需起作用,在這段時間內,這些線路應保證安全使用。敷設在吊頂內的線路,在發生火災時并不安全,而且吊頂內是火災多發地段。設計人員應對規范條文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實際操作中,一律穿金屬管或阻燃PVC管保護并在現澆板內、墻內等處暗敷走線。而在改造工程中,由于條件限制不能暗敷時,應對保護鋼管或金屬線槽采取防火措施,如刷防火涂料等。
2.2消防配電應具有的獨立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證
消防設備的配電線路不可靠,是威脅消防設備安全供電的重要因素。“高規”規定:“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專用的供電回路,”本條規定的供電回路,是指從低壓總配電室(包括分配電室)至最末一級配電箱,與一般配電線路應嚴格分開,但在有的設計中,往往是注意從配電室引至消防控制室配電箱這一段的供電可靠性,而忽視了各層消防用電設備供電的可靠性,如電動防火門、排煙閥等,并沒有形成消防專用獨立系統。
3.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的要求
關于高層建筑的消防電氣設計,涉及領域較為廣泛,高層建筑的功能性和規模性越強,其消防電氣控制設計內容也就越復雜。
3.1對于建筑消防供電,需要嚴格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建筑消防用電規范進行科學設計用電設備供電電源,嚴格消防配電裝置以及供電線路的布置,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具有持續供電功能。
3.2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時要針對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保障建筑結構內部因火災發生后能夠自動應急照明,方便火災救護和現場人員的安全疏散。高層建筑中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電梯室、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間等事故照明應采用白熾燈或鹵鎢燈等能夠瞬時點燃的照明光源。事故照明的燈具應布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設備、材料周圍等危險地段,并在主要通道、出人口等明顯位置設置消防疏散標記。
3.3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以及自動滅火系統布置,要符合相關建筑消防應用規范規定。設計時要針對高層建筑的結構性能以及功能進行科學布局火災報警及控制系統裝置,要完善和優化建筑內火災消防報警設備,滅火救護設備以及消防專用器材設施等必要裝置的自動化性能,保障建筑內部火災消防系統的實時監測和控制功能的正常發揮,實現建筑消防電氣的自動化控制。
4.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的內容
在對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的過程中,要認真分析當今建筑火災發生的特點,并根據相關結果進行不斷的創新。
4.1自動報警系統及聯動系統的設計
在對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設計好自動報警系統及聯動系統,這是能夠早期發現火災發生并進行及時處理的關鍵設計內容。要想自動報警系統安全、有效的運行,首先就是探測器的布置,在整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包含著眾多各式各樣的探測器,所以安裝的工作量最大;其次,就要做好自動報警器的防水措施,一般情況下,自動報警器都安裝在自動噴水設備附近,應做好防水措施,以免由于受潮而造成報警系統失靈。自動報警系統應根據不同的場所,選定與之相應的探測器,確定好各種探測器的位置,手動報警按鈕除了安裝間距不應大于 30m 外,另外應注意將其安裝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確認火災后,聯動控制臺控制消防電梯和客梯停于首層。防火卷簾兩側設感煙、感溫探測器兩組,其任一側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報警總線上的控制模塊控制防火卷簾降至距地面 1.8m處,感溫探測器動作后,防火卷簾下降到底。作為防火分區分隔的防火卷簾,當任一側防火分區內火災探測器動作后,防火卷簾應一次下降到底。
4.2應急照明疏散系統
一般情況下,應急照明疏散系統主要包括有安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以及備用照明。安全照明以疏散指示照明一般均采用帶鎘鎳電池的應急照明燈具,而備用照明則一般利用雙電源切換來實現。應急燈宜安裝在 1-2.5m 之間的墻面上,一者可以避免火災時煙氣對照度的影響,二者也便于平時的檢查。安全出口標志宜設在出口的頂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標志宜設在疏散走道及轉角處距地面 1m 以下墻面上,走道疏散標志燈的間距不應大于 20m。應急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均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構件上,并宜保持一定的距離。
4.3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裝置
由于建筑內的空間較大,火災信息很難在發生初期傳達到所有居民,這就造成了逃生的延誤,而火災應急廣播以及火災報警裝置就能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讓居民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采取相應措施。但在安裝報警音響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若在比較安靜的辦公場所,如醫院、寫字樓等,就可以不設火災報警音響裝置,如果裝了音響報警器反而聽不清消防應急廣播,延誤了人員的疏散。若在嗓聲較大的場所,如商場、大餐廳、娛樂等以及其它環境噪聲較大的場所,宜增設火災報警音響裝置,同時要求其警報器的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嗓聲。并且在控制程序中,報警裝置因在火災確認后,采用自動或手動統一對火災相關的區域發送報警,報警時間應合理整定,不宜過長。一旦停止警報器后應迅速聯動火災應急廣播,及時地播放疏散指令。
5.結語
建筑電氣消防設計,是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加強電氣消防設計,能夠及時的發現火災隱情,保證人員的及時疏散,保證火災事故的處理速度,降低建筑內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因此,在實際施工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建筑電氣消防設計,對各系統進行合理的控制和加強,從而有效促進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友弟,舒宋玉 .某商住樓建筑給排水設計要點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 3 ).
[2]陳宏飛.淺談高層建筑電氣設計的特點[J].建筑設計管理,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