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的提高。在居住方面,隨著用地的不斷地減少,樓房向著高層不斷地發展,混凝土結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面對這樣的情況,混凝土的結構設計與施工質量便提上了工程的日程。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設計;施工質量
前言:關于混凝土施工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國在混凝土的結構設計方面在世界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在施工質量方面,施工的質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人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1.關于我國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必要性
1.1關于我國的混凝土工程質量管理的現狀
我國在2002年提高了對于混凝土施工質量的要求,隨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得到了提升,雖然整體的大環境是好的,但是目前我國仍然還有很多的企業的運行模式是比較老舊的。質量體系在多數項目上未能得到真正有效運行,程序文件得不到貫徹執行。在這些工程項目上,具體有如下表現: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編制缺乏針對性,施工作業指導書不能緊貼作業面,每個工程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有些項目部卻照搬方案;材料進廠檢驗及試驗不到位,致使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也被使用;工程技術交底籠統、形式化;過程檢驗不規范,作業人員以完工為目的,質量好壞不管,而項目質撿員又未能盡職盡責;質量控制點的設置與管理不合理、不規范,關鍵、重點部位有失控現象;工程質量檢驗評定不客觀不及時;施工人員整體素質低下,農民工大量涌入,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工程質量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影響使用功能的質量通病,尤其是裂縫問題、劣質材料、配件屢禁不止。這說明質量管理工作任務還相當艱巨,質量監控工作有待進步深入。
1.2關于提高我國的混凝土結構質量管理的意義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把質量作為立國之本,提出了各自的質量戰略。不少有識的企業家也把質量作為企業經營的中心和主要因素,列入到他們的企業方針之中。建筑施工企業是從事建筑工程的經營部門,工程質量的好壞,是企業競爭中的關鍵所在,人們對工程質量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在競爭中求發展己成為世界性的趨勢。在建筑市場上,競爭的核心是質量,誰能贏得質量,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一個國家的進步,一個企業的發展,無不依賴和取決于質量:它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因此,從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質量已關系到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質量管理的水平已關系到行業的興衰,企業的命運。
2.關于混凝土結構設計與耐久性之間的關系
目前的混凝土的施工一般是針對建筑的主體結構而言的。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建筑物在建設的過程中會應用到眾多的零件,這些零件的壽命是不統一的。并且隨著零件的數量的增多會出現更多的差異,因而在使用壽命及維護管理要求上差別會很大。在橋梁設計使用年限內對部分構件進行大修或更換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不能用僅僅一個整體設計使用壽命來對所有構件進行要求,應當優化橋梁各構件的設計使用壽命,設法使大修或維修更換的次數減少,以在初始建造成本和使用期的維修及社會成本間追求平衡。由上,橋梁及其構件的設計使用壽命為:設計人員用以作為橋梁及橋梁構件耐久性的材料應滿足一定安全保證率的目標使用年限。導致結構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承載力因材料劣化而降低以致于安全要求得不到保證;因維修費用過大,以致經濟壓力過大而使結構報廢;因結構功能定位發生改變等。在分析、考慮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時,技術、功能和經濟這三方面的因素被認為是至少應包含在內的,很多情形下這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結構使用壽命又可從壽命終結標準的角度來劃分:技術使用壽命:受混凝土幵裂、鋼筋銹蝕等的影響,結構的整體性、承載力達到耐久性或安全極限狀態時的期限,技術使用壽命有以下幾種常用的表達方式:結構使用壽命,結構在正常運營及維護、管理下,各類性能一直符合要求的實際服役年限。正常使用壽命:指結構由建成進入運營后到難以保證正常使用為止,但通過適當的維修加固仍能保證正常運營的這樣一個時間段。承載能力壽命:受自然或其他因素的影響,結構從建成進入運營后,達到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而無法繼續發揮功能的年限。剩余壽命:結構在正常運營一定時間后,其各項性能能夠繼續符合要求的運營年限。
3.關于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
3.1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對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審批:要根據澆筑面積、澆筑工程量、勞動力組織、施工設備、澆筑順序、后澆帶或施工縫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應、保障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以及停電的應急措施等問題進行認真的綜合研究并逐項落實,確保萬無一失。模板和鋼筋應做好預檢和隱檢,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再次檢查,確保模板位置、標高、截面尺寸與設計相符,且支撐牢固,拼縫嚴密,模板內雜物己清除干凈。關鍵部位應再次查驗鋼筋品種、數量、規格及插筋、錨筋情況、檢查機具準備情況。對攪拌機、運輸車、料斗、串筒、輸送管道及振搗器等準備是否充分。在混凝土施工之后難免會出現一定的故障,面對這樣的故障相應的專業人員應該設置一定的解決措施,并且這些應急措施應該經過正常的運行保證是可用的。
3.2在混凝土材料方面的質量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到多樣的原材料,在本研究主要涉及水泥、骨料及混凝土外加劑。混凝土施工中應用的水泥,質量應該通過相關部門的認證,并應對其品種、強度等級、包裝、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驗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抽樣復查其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安定性等性能,并按其試驗結果使用。凡水泥強度低于水泥強度等級規定的指標,或水泥的細度、凝結時間、燒失量和混合材料摻加量四項指標中任一項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時,都視為不合格產品。試驗報告中應包括除28d強度以外的各項試驗結果。對骨料(砂、石)總的要求應是高質量、高強度、物理化學性能穩定、不含有機雜質及鹽類的粗細骨料。滿足規范JGJ52一92、JGJ53一92的要求。砂、石使用前應按產地、品種、規格、批量取樣試驗。試驗項目包括顆粒級配、密度、表觀密度及含泥量等,必要時還要進行堿活性檢驗及測定石料的針片狀含量、軟弱顆粒等指標。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于鋼筋間距最小凈距的3/4。對于混凝土實心板,可允許采用一部分最大粒徑為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0mm。選用外加劑時,應根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藝及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其品種和摻量。不同品種外加劑應分別存儲,做好標記,在運輸與存儲時不得遭受污染。摻用氯鹽類防凍劑時,氯鹽摻量按無水狀態計算,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摻用氯鹽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且不宜采用蒸汽養護。
4.結語:在本研究中,筆者研究的重點是混凝土結構設計與質量控制。首先筆者介紹了提高我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必要性。其中筆者介紹了我國的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現狀以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虎臣.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2
[2]徐有鄰程志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連接〔J].建筑結構,2003.4
[3]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叢書.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總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