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民用和商業設施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實施過程中固有的一些風險大、不確定性因素多的特點使得索賠在我國工程管理界,特別是在建筑企業逐漸受到重視。但是,由于我國工程索賠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工程索賠的認識尚不全面、正確,在工程施工中,還存在發包人(業主)忌諱索賠、承包人索賠意識不強、監理工程師不懂如何處理索賠的現象。因此,加強對索賠理論和方法的研究,認真對待和搞好工程索賠,對我國建筑業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工程索賠;索賠控制;索賠費用
前言:
索賠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當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而遭受損失時,向另一方提出賠償要求的行為。在實際工作中,“索賠”是雙向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都可能提出索賠要求。索賠的性質屬于經濟補償行為,而不是懲罰。在工程建設中,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工程索賠,設專人負責索賠管理工作,將索賠管理貫穿于工程項目全過程、工程實施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階段,以此帶動施工企業管理和工程項目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
1.索賠的定義、產生的原因
1.1 索賠的定義
索賠就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當事人一方因非自身責任或對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確履行合同而受到經濟損失或權利損害時,通過一定合法程序向對方提出經濟或時間補償的要求。索賠是一種正當的權利和要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行為,它是在正確履行合同的基礎上爭取合理的償付,不是無中生有,無理爭利。
1.2 索賠產生的原因
(1)工程項目的特殊性。現代建設工程規模大、技術性強、投資額大、工期長、材料設備價格變化快,工程項目的差異性較大、綜合性強、風險大,這使得工程項目實施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而合同則必須在開工前簽訂,它不能對所有的問題作出合理的預判,而且業主可能會在施工過程中有許多的新決策,這一切使得合同變更比較頻繁,引起費用和工期的變更從而導致索賠產生。
(2)工程項目內、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工程項目的技術、經濟、社會、法律環境的變化:如人工價格、稅金、洪水汛期、雨季等都會引起費用和工期的變化。如果發生意外風險和不可預見因素而使承包商蒙受損失時,承包商有權向業主要求給予補償。
(3)參與工程建設主體的多元性。由于工程參與單位多,一個工程項目往往有業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設備供應商等眾多單位參與,各方面的技術、經濟關系錯綜復雜,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只要一方失誤,不僅會造成自己的損失,而且會影響其他合作者,造成他人損失,從而導致索賠和爭執。
(4)工程合同的復雜性及其自身缺陷。工程合同文件多且復雜,經常出現措詞不當、缺陷、圖紙錯誤,以及合同文件前后自相矛盾或不同解釋等問題,從而出現索賠。
1.3 索賠的種類
索賠的分類有多種,主要有:按目的分為工期索賠和費用索賠;按依據分為合同規定的索賠、非合同規定的索賠和道義索賠;按索賠對象分為索賠和反索賠;按業務性質分為工程索賠和商務索賠;按處理方式分為單項索賠和總索賠等。
2.工程索賠處理的必要性
2.1 業主方面
首先可以得到合理的標價和減化評標程序;再者可以有工程變更的權力,使工程產品的設計更加合理和完善;隨著工程的進展,市場材料、設備等的變化,有時還可以節約工程成本;也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奠定基礎。
2.2 監理方面
完全可以根據施工現場的客觀情況,以及業主主觀情況的變化,能夠公正無私的處理好設計中未能全部考慮到的各種因素,從而保證工程建設處在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中。
2.3 承包商方面
承包商可以簡化投標前的一些風險考察,從而加快投標書的編制;允許工程索賠可以有效的保證經濟利益;同時能促進國內施工企業的施工管理趨于國際化,逐漸走向國際工程承包市場。
2.4 合同管理
使工程合同協議更合理、更合法、更公正,并且充分體現出合同雙方享有各自的正當權利。因此,正確對待工程索賠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是我國完善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表現所在。
3.規范工程索賠管理
3.1規范工程索賠行為
嚴格按照索賠程序工作在進行索賠工作中,應按合同規定的索賠時間或以施工合同范本所要求的時間進行索賠工作。我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有關規定中提出:承包人在索賠事項發生后28天內,向工程師發出索賠意向通知;發出索賠意向通知后28天內,向工程師提出補償經濟損失和(或)延長工期的索賠報告及有關資料;工程師在收到承包方送交的索賠報告和有關資料后, 于28天內給予答復或要求承包方進一步補充索賠理由和證據;工程師在收到承包方送交的索賠報告和有關資料28天內未予答復或未對承包方作進一步的要求,視為該項索賠已經認可;當該索賠事件持續進行時,承包方應當階段性地向工程師發出索賠意向,在索賠事件終了后28天內,向工程師送交索賠的有關資料和最終索賠報告。
3.2工期和費用索賠的計算
網絡圖分析法是利用進度計劃的網絡圖,分析其關鍵線路。如果延誤的工作為非關鍵性工作,當該工作由于延誤超過時差限制而成為關鍵工作時,可以批準延誤時間與時差的差值;若該工作延誤后仍為非關鍵性工作,則不存在工期索賠問題。總費用法又稱總成本法,就是計算出該項工程的總費用,再從這個已實際開支的總費用中減去投標報價時的成本費用,即為要求補償的索賠費用額。總費用法并不十分科學,但仍被經常采用,原因是對于某些索賠事件,難以精確地確定它們導致的各項費用的增加額。修正總費用法是指對難以用實際總費用進行審核的,可以考慮是否能計算出與索賠事件有關的單項工程的實際總費用和該單項工程的投標報價。若可行,可按其單項工程的實際費用與報價的差值來計算其索賠的金額。
3.3加強對施工索賠人員的培養
施工索賠對專業人才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求索賠人員具備豐富的工程技術知識與實際施工經驗,又要求索賠人員通曉工程管理、 財會、 法律與合同知識等, 能夠提高索賠意識,把握住索賠機會,使得所提出的施工索賠具有法律依據和事實證據,并且在索賠談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使索賠的最終解決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伸縮性和靈活性。
3.4規范索賠管理存檔
由于工程項目建設周期比較長,為完整、真實地反映索賠情況,必須建立臺賬,本來在工程上發生的事件就是工程竣工檔案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認真嚴格地建立健全工程索賠臺賬和檔案。索賠臺賬必須反映索賠事件發生的原因、影響程度與結果。索賠臺賬包括:索賠發生的時間、索賠意向提交的時間、索賠結束的時間、索賠申請的工期和金額、監理工程師審核或業主審批的結果等內容。
4.結語
工程索賠是利用經濟杠桿進行項目管理的有效手段,對承包商、業主和監理來說,處理索賠問題的成功與否,即可反映其對項目管理的水平如何。索賠的健康開展對于培育和發展建設市場,促進建筑業的發展,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索賠是承包商或業主在工程項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內容,應當重視索賠管理,提高索賠意識。做好項目工程索賠管理工作,對提高項目管理的業務能力和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綜合水平,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毛義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
[2]汪小金.《建筑施工合同索賠管理》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0
[3]李啟明,范運林《.建設工程合同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