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不僅對居民區建筑物有著很高的施工質量要求,也對建筑外觀色彩的意向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而且,建筑物外觀色彩豐富的意象,既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美觀大方,也透露出了它的精神風貌。筆者在分析我國城市居住建筑外觀普遍運用的一些色彩意象原則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型的建筑物所適用的色彩意象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外觀;色彩意象;應用手法
所謂居住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通俗來講,指的是建筑物外部噴涂的色彩搭配方案所反映出來的藝術性。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訴說著居住建筑物的內涵。隨著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人們對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實際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不過,色彩意象的運用并不是憑借人們的主觀意象,而是根據一定的原則應用的。
1.中國城市居住建筑外觀色彩意象的運用原則分析
1.1.整體性原則
所謂整體性原則,就是說在進行建筑物色彩意象的運用規劃過程中,必須以整棟建筑物作為規劃的出發點。每一棟居住建筑物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都會體現出自身的某些特點,而這些特點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外觀色彩意象的運用。如果在外觀色彩意象的規劃應用中,缺乏對建筑物這些特點研究的情況下,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喪失掉整體性煩的把握。一旦整體性原則被破壞,勾畫出的外觀色彩意象運用方案就很可能不適合建筑物的風格風貌,也就難以取得預想的意象效果。例如,在某些城市建筑物中,我們有時可以發現一些外觀色彩意象十分“另類”的建筑物,整體色彩結構貌似豐富,在細看起來顯得凌亂不堪,缺乏美感,這就屬于整體性把握不好導致的結果。
1.2.協調性原則
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本身就是各種色彩、色調相互協調的結果。可以說,協調性原則是居住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運用的首要原則。一般來說,色彩意象的協調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物自身色彩的協調性。具體來講,居住建筑物在規劃色彩意象時,會運用到兩種以上的色彩,分別噴涂到建筑物不同的結構部分,這些不同結構部分色彩之間,就需要這種協調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的整體美感;另一方面是建筑物與其它建筑物甚至整個城市的協調性。也就是說,居住建筑物本身的色彩意象能夠與其它建筑物交映生輝,并能夠有效融入整座城市的主題風格之中。總而言之,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規劃水準的高低,關鍵就在于對協調性的拿捏。
1.3.特殊性原則
這里的特殊性并不意味著標新立異和獨樹一幟,而是在把握好整體性和協調性原則的基礎上,追求自身的鮮明個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特殊性就是建筑物色彩意象的靈魂。因此,在建筑物外觀的色彩意象的應用規劃過程中,應當在參考本地區文化風貌的基礎上,融入一些創新性的元素。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千篇一律,才能夠在保證整座城市色彩意象和諧型的基礎上獨具與眾不同的美感和藝術性,才能達到色彩意象運用的目的。
2.不同類型的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的運用探討
2.1.高明度、低彩度、偏暖的色彩
高明度、低彩度、偏暖的色彩能給人帶來溫暖、明亮、輕松、愉悅的視覺心理感受,使建筑顯得宜于居住,因而一直被作為居住建筑外觀色彩的首選。現在城市居住型的建筑并不希望依靠絢麗的色彩來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是以抓住人們的主觀色彩意識為出發點,從而達到符合人們審美觀念的目的。高明度、低彩度、偏暖的色彩雖然看起來缺乏亮麗的色彩元素,但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莊重、溫馨的感覺,故而非常適合居民樓的色彩意象布置。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色調在居民樓的色彩意象規劃中的應用最為廣泛,體現出了人們對這種色彩意象布置方案的認可。不過,在一些郊區別墅或者海景房的色彩意象布置中,這種色調就顯得與周圍環境格調格格不入了,故而應改為淡雅、清幽類型的色料,如海藍、黃綠等。
2.2.沉穩的暖色
居住建筑中使用的暖色多為偏橙或偏紅的暖色系,色彩溫暖而又不失典雅。例如,清水磚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磚墻以其樸實凝重的色彩和獨特的肌理,孕育著清水建筑特有的表現力。在這類居住建筑物的色彩意象的布置中,就用當以暖色布置為主,如偏灰色格調。不過,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暖色有了更為豐富的理解,其中最突出的一種理解是賦予了暖色“熱烈、活力”的新概念,這時候在很多居住性建筑物中加入了紅色元素。例如在一些主題型酒店,為了彰顯現代人的熱情與活力,就大量應用了紅色作為外觀色彩意象的主色調,而事實證明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可以說大獲成功。
2.3.白色
白色,象征著純潔、安靜與莊重,在一些行政機構建筑物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從色彩格調上來說,白色是一種復合色彩,也是一種原始色彩。通常給人以清爽、潔凈的感覺,在居住建筑色彩設計中,可以充當基本色、搭配色和點綴色,幾乎是一種萬能的顏色,使用的頻率相當高。在清水建筑中,白色經常作為搭配色與紅色黏土磚形成對比調和,用白色強調陽臺、窗框等的外突感;當白色充當基本色時,常常點綴以一些較為鮮艷的色彩,從而抵消白色帶給人們的冷漠感覺。但是,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單一的白色色調在居住性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的應用越來越少了,而是將白色作為了與其它色彩的協調者來應用。但凡事總有例外,在政府機構或者一些大型企業的辦公樓中,為了突出莊重感和純潔感,往往會廣泛應用白色色調,而且到目前為止這種現象也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此外,由于白色容易被污染,現代居住性建筑往往應用白色的瓷片來代替涂料,并運用一些異色瓷磚點綴其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絕佳效果。
2.4.艷麗的原色和間色
中國居住建筑的色彩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主流色彩,這些色彩雖柔和溫馨卻千篇一律,因而經常給人以單調、乏味的感覺。20 世紀90 年代后期,隨著住宅商品化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住宅個性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國內以萬科城市花園等為代表的一批小區突破了傳統的用色規則,開始嘗試使用紅、黃、藍等艷麗的色彩。這種具有極強視覺沖擊力的色彩,使已經習慣于居住建筑單調色彩的人們不禁為之一震,而這種色彩運用的方式也很快成為各開發商競相復制的目標。自此之后,以艷麗的原色和間色作為居住型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作為主色調的應用方法開始風靡全國,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城市爭奇斗艷,成了亮麗原色和間色的海洋。雖然艷麗的原色和間色打破了單一色調的局限性,為建筑外觀色彩意向的布置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如此不分建筑物類型就跟風運用這種色彩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可取的。首先,艷麗的原色和間色的大量運用,破壞了上文提到的特殊性原則,根本沒有辦法顯現出建筑物自身的個性,使得整座城市變得猶如大染缸一樣,五顏六色中不可避免地給人一種“光怪陸離”的感覺。因此,在運用這類色彩時,需要考慮建筑物自身的實際情況,如運用在KTV、假日酒店中就非常合適,而在一些居民樓中就顯得不夠適合了。故而,在這種色彩的運用過程中,切不可盲目跟風,而要根據相關的應用原則進行色彩意象的布置。
結束語:總而言之,居住型建筑物外觀色彩意象的布置應當在整體性、協調性和特殊性的原則下進行。縱然是進行創新,也要在這些原則的框架下進行,否則很可能就顯得“嘩眾取寵”了。
參考文獻
[1]焦燕.建筑外觀色彩的表現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2]肖藍.層住宅的空間與造型設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