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面控制網是指測定控制網平面坐標與高程控制測量合成形成的控制網。文章介紹了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形式、建立和測設。
【關鍵詞】房屋施工;平面控制網
前言:
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設置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高級到低級,分級布設的原則。同時也考慮今后城鎮發展遠景規劃,根據其建設和管理要求,在合理的利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平面控制網設置。
一、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形式
隨著測量儀器的更新、測量方法的改進,特別是高精度全站儀的普及, 給建筑房屋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也使網形趨于簡單化。布設形式應根據建筑總平面上各建筑物、構筑物及各種管線的布置情況,參照施工總平面圖來確定,方格網與軸線網要能控制整個建筑區;網點之間通視良好,樁位能長期保存;定位便于使用,樁頂以高出地面10cm左右為宜;方格網點可兼作高程控制點。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形式有以下要求。 1)施工控制網的布設形式。
施工控制網多采用兩級布網方案,首級控制主要用于放樣建筑物的主要軸線,第二級加密網用于細部放樣。第二級控制網的精度要求不一定比第一級低,在工業場地第二級控制網的精度比第一級要高。 2)方格網布置的要求。
方格網布置時,應注意以下基本要求:方格網的主軸線應布設在整個場地的中部,并與總平面上所設計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軸線相平行,方格網的轉折角應嚴格成90°方格網的邊長相對精度一般為1/10000—1/20000;控制點用樁的位置應選在不受施工影響并能長期保存處。
二、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建立
1)建筑房屋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建筑房屋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高級到低級,分級布設的原則進行,以達到經濟上和技術上的合理性。建筑房屋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其范圍應考慮城鎮發展的遠景規劃,首網布設一個主控制網作為骨干,然后視建設和管理要求,分區分期逐步有計劃地進行加密;其精度方面,要留有適當的余地,特別是要使控制網外圍邊長的精度留有余地,以使得主控制網有擴大控制范圍的可能性,避免將來因控制范圍不夠而重新布設控制網。
2)建筑房屋平面控制網布設的一般過程
了解控制測量的目的和收集資料。主要了解測區的地理位置、形狀大小,今后發展遠景,測量成果使用的精度要求,完成任務的期限以及生產上對控制點位置、密度的要求等。房地產測繪人員應到有關測繪業務及管理部門收集有關資料。
確定布網方案。根據控制成果今后的使用要求和已收集到的測量資料及擁有的儀器設備、技術力量等條件,確定布設控制網的方案。圖上設計宜在1:10000 或1:25000 的地形圖上進行:首先展繪已知點、網;按照已定的布網方案從圖上判斷點與點之間是否彼此通視, 由各點組成的圖形能滿足規范所規定的精度和其他要求, 布在位置也應能滿足使用要求。圖上選點后,須到實地確定,是否切實可行, 為了保證控制網精度和避免返工浪費,還應該估算控制網中推算元素的精度。此處限于篇幅不再展述,請讀者參看有關控制測量書籍。
編寫技術設計說明書。編寫技術設計的目的在于擬定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的實施計劃,從整體規劃上、技術上、組織上作出說明,其要點是:概況內容包括設計的目的和任務; 測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測區原有成果的作業情況,成果質量情況及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設計方案及其說明平面控制網的等級、圖形、密度;起算數據的確定;控制網的圖上設計及精度估計。作業方法作業的原則、方法和要求,覘標類型及埋設標石的規格,提出標志建造和委托保管的要求,提出測角,測邊儀器的檢驗,邊長、角度觀測,外業成果的記錄方法,成果檢驗和質量評估的辦法和要求等等。各種附表附圖編制工作量綜合、進程表;需用主要物資一覽表,控制網設計圖以及其他各種輔助圖表等。
三、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測設
1)建筑房屋測量要素
建筑房屋要素測量主要采集界址點、境界、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獨立地物、鐵路、道路、橋梁、河流、湖泊、水庫等地形地物。目前,城市建筑物密集,高樓越來越高,樹木成林,使得航攝比例尺受到限制,航空攝影測量成果的精度已很難滿足城市房地產測量的要求。用電子速測儀和電子記簿,或便攜式計算機所組成的野外數據采集系統進行房地產要素的測量和數據的采集,是今后房地產測量的發展方向。
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主要為測繪大比例尺的房產平面圖、地籍平面圖提供起始數據,為建筑房屋變更測量、面積測算、撥地劃界和各種建設工程放線驗線等日常工作提供測繪基礎。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可考慮利用或改造原有的城市測量控制網成果。這樣不但省時省工,而且避免了重復投資和一市多網;(或多個坐標系統)或重復布網的現象,便于測量資料的綜合利用和城市管理。且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也有其現勢性,由于城市建設的擴展和舊城改造,原有的控制成果部分遭到破壞,為了保證房地產平面圖的現勢性,必須及時布設新的控制點,以確保建筑房屋平面圖的變更測量和其他日常測量工作的正常進行。
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有其階段性和經濟區域性。首先,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要考慮城市的遠景規劃,在精度上要留有余地,以便于控制網的擴展。其次,對于經濟發達區域和一般區域在布設控制網點時,其精度應有所區別,發達區域測圖比例尺大,所需的控制測量精度要高;一般地區測圖比例尺要小,則控制測量的精度可低一些。這樣區別對待,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或損失,又能滿足房地產測繪工作的需要。
建筑房屋平面控制測量的方法,隨著測繪儀器設備及測繪技術的越來越現代化,已由三角測量、量距導線測量逐步過渡到三邊測量,測距導線測量和GPS相對定位測量,計算工具也由過去的對數表、計算尺、手搖計算機逐步過渡到使用計算器、微型計算機。大大地節省了建網費用,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測量精度和生產效率。
2)測設要點
造標埋石。確定了控制點的位置以后,須著手進行造標埋石工作, 埋設的標石作為點的標志,建造的覘標作為觀測時照準的目標,一切觀測成果和點的坐標都歸算到標石中心上。
軸線測設。建筑房屋物軸線的測設方法有:根據規劃道路紅線測設的建筑房屋軸線和根據已有建筑房屋關系測設的建筑物軸線兩種。建筑房屋的主軸線測好后,工程師應進一步詳細復核、測設建筑房屋各軸線的交點位置(中心樁),測設時,應檢查、復核房屋軸線距離(誤差不得超過1/2000)。現代高層建筑基礎施工一般多為深基坑大開挖施工,根據現場的軸線控制點,將軸線控制網點引出至軸線外邊5m,設置龍門樁,并保護好軸線控制樁。用經緯儀將軸線投測到基槽內,采用50m鋼卷尺對各部位的樁位、承合、基礎梁、墻體進行放線,再在基坑四周釘軸線木樁,拉線、小鋼尺配合的方法,嚴格控制各細部放線尺寸。
外業觀測。待所建造的覘標和埋設的標石穩定后,即可開展觀測工作。觀測前,須按規范要求對儀器進行檢校測距儀還須進行檢測。
內業計算。內業計算包括概算、平差和坐標計算三部分。概算就是把地面上觀測的成果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計算工作和平差前其他準備工作。平差計算就是消除多余觀測帶來的幾何圖形的矛盾, 鑒定觀測值與平差元素的精度,求出各推算元素(如邊長、方位角或坐標值)的最或然值。
四、結語
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設置十分重要。必須加強對建筑房屋施工測量的質量控制,否則,就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后果。嚴格遵守建筑房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的測設要求,建造出質量優良的房屋,是對他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參考文獻
[1] 國家測繪局測繪標準化研究所. GB /T 18314 - 2001 全球定位系統GPS 測量規范[ 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