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鎮供水系統維修保養過程中,給水管道受到外部環境、年代久遠等情況的影響,經常會發生漏水現象,尤其是在冬季時期,管道受到溫差變化而產生熱脹冷縮的影響,極易產生漏水情況。為了保證城市供水系統的安全正常,提高給水管道的搶修工作與搶修效率,對給水管道搶修工作的相關要素進行分析研究,成為供水管網維修管理部門的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
【關鍵詞】給水管道 搶修工作 現場管理 搶修方法
1.給水管道搶修工作重要性
給水管道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用水需求逐年攀升,供水網規模也越來越大,一旦發生嚴重的給水管道損漏事故,不但搶修費用高,對當地的經濟與居民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無法計量。給水管道事故的突發性與緊迫性,決定了給水管道搶修工作的臨時性、緊急性以及連續性的特點,搶修工作進行的越早、越快,效果越好,其事故造成的影響就會越低。因此,給水管道搶修工作在保證居民給水安全、降低給水管道事故造成的斷水時間,挽回事故經濟損失與對供水公司造成的社會影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提高供水企業的整體服務質量與企業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給水管道搶修工作現場管理
2.1 給水管道搶修工作現場影響因素
當發生給水管道損漏事故時,首先應該安排專人對漏水事故現場進行管理維護,避免搶修工作受到現場的混亂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搶修現場混亂的不穩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搶修工作帶來的現場環境混亂,諸如路面坍塌、基坑開挖、施工排水等。再次,是搶修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約束與規范影響。對搶修現場的管理制度制定與實施不到位,相關的搶修現場管理工作未按照管理制度實施,在搶修工作重要性、現場安全性等方面的宣傳學習不夠等,都是影響搶修工作現場管理的潛在因素。
2.2給水管道搶修現場管理
對給水管道搶修現場管理的影響因素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即可對現場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管理了。首先,應該對給水管道搶修現場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完善,建立管道搶修現場管理體系,為搶修工作每一工序都制定相應的操作規范與制度,保證搶修工作每一步都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完善搶修工作流程與工藝水平,促進給水管道搶修工作流程的標準化,降低搶修工作帶來的二次事故發生概率。再次,應當提高搶修現場管理資金投入,加大對搶修所需機械設備、防護設備更新,強化對搶修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保證搶修工藝水平的先進性與搶修人員的專業水平,才能夠縮短搶修工作時間,提高搶修工作水平,盡可能的降低管道漏損事故帶來的經濟財產損失。
3. 給水管道搶修方法
給水管道是供水系統的基礎設施,一旦其發生事故,給居民帶來的生活影響巨大,造成的經濟損失也無法估量,如何對給水管道進行搶修,以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完成給水管道搶修工作,是一項值得相關部門重視與研究的科學命題。
3.1給水管漏水原因
由于受到地域、氣候、環境的影響,給水管漏水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一般以冬季為多發期,搶修難度也較大。按照給水管道是否損壞,可以將其原因分為損壞性原因與非損壞性原因兩大類。
損壞性事故產生原因繁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首先,是管道預埋地層地質條件影響,如果在管道鋪設路徑上有未經處理的弱土層或者有腐植土、淤泥土等情況,就會導致其熱凍脹系數不同、地層不均與擾動而導致管道損壞。其次,是管道內存留氣體、水錘等的影響。管道路徑常常不是水平鋪設,會有高低起伏,給水管內會出現積聚氣體,水錘則常在輸水線兩端產生,積聚氣與水錘在遭受到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管內高壓從而引起爆管。再次,則是管道制造材料與管道接口的影響。管道尤其是承插式剛性接口的給水管道,自身致密性較差,在受到溫差影響時容易產生內應力,導致管道斷裂,一旦超過其承受強度便會發生接口破裂而漏水。
非損壞性事故則多為給水管運行事故,主要有給水管道管理技術水平落后,給水網絡維護工作不到位以及給水管內水質因管道腐銹而產生的水質污染等情況。給水管道的管理維護時一項復雜的工作,其本身是一個動態系統,造成這種事故發生的情況多由設計參數與實際運行參數不符、管道改造產生的不匹配、管道閥閘、支管等的維護缺少、給水管道沒有周期性的清理或者地下水滲入管道所造成的。
3.2給水管道搶修流程
傳統的供水管道搶修方式是停水法作業,一般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開挖土方,尋找漏點,停水,再開挖土方,確認管道破損狀況,其中確定漏點管道漏水有明漏、暗漏和工程漏三種情況,土方開挖是管道搶修流程中需要進行兩次,搶修前開挖與漏點開挖,是搶修環節中最為費時的工序。
3.3給水管道搶修方法
針對不同的給水管材,不同的漏損情況,須采用不同的搶修方法和搶修材料。
3.3.1鋼管的搶修方法
針對鋼管焊縫爆裂的情況,可以采用開天窗補焊的方法進行,具體工作方式為在爆裂管道頂部挖眼,即“開天窗”,然后采用內外補焊的方式進行;針對鋼管發生穿孔或者沙眼的情況,可以在穿孔或者沙眼處焊接法蘭短管再上法蘭堵板進行補漏;如果管道破壞或者遭到的腐蝕特別嚴重,就須將舊管更換為新管。
3.3.2砼管搶修方法
砼管供水管多指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針對供水管不同的漏水情況,可采取不同的搶修方法。(1)管身開裂的情況,可對開裂管段進行拆除,更換為鑄鐵管或者鋼管,新管與混凝土管連接處用轉換配件進行連接。(2)承插口膠圈或者填料脫出的漏水情況,則需要對膠圈進行重新修正定位,然后填充麻絲,最后采用快速水泥對漏水處進行封堵做灰口,進行養護工作后即可恢復管道供水。(3)混凝土管道出現的漏水現象,不論是管身穿孔漏水還是承插口漏水,均可采用特制搶修節堵漏的方法進行搶修。
現我司采用的搶修節一般為鋼質材料,由兩塊鋼制半圓管身套筒、兩套分體式法蘭盤以及橡膠密封條三部分組成。搶修節在制作時,需按砼管的不同管徑、管壁厚進行定制。使用時,只需將鋼制半圓管身套筒包覆到管道破損處,焊接固定后把密封條置于法蘭盤及套筒間(橡膠密封條截面為梯形,定位時截面窄邊略伸入套筒與管身處,寬邊放于法蘭盤及套筒間,直邊須貼合管身),然后再使用螺栓鎖緊法蘭盤及套筒即可。搶修節搶修方法結構簡單,操作容易,搶修效果好,搶修速度較快,搶修程序易實現標準化,對搶修人員的專業要求低,同時給水管道搶修質量高,能夠徹底解決管道漏水問題。
3.3.3球墨鑄鐵管搶修方法
球墨鑄鐵管在檢漏工作中發現的漏點很少,漏水形式主要是接口漏水,極個別因管材質量問題出現砂眼漏水。基于上述原因,球墨鑄鐵管漏水的搶修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哈夫節搶修件(分直管段哈夫節和承插口哈夫節兩種)。哈夫節搶修件結構簡單,只有兩件本體和兩件橡膠墊組成的,安裝方便,使用時,只將兩本體對合在漏水處擰緊螺母即可完成對管道的搶修,既可節省停水的時間,又可降低搶修成本。
3.3.4 PE管搶修方法
現在市面上有專用的PE管快速搶修件,或稱PE管搶修節,主要分為分直管、彎頭和接頭等幾種形式。搶修時可根據漏損部位采用對應的PE管快速搶修件包覆漏損點進行搶修。
4.總結
給水管道搶修是一項講究快速、安全的工作。只有通過合理進行現場管理,采用合適的搶修方法,才能夠實現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最短的時間完成管道的搶修工作,并將搶修工作帶來的安全隱患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李文義.給水管道的滲漏原因及措施[J].大視野,2008,07:154-155.
[2]陳金強. 城市供水管網維護管理探討[J].城鎮供水,2010,04:91-93
[3]盧云飛. 城市供水管網維護搶修工作探討.[J].價值工程,2010,0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