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旨在通過對工程投標報價的控制管理,強調投標報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減小投標風險,達到項目最大盈利為最終目的。
【關鍵詞】投標決策;投標準備;報價決策
在工程建設中,工程投標報價使工程造價得到比較合理的控制,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先干后算造成的投資失控的局面。同時,在競爭中推動了施工企業的管理,施工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和發展,為贏得社會信譽,必須增強質量意識,提高合同履約率,縮短建設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才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若缺乏全面、系統的控制理論和實踐方法,將導致建設資金有形和無形的大量浪費。因此,投標報價工作必須延伸到建設項目的每個過程這中,落實在建設項目之中。
一、投標決策階段
在綜合考慮決定參該工程的投標之后,首先對招標文書及提供的圖紙、地質資料進行詳細的研究,如有必要最好能找到該工程的設計文件,了解甲方的使用意圖,以便對以后出現的工程變更有所準備,歸納如下:
1、招標文書、圖紙、地質資料、技術方案的研究與對策
(1)、召集有經驗的技術負責人對圖紙的重要部位及所采用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同時配合預算人員對所選取的施工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在滿足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找出最經濟的方案,并列入方案中。(2)、仔細研讀地質資料,在進行現場勘察后,找出地質資料的不完整性,結合設計圖紙,找出設計圖紙上的一些保守設計或不夠全面的設計,推測以后因地質情況變化而發生的變更。(3)、仔細研讀招標文書,召集有經驗的預算及法律人員,對招標文書中條款逐一推敲,找出其中的風險因素和不明確因素,挖掘其中對以后簽訂合同和工程實施過程有利的因素,并在投標中加以利用,同時制定一些措施防止某些條款可能出現的風險加以規避或轉嫁,并記錄下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及所采取的措施,以便以后在實施過程中逐一采用。
2、合作伙伴的選擇和風險的規避轉嫁
(1)、對于較大或較特殊的工程,一家施工單位往往很難獨立完成,這跟企業資質和本身實力有關,因此在投標過程中需聯合其他單位共同投標,以期發揮各自的特長,降低整體成本,增加競爭力;此時應在聯合承包協議中明確各自的義務和責任。(2)、聯合一些主要材料供應商,讓其在價格上相互競爭,并與最實惠的一家簽訂材料購買協議(如中標,便按此協議價格執行,如未中標,協議自動作廢),這樣既保證了材料的穩定來源,又轉嫁了價格上漲的風險,同時在購買協議中還可約定待墊部分材料款,緩減自身資金困難,風險共擔。(3)、找好勞務和特殊工程分包隊伍,按(2)條材料供應方式一樣與之簽訂承包協議,這樣也保證了勞務費用和特殊工程費用的穩定支出,轉嫁了因通貨膨脹引起的勞務費用上漲的風險。
二、投標準備階段
1、按現行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管理辦法計算投標
所謂投標是指建筑施工企業根據招標文件及有關計算工程造價的資料,分別計算單項工程價格,分部工程造價及工程總造價。在工程總造價的基礎上,再考慮投標策略以及各種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然后提出投標報價。
2、科學合理的計算程序
計算標價之前,應充分熟悉施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工程全貌。(1)保證圖紙的完整。為避免因招標人疏忽造成所發圖紙缺頁,致使投標單位報價不完整,并因此“飛標”或“廢標”。投標人可以采取給業主發“招標圖紙目錄確認函”,請對方確認圖紙目錄的方式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2)圖紙問題各專業要及時溝通,若不及時溝通就會發生漏算或重復計算的情況。(3)算量之前,根據圖紙制作一份工程內容說明表,說明建筑形式、特點、是否對稱、有無標準層、標準戶型種類數量等,分發給各位做標的工程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是為了提醒各工程師根據建筑物的構造特點,采取相應的計量技巧;二是收集圖紙上的一些基本常用數據,減少翻圖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可以存檔,留作以后的投標報價參考資料。
3、正確無誤的計算方法
根據已經審定的工程量,按照消耗量定額和市場單價,逐步計算每個項目的合價計算直接費。再根據相關部門制定的各項費率及法定稅率,依次計算出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及稅金,得出工程總造價。
4、考慮投標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采購渠道和市場價格的變化,考慮材料差價因素。
5、合理考慮工程的自然地理條件
投標必須合理考慮本工程的自然地理條件及工程范圍等因素,將地下工程及“三通一平”等工程范圍內的費用正確計入報價內。由于自然條件導致的施工不利因素也應考慮。
6、以人為本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造價師”隊伍,一切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投標報價工作必須擁有大量掌握專業操作理論與實務,技術綜合能力強,適應競爭的開拓精神及高素質的復合人才,才能控制投標報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7、多渠道收集資料
多渠道收集整理投標報價資料與信息,建立數據庫,電算化實行網絡化管理。
8、積極推廣投標報價工作
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公開、公平和誠信的競爭機制,以適應新形式的要求,逐步從發包方式的計劃分配任務過渡到投標競爭形式為主,在建設任務的分配中引入競爭機制,使業主有條件擇優選擇承包商。
三、報價決策階段
報價是投標的關鍵行性工作,通常應在投標單位的決策人支持之下,由預算部門負責,與有關業務部門配合進行。
1、校核工程量
工程量的復核主要分為2步。第一步是數字復核,就是將計量底稿的每一個數字都用計算器重新敲一遍,保證數據的來源沒有計算錯誤。第二步是邏輯復核。邏輯復核之前,首先要計算建筑面積,務必保證建筑面積的計算精度,因為它是我們進行數據邏輯復核的基礎。
2、不可預見因素的考慮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難免出現某些不可預見的因素,諸如材料價格的變化,基礎施工遇到意外情況以及其它意外事故造成停工、窩工等,都會影響工程造價。因此,在投標報價時應對這些因素予以適當考慮,特別是采用固定總價使時,更應充分注意,酌加一定的系數(例如3%-5%,或更低些),以不可預見費的名目,列為標價的組成部分。
3、確定基礎標價
將分別確定的直接費、間接費、不可預見以及預期利潤、稅金匯總,即得出造價。但在分別確定上述各項費用的過程中,難免在某些環節上發生誤差,因此匯總后還須進行檢查,主要是將單方造價水平、主要材料用量、用工量和人工費等含量等指標,與同類型工程的經驗統計資料進行對比,如發現有較大差異,則應結合施工方案進一步檢查主要材料、設備、人工定額和單價,以及各項取費標準和利潤等的確定,有無不夠合理之處,必要時加以適當調整,最后形成基礎標價。
總造價算出后,由報價主辦人提出意見(調高、調底或不變動),做出經濟分析,包括標底分析(要根據掌握的同類型項目的造價資料,結合本工程特點,合理推算出業主標底控制在多少范圍內),盈虧預測(指對內部標價中留有余地的地方)等后,將承包總報價書,分析結果與存在問題交公司主管領導部門研究決定,以便最后決策。
總上所述,針對目前建筑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機制,在投標報價的基礎工作中,還應不斷完善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自身報價水平,保證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行之有效的進行,使資金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與控制。
參考文獻
[1] 郝林,郝瑛著,工程招投標原理及應用,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年1月.
[2] 林密著,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1月.
[3]姜晨光著,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書編制方法與范例,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年8月.
[4] 劉寧,李麗紅著, 工程量清單計價與投標技巧,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2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