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住區作為人們生活、休息的場所,周圍環境狀況直接決定了人們的生活情況。現代社會的人們,都追求著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如何在綠地景觀中將其體現出來,是各房地產開發商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然而,目前來看,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人性化理念;綠地景觀設計;滲透探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條件正逐漸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人們不再只滿足于物質上的追求,轉而更多的關注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就切合人們生活的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來說,“人性化”已經成為各大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重視的詞語。綠地景觀的人性化設計能夠顯示出對人的關懷,居住區內適宜的生活環境,已經成為房地產開發商競爭的關鍵。人性化設計,不僅需要合理布置綠地景觀,將建筑物與周邊自然環境融合,充分利用資源營造出安逸、適宜的生活氛圍,還需適當結合各地區傳承文化、風俗習慣,在綠地景觀設計中充分展現出人性化理念。本文就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中存在的誤區以及景觀設計、戶外設計的各類人性化設計方案進行探究。
一、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問題分析
近年來,各房地產開發商為了滿足人們對居住區環境的要求,不斷嘗試、探究,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居住區,例如:山水云房等。然而,我國在綠地景觀設計方面起步晚,并且缺少一個有序的體系,使得綠地景觀設計暴露出不少問題。
1、親和力的缺失
部分居住區的綠地景觀設計,只局限于形式主義,景觀設計使用大量草坪、歐式花圃等,雖然觀賞性很強,然而只能遠觀,綠地往往設有“禁止入內”的標志。這類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完全忽略了人性化理念,只追求形式,沒有考慮到人們的內心需求。人們接觸不到自然,感受不到一絲親和力。
2、缺少必要設施
居住區綠地不僅是人們在小區內接觸自然環境的區域,更是休閑娛樂的場所。居住區綠地往往不夠開闊,只單純的種植一些花草。綠地缺少老人們鍛煉身體的健身器材以及兒童玩耍的娛樂設施,使得綠地缺少吸引力,造成綠地“沒有人氣”的現象。
3、設計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的綠地景觀設計都只關注到普通居民的情況,極少考慮到身體不便的老人、小孩、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綠地景觀設計中基本沒有無障礙設計,完全沒有體現出人性化的關懷。
4、設計過于奢華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發展的特殊時期,國家不支持鋪張浪費。然而少數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投入大量資金,建造出許多華而不實的景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利用人們攀比、拜金的不正確消費思想,花巨資建造各式各樣的噴泉、雕像等極盡奢華的景觀。過于奢華的景觀設計只能歪曲人們的觀念,完全無法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性化思想。
二、居住區綠地景觀人性化理念設計方案
一般而言,綠地景觀設計分為居住區綠化設計、綠地景觀形象設計以及戶外活動區域設計。在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中滲透人性化理念,需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
(1)居住區綠化設計
居住區中,適宜的綠化環境,能夠使居民們在高樓大廈中感受到一抹清新的自然氣息,綠色的植物四季交替,帶給居民舒適的生活環境。綠化設計是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基礎,但同時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是營造整個景觀設計氛圍的首要因素。
居住區綠化設計中,植物的選擇是綠化設計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綠色植物清新人們的視野,帶給人們生機與活力,合理選擇植物種類非常重要,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貫徹人性化理念,植物的選擇需根據各地情況,適當選取當地植物,展現各地區獨特的自然氣息。例如:現代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不同地區栽種花卉時,盡可能的選擇當地城市的市花為代表。
2、選取植物時,要考慮植物的觀賞價值,同時需要注意植物的適應能力,引進外來植物時應該考慮到氣候、土壤等是否適合植物生長,不能盲目栽種。
3、綠地綠化設計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種植危險性植物,例如玫瑰這類多刺型植物,除此以外,夏天招惹蚊蟲、易致人過敏類植物也要避免種植。
居住區綠化設計時,應考慮多種類植物,避免綠化環境過于單一。例如,通過喬木、灌木、草坪的合理搭配,建造一個小型的植物生態系統。利用不同種類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對各類植物進行科學配比,合理栽種,不僅能夠提高綠色植物的存活率,還能提高綠化設計的觀賞價值,給居民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自然空間。
(2)綠地景觀形象設計
景觀形象設計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同時,景觀形象設計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就如何在幾種常見的景觀形象設計中滲透人性化理念進行探討。
1、整體環境設計
每一個優質的居住區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綠地景觀設計是對房地產開發商整體理念的最直接闡述。因此,景觀環境設計需要與整個居住區的建造風格、結構規劃相呼應,讓居民身處其中,能夠感受到居住區的設計理念,自然而又和諧。
2、走道設計
居住區綠地中的走道設計,是為了讓居民能夠接近綠地,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在設計綠地走道時,應注意走道的寬窄、區直度。以放松休閑為目的的走道,設計為彎曲的窄道更加適宜。彎曲的走道更加柔和,接近自然并擁有不規則的美感,與周圍綠地融合,渾然天成。人們漫步其中,與自然更加親近,放松身心。例如:現代理念的宜“曲”不宜“直”原則指的是道路最好設計成曲的。現代園林營建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師法自然”,即在設計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規律,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大自然中的小徑、環路,它們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為這樣的走道更易于形成變幻的效果
3、地貌設計
綠地設計中,一味使用平整的草坪只會給居民的視覺帶來疲倦,合理的地貌設計,運用地形的高低變化,能夠給居民帶來多變的視覺效果,豐富綠地的觀賞趣味。在地貌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原有地勢,在原有高低變化的地區,栽種適宜的植株,變化地貌;在土地平整的地區,人為設計一些高臺、下沉廣場等,合理進行自然地形變化。
然而,在進行地貌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老人、小孩以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避免設計過于復雜的地形影響行走,充分考慮到地貌設計的安全性。例如:現代地貌設計的“下”與“上”原則,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設計的地貌盡可能與自然中的萬有引力相符合,不要設計太多的大山包。
4、水景設計
中國傳統園林設計中,幾乎都會運用到水景,自古以來,水景設計就是中國園林設計的代表。綠地景觀形象設計同樣需要充分利用水在人們心中的精神內涵。適當的水景,能夠增加綠地景觀的動態,讓居民感受到活力,人工設計的水池、噴泉等同樣是居民休閑娛樂的場地。例如:現代水景設計宜“小而曲”不宜“大而直”的原則,指的是在設計水體時,多考慮設計小的、彎曲水體,而不是那種漫無邊際、毫無趣味可言的大水體,因為自然界中多以小水景觀最宜人心脾。
5、燈光照明設計
綠地景觀形象設計中的燈光運用,不僅需要滿足居民夜晚的照明需求,更可以利用燈光的色彩、亮度增加景觀設計的藝術性。對于不同的照明對象,可以采用不同的照明燈具與照明方式,例如在灌木叢中可以使用地面燈具,掩蓋在樹叢之中,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例如:現代設計理念的宜“少”不宜“多”的原則,指的是在對燈光進行設計時,多考慮小型射燈,散等,避免高亮度的燈光。
(3)戶外活動區域設計
戶外活動區域的設計,是體現綠地景觀設計中人性化理念的著重點。戶外活動區域,是居住區居民們生活休閑的主要場所,在那里,居民可以散步聊天,老人可以下棋品茶,小孩可以結伴玩耍。戶外活動區域,是居民們交流交往的地方。
戶外活動區域為方便居民娛樂,應當沿休閑走道開辟一些大小不一的場地,大場地可供居民跳舞、運動等,小場地可修建涼亭等開放式建筑,便于居民交談,娛樂。
關注活動區娛樂性的同時,也需考慮活動區的安全性。設計時要重視無障礙設計,方便老人、小孩、殘疾人活動。各個活動場地地面應當鋪設防滑材料,避免雨雪天居民行走時滑倒,保證活動區安全性。
結束語:
一個城市中,人們居住區周圍的環境,代表著他們的生活品味以及文化追求。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則能夠充分展現出居住區的環境質量。優秀的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不僅能夠滿足居民們對自然環境的要求,給居民生活帶來歡樂、生機與活力,更是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內涵。當今社會,每一個景觀設計師都需要遵循人性化設計的理念,堅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設計出充滿人性魅力的綠地景觀,給人們帶來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何林.應用美學[J].沈陽:遼海出版社.2010(05)
[2] 王楓.雕塑 環境 藝術[J].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72)
[3] 王艷輝.走向新社區——城市居住攝取整體營造理論與方法[J].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