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建設和公路工程也在不斷的發展,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經驗就公路工程機械施工和施工機械管理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公路工程;機械施工;機械管理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ity construction and road construction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agement are described.
引言
我國的運輸業、旅游業、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各個城市的交通流量日益增大,促使我國公路項目施工技術的急速變革和完善。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工程項目在施工周期、土方作業量、圖紙設計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因此不僅大幅提高了項目施工、管理的業務難度,同時也更為依賴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型生產機械的應用。對此,在實際進行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設時,作為土方項目的第一生產力,各類施工機械的使用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環境條件、設計要求,有針對性的加以選擇、控制,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具體生產操作,以此提高公路工程的生產效率、施工質量。
1、公路項目中路基土方部分的機械施工
1.1 機械施工的前期準備
在正式進行土方機械施工前,應根據項目的設計圖紙與施工方案中的縱、橫斷面圖,針對施工現場內部的交點樁、中心線主樁、百米樁以及各個加樁進行校對,待全部復測后實施路基放樣,而對于百米樁、轉角樁則需要進行加固處理并增設護樁。與此同時,應結合公路項目設計中的土方作業量,針對施工場地內的取棄土,以每40m 到60m 左右釘一樁的方式,布設內、外兩側的邊界樁,并釘出跛腳樁。值得注意的是,土方機械的挖掘以及其他工序的施工都會掘起一定的土體,為避免路基的邊樁遭到掩埋、覆蓋、破壞,對于土方作業范圍以內的百米樁應外移栓樁。此外,對于施工現場臨時水準點的布置,應將其間隔距離設定在500m 左右,倘若項目的施工場地存有大幅度起伏,則需要將臨時水準點的間隔距離設定在300m 左右,待全部設置完畢后,應在各臨時水準點上留有清晰、明顯的標記。在進行后續的施工時,應在現場各樁位處插有高度在1.5m 到2m 標桿,同時利用色彩較為鮮明的油漆、彩旗加以涂覆、綁扎,從而為后續的施工管理打下基礎。
1.2 路基土方機械施工
在進行道路工程項目的路基施工時,土方部分的生產作業應加強重視對高程的控制,其主要是依據項目的設計圖紙、施工方案,結合施工現場的放樣邊樁、填土高度進行機械施工,而對于場地內的縱向土方應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調配,同時注意對縱向排水設施、路基護坡道的影響以及對項目周邊環境的保護、治理。根據我國有關標準與規范中的具體要求,路基各個松鋪層的厚度應嚴格控制在30cm 以內,對于路基的填土應盡可能的采用土方作業范圍以內的土體,利用平地、碾壓設備以分層進行的方式密實、攤平土體,直至符合項目的設計要求,待經過技術交底、審查驗收后,再進行下層填土的施工。在進行路基填土的過程中,一旦實際填土的標高、寬度達到設計標準,需立即停止生產操作,在進行找平處理的同時全面測量中線、幾何尺寸,從而為后續的路基整修打下堅實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進行高填路堤施工、路基填土時,填土的高度每上升1m 就應測量一次路基的高程、中線樁,并重新設置填土施工的標高,以此避免路中線出現偏離。
1.3 路塹的機械施工
一般情況下,公路工程單個路段的土方機械施工、填方作業,可借由其臨近路段的挖方土進行具體的生產操作,同時可直接選用功率、規格、重量較大的推土機、鏟運機。在實際進行路塹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深度不高出3m 的路塹,通常會將運距控制、設定在100m 以內,而推土機的作業運行則是以縱向路側推土為主,倘若路基兩側的地形較為平整、允許棄土,或作業范圍以內沒有可利用的填方,可采用推土機路側通道橫向棄土的方法進行施工。此種做法的使用,不僅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機械的運行效率、減少棄土的運距,同時在經濟效益方面也是傳統車運棄土法的2.9 倍至3.4 倍。對于實際深度在3m 以上的路塹,應同步采用機械推土、車運棄土的方法進行施工,以提高項目的生產效率、經濟效益。
2、公路項目的施工機械管理
2.1 科學選擇施工機械
對于公路項目的土方施工,應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環境條件、地質情況,結合項目的設計圖紙、施工方案,先行分析、研究、確認項目實際所需生產機械的類型、規格、功率等,在保證自身的操作水平、維護能力能夠充分滿足機械運行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許多施工單位均擁有一套較為完備的生產機械,在實際應用前應加強檢查、維護、更新工作,及時淘汰陳舊機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保證了施工效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2.2 合理布置生產任務
在正式進行公路路基的施工時,應事先根據項目的設計圖紙、組織計劃、施工方案,針對施工現場的布局、機械進場的順序、設備停放的位置等業務活動、平面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同時結合路基土方作業量的大小,以分區、分段的方式分派生產任務。
2.3 施工作業中的施工機械的管理
對于所有施工機械,應在其上方留有明顯的標號并進行編組,為后續運行期間的調配、管理打下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施工機械的管理,不僅需要先行制定完整、可行的技術責任制、崗位責任制、三包責任制、績效考核制等標準、規范、制度,同時還需結合土工作業范圍內的土質、地形、工程量以及機械設備的動態情況,編制、設計生產機械施工進度示意圖。對于施工機械的操作,應嚴格審查上崗人員的相關資質證明,以教育、培訓的方式不斷提高業務水平,通過各項制度的落實規范行為與操作,由專項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加以指揮,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生產效率,保證施工安全。
2.4 施工機械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在整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應定期進行機械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以避免機械故障、損壞、短路等安全隱患的發生,保證施工機械的最佳運行狀態。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機械化施工從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隨著現代公路項目的建設規模不斷加大、土方作業量日益提升、施工周期越發縮短,各類生產機械的選擇與應用將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生產效率、建設成本、施工質量與生產安全。對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機械的管理,以合理的機械施工方法、技術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俊蒲.公路工程土方施工機械組合設計的探討[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2007.
[2]黃建明.淺析高速公路路基邊坡防護的施工——以甬金分離立交橋 6#.7#墩施工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