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現狀,然后探討了建筑工程招投標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了具體的控制措施,招投標作為建筑工程承發包的主要方式,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已經得到廣泛使用。然而,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近年來暴露的建筑工程招投標不規范的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社會關注。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以期為有關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問題;對策
一、建筑工程招投標現狀概述
招投標是如今建筑工程承發包的主要方式,在國內外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已得到普遍應用。 招投標是一種旨在引入市場競爭的采購形式,不僅能方便業主選擇較好的承包人和供貨商,還能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促使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的形成。 公平、公正、公開和充分競爭是招投標制度的本質特征。 許多建筑工程的實踐表明,招投標制度是比較科學和成熟的工程承發包方式,也是加快建筑工程項目進度、保證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獲取理想經濟效益的重要方式。 然而,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現狀卻不容樂觀。 近年來暴露的建筑工程招投標不規范的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社會關注。
二、建筑工程招投標存在的問題分析
1、招標文件不規范。按照我國招標法的規定,招標人和招標代理人都應該具備相應的編制招標文件及組織評標的基本能力。 目前,我國大多數建筑企業都是自行編制招標書。 由于招標人的構成及其復雜和不穩定,從業經驗、受教育程度和專業能力的差距也較大,我國建筑企業編制的招標文件有很多是不符合要求,這樣使得一旦發生報價失誤,評標、定標工作的難度就會加大。
2、評標定標不科學。評標與定標工作是招投標工作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因為這兩個環節體現了招投標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科學的招投標工作必須有科學合理而又準確的評標與定標方法。 就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的實際來看,評標過程隨意性、自主性大,缺乏規范化的操作;評標的過程中定量因素考慮得較少,定性因素考慮得較多;議標現象大量存在,把公開招標轉化為透明度很低的議標等這些問題普遍存在。
3、存在不合理的壓價行為。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發展,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建筑企業施工能力過剩、工程不足、施工隊伍龐大、 內部管理薄弱是我國建筑業的突出特征。因而,許多建筑企業都不顧客觀現實,片面強調節約投資,人為縮短工期,壓低工程造價。 在招標與投標的過程中,工期評分在評標總分中所占份量也較大,許多建筑施工企業明明知道工期不合理,但是為了接下工程項目,也堅持投標,最后造成工程項目管理滯后,工程成本控制不到位,形成越做越虧的局面。 這一方面會使得中標企業為了節省工程開支和避免虧損而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從而影響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另一方面如果招投標的過程中存在不合理的人為壓價行為,就會導致中標價很低。 此時,一旦施工過程中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工程就很難繼續,工程項目要么被迫停工,要么改換施工隊伍,要么追回投資,施工和建設雙方都會蒙受損失。
4、陪標行為普遍。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為了能中標,在入圍環節不擇手段地做手腳,拉攏其他施工企業陪標的現象十分普遍。 這些建筑企業編制的投標書和項目建議書都十分粗糙,這種問題值得引起招標單位的重視。
三、建筑工程招投標出現問題的原因
1、建筑市場法律意識淡薄。2000 年我國頒布《招標投標法》后,各行各業對招投標工作的法律認識普遍提高。 但是,建筑行業由于受“政績需要”和“利益驅動”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招標投標法》的法律約束,使得建筑工程招投標不規范的行為大量存在。
2、評標受人為因素干擾較大。目前,我國建筑工程評標工作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 評委在評定技術標的過程中,經常有“人情分”,量化判定不夠。 評標專家庫建設滯后, 在建筑行為高級人才比較缺乏的前提下,要達到《招標投標法》規定的專家人數就更少。 部分評委專家職業道德的缺失、整體水平的不高使得招標監督力度不足,最終影響了評標工作的公正性。
3、承包商與業主間的制約機制不健全。通常情況下,業主希望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承包商則希望用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利潤。 二者相互排斥的關系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規來加以協調。監理工程師就是用來約束、協調二者關系的第三方。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監理工程師搖身一變,成為承包商的第二甲方,他們往往站在業主的角度行使職權,這使得如今建筑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只存在業主對承包商的制約,承包商對業主的制約并不存在,二者的地位十分不平等。
四、建筑工程招投標控制措施分析
1、加強政府監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要完善相應的監督機制,強化對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的監督意識,杜絕不規范的建筑工程招投標行為。 政府要成立專門的招投標監督管理部門,并使其獨立于招標人、投標人行使執法監督的權力。 該部門的職責范圍包括編制招標文件、開標、評標和定標等全過程。 創建招投標監管信息平臺,保證公告信息的準確與及時,杜絕暗箱操作,努力為建筑企業搭建透明高效的招投標信息平臺。
2、加強對評標專家的管理。①建立評審專家的動態管理機制,形成用紀律約束人、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機制。 對存在違法違規的專家要及時清除出評審專家庫;②建立評審專家的責任追究制度。 通過警示談話、通報批評、取消評審專家資格和公開曝光的制度對評審專家的責任進行追究;③建立評審專家的激勵機制。 招標評審專家在良性的激勵機制下,工作的積極性更高,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這都有利于提高評標工作的質量。
3、規范招投標文件的編制工作。對于招標文件中的重大偏差、評標辦法、廢標條件、主要合同條款、投標承諾、技術標準、主材標準、工程量清單、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文明和安全施工措施、預防陪標和圍標措施應該是編審的重點。[2]對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費要單獨列項報價,以保證招標文件的針對性和合法性。不僅如此,還要對建筑企業的投標資料進行嚴格審查。 在進行開標和評標的時候,要嚴格審查所有投標的建筑施工企業的資質、級別和近些年來的中標記錄,對其編制的投標書應該逐一審查。 凡是存在編制不認真、資料抄襲的就可以判定為陪標。 招標單位應對這樣的行為進行處理,以彌補這種行為給招標單位帶來的損失。
4、嚴格執行招標和投標程序。招標的組織單位和操作單位要保持行為的公正,對招標的工作內容要保密。 要認真編制招投標文件,工程量清單要詳細準確,以方便確定合理的標底。 在編寫合同時,合同內容應該詳細、全面、縝密,技術規范內容應該準確、詳實并具備可操作性。完善招標、投標、評標和定標的全過程,制定詳細、科學和公正的評標細則并嚴格執行。
5、加強投票中的價格管理。要規定工程報價的浮動幅度,如果把標底作為基礎準價,超過規定浮動幅度的即為廢標。 如果所有工程報價都比標底高,招標單位就應該在投標單位中選擇更優的建筑企業,這樣能避免不合理的人為壓價行為給施工單位、建筑單位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五、結語
本文首先揭示了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現狀,然后分析了建筑工程招投標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有關同行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曉.工程招投標存在的問題[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8
[2] 胡季英,關柯,李忠富.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國際比較分析[J].建筑管理現代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