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外墻的滲漏不但影響外墻的外觀而且對建筑的結構安全和建筑的壽命也有很大的影響。滲漏,在很多情況下是人為造成的,只要合理的防范,還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本文作者認真分析了建筑外墻常見的滲漏原因,并針對原因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對避免和減少建筑外墻的滲漏起到較好的效果,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建筑外墻;滲漏原因;預防措施
房屋的滲漏部位通常會使內墻墻面返潮,墻面裝飾發白,甚至抹灰層脫落,不僅影響建筑美觀,也直接導致房屋功能受限。因此,房屋滲漏防治應貫穿于設計、施工、監督和驗收的全過程,且只有找出造成滲漏的本質因素,才能通過合理設計、科學施工、嚴格管理等有效措施杜絕滲漏現象的發生。
1.房屋滲漏的主要原因
1.1外墻滲漏原因
(1)砌體結構的外墻砂漿灰縫不飽滿是造成墻體滲水的重要原因。框架填充墻結構的外墻,未按規定設有拉結鋼筋造成墻柱之間留直茬作法,造成框架填充墻和柱子之間變成防水的薄弱環節;此外,由于未按規定和操作規程施工框架梁底最后一層砌塊的砌筑,不但豎縫、水平縫難以飽滿,梁底還會出現由于砌體沉降而引起的裂縫;玻璃幕墻結構的頂部與女兒墻間不銹鋼鋁合金壓頂封閉不嚴,如螺絲孔、壓頂塔接處不打膠或打膠不嚴密,都會造成滲水;隱框玻璃幕墻玻璃之間打膠不嚴密,打得太薄、有氣泡、針眼,少數國產膠粘結性不良、適應變形能力差、易老化,也會造成滲水;再有,墻體砌筑施工中,固定腳手架的鉛絲洞、腳手洞等填塞不實落水管鐵箍、懸掛等處的扒釘、電線絕緣插架或其它穿墻管線等部位塞灰不嚴密,都易留下滲水通道。
(2)混水墻外粉刷分格縫破損引起的滲漏。外粉刷分格縫由于不交圈、不平直或砂漿等殘渣在縫內未清除,使雨水積聚在分格縫內,施工時木條嵌入過深,使分格縫底部抹灰層厚度不夠、雨水浸入墻內;縫內未嵌填密封材料或嵌填的密封材料老化,失去防水密封的作用而引起滲漏。
1.2外墻鋁合金或塑鋼窗框四周的滲漏。最近幾年很多住宅小區采用鋁合金或塑鋼窗,特別是現在流行的凸顯式窗,既美觀又實用,受到廣大使用者的青睞。但目前施工上往往比較注重安裝的牢固性和采光及外觀的效果,對鋁合金、塑鋼安裝過程中的防滲問題一般重視不夠。外墻窗框滲漏主要集中在窗框頂部、窗臺和窗框兩側邊與外墻接壤部位,尤以窗臺的滲漏最為嚴重。噴淋式試驗檢查滲水部位的結果顯示,外墻雨水是因窗框與外墻抹灰層之間的裂縫而滲入室內。
1.3房屋業主室內裝修引起的滲漏。新建樓宇交付給業主后,當業主進行內裝修的時候,由于樓宇管理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規范裝修行為。裝修期間又沒有專職的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監督指導,導致裝修期間施工人員操作不當而使墻面受到破壞。在檢修中發現,有些業主在裝修中擅自改動房屋內部結構,在鑿洞、開槽時野蠻施工,振動很大引起外墻飾面出現松動開裂從而引發滲漏。
1.4外墻裝飾面施工質量不良引起的滲漏。在進行外墻裝飾前,沒有先堵塞墻體上的空洞和縫隙。面磚勾縫用砂漿標號太低,或勾縫不認真,形成很多毛細孔的存在,面磚粘貼不實,出現空鼓,形成儲水囊,在溫度壓力作用下出現滲漏。
2.建筑外墻防滲漏措施
從外墻產生滲漏的原因分析可知,多層建筑外墻出現滲漏的成因比較復雜,由于產生滲漏的環節多且環環緊扣,只要是某一個環節存在隱患,就可能出現滲漏問題。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外墻滲漏的預防措施:
2.1建筑墻體防滲漏措施
外墻使用的砌體磚建議使用三排孔多孔或其它輕質實體砌塊,當使用空心磚或多孔磚砌筑外墻時,為提高砌體防水能力,磚之朝外面應選擇棱角齊全的磚,當墻的長度與磚模數不符時,不足模數部分由實心磚或素砼調整。
砌筑要求:應嚴格按照砌體施工規范,砌筑時避免外墻墻體重縫、透光,砂漿灰縫應均勻,墻體與梁柱交接面,應清理干凈垃圾余漿,磚砌體應濕潤,砌筑墻體不可一次到頂,應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漿收縮,使外墻墻體充分沉實,另注意墻體平整度檢測,以防下道工序批灰過厚或過薄。
2.2堵塞墻體一切滲水通道
外墻裝飾施工前,由專職質檢員檢查墻體上的空頭縫、孔洞,填充墻上口的縫隙、門窗周邊的縫隙和腳手架的穿楞洞等,并記錄其位置和數量,安排有經驗的技工按要求逐一堵塞。待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外裝飾施工。
(1)堵塞墻體的空頭縫和孔洞
清除空頭縫中酥松的砂漿,瞎縫要剔鑿,寬度大于8mm,深度大于30mm。鏟除腳手架穿楞洞中的砂漿。堵塞孔隙前先用水泥漿涂刷一遍,隨即用摻10%UEA膨脹劑的1∶2.5水泥砂漿嵌補密實,深度大的孔隙要分層嵌補,每層厚度不大于8mm。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干磚填塞。
(2)填充墻上口的縫隙填嵌密實
框架結構的柱邊、梁底縫隙處,先要削除灰疙瘩,洗刷干凈,隨即用干硬性1∶2.5水泥砂漿填嵌密實。
2.3外墻門窗邊防滲漏措施
鋁合金門窗以及門窗框邊滲漏是外墻滲漏的常見的問題,因此在鋁合金門窗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問題:窗臺部位應設置鋼筋混凝土現澆帶,以抵抗窗臺與窗間墻交界處因受砌體收縮影響向而產生裂縫。窗臺施工時室外應低于室內20mm做成順水坡。窗楣設置滴水槽、或做成鷹嘴,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mm.室外窗臺抹灰前充分潤濕基層,并涂刷素漿結和層,厚薄均勻一致,抹灰擠壓密實,下框企口嵌灰飽滿密實。窗框安裝時應檢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門窗框與墻體的預埋件的鏈接固定牢固,窗框與墻面交接處應交5mm縫清理干凈,縫隙內滿嵌耐候膠密封嚴密。鋁合金窗的下檔應設排水孔,窗框陰角用密封膠嵌實封閉,框料接縫、螺釘等處都應仔細嵌上耐候膠,毛刷條、玻璃嵌條固定牢固、安裝到位,耐候膠應光滑平整、粗細均勻無氣泡。窗扇與框搭接嚴密,關閉后無縫隙,做到不透氣、不透亮、不滲水。
2.4 控制墻面抹灰質量
對墻面基層的抹灰要提前進行處理,外墻砼表面應采取噴涂界面劑處治,磚砌體表面宜滿掛鋼絲網,要固定牢固壓平整。在不同材質交接處如砼和磚砌體處,鋼絲網片要固定在砼柱不小于200mm。墻基層在抹灰前一天進行澆水,最好表面浸透使得有足夠的水分,第二天抹灰時再灑濕,以表面無明水抹最佳。抹灰層一般分兩次進行,接槎處要錯開,常用的第一道打底灰應是1:3水泥砂漿,第二道表面灰應是1:2.5水泥砂漿,兩遍砂漿的間隔時間應大于兩天。由于停留時間過短底層灰抹后尚未收縮穩定,肯定影響到面層效果。在抹后夏天10h后即刻灑水養護,時間不少于3d。
2.5控制外墻面磚施工質量
(1)鑲貼面磚前,先檢查找平層有無空鼓、起殼、裂縫和不平處,如有應及時修補合格,然后用純水泥漿(摻10%802膠)滿刷一遍。
(2)面磚采用1∶1水泥細砂漿鑲貼,并壓緊搓擠到位,漿縫飽滿,確保面磚無空鼓。
(3)為提高外墻磚縫防水能力,采用摻加水泥用量20%益膠泥的水泥砂漿勾縫,并做到接縫平直、光滑,填嵌連續密實,寬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房屋滲漏是建筑中最普遍的質量通病,同時又是防治難度很大的頑癥。因此,要求專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專業規范、行業規定進行施工作業,嚴格控制好每一道工序,把好質量關,每一個細節都要檢查到位,盡可能的避免疏漏的出現。同時,加強工人培訓、積極尋求新技術和新材料,科學合理、有效地控制和改善房屋滲漏問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淼。新型防水材料讀書報告[J]內江科技,2010,(05)。
[2]建設部。《屋面工程技術規范》及《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