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居住區是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反映了人們在生活和文化方面的追求。城市居住區的建設關系到城市的面貌,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主要標志。本文通過探討城市居住區建設面臨的問題,著重論述城市居住區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并尋求當代城市居住區環境綠化建設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城市居住區建設;居住區環境;綠化
引言
城市居住區是構成整個城市及其管理的重要元素,城市居住區的自我再生能力和持續性發展是讓城市永葆生機的源泉所在。近年來,隨著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在城市居住區重塑社區形象和倡導公眾參與方面都進行了一些實踐,改革和改造傳統社區環境綠化進行成為了當下一項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傳統城市居住區改造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區建設的觀念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們逐漸注重居住區建設和居住區養護管理的相互協調發展,這使得我國的居住區建設逐漸步入了良性的可持續發展軌道。但是,隨著我國對城市居住區建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城市居住區綠地面積在不斷增多的同時,各項園林設施的復雜化程度在提高,其管理和養護的難度和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急需解決。這就迫切地需要我們進行理論創新、科技創新與方法創新,將大量現代的、科學的、高效的居住區管理知識投入到管理實踐中,從而提高居住區管理水平,并實現園林建設與管理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現代城市居住區的綠化現狀
1、現代城市居住區的發展現狀
隨著城市的大規模建設和迅速發展,新的居住區不斷拔地而起,居住區的綠化越來越是人們關注的重點。[1]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城市居民區也在迅速的發展,但是居民區在設計和建設上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真正為居民生活考慮而綠化的居住區并不是很多,很多居住區綠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展示政績,并企圖通過綠化居住區來招攬客戶。
2、現代城市居住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1)城市居住區綠化管理規劃的滯后
從我國的城市居住區管理的整體形勢看,缺少科學管理和長遠規劃是城市居住區環境管理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而城市居住區管理工作能否發揮出應有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先前的管理規劃工作,合理的城市居住區環境管理能夠更好地保證居民的良好生活環境。
(2)城市居住區的發展與綠化程度的不協調
現代城市居住區在設計和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首先,設計規劃方面思路普遍單一,常常缺乏情趣和可持久的綠化設計。其次,現代城市居住區的綠化設計大多是一樣的空間布局,缺乏特色個性的設計。最后,居住區的綠化設計常常與使用后的維護相脫節。很多居民區的綠化設計在使用后遭到破壞,得不到及時的維護,從而降低了城市居住區的環境質量。[1]
(3)城市居住區綠化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低,缺乏科技含量
在我國的大部分城市居住區綠化管理環節中,居住區綠化的現代化水平普遍偏低,導致管理效果差,管理效率低下;居住區綠化的科研投入力度不夠;居住區綠化管理過程中信息化、網絡化水平低,導致管理難度大,管理的精細度差等問題的發生。
三、居住區綠化設計原則
1、整體設計原則
居住區規劃設計應當建立“整體設計”思想,這要求我們不僅要依靠綠化的力量,還應當將不同的設計要素綜合地引入到設計中,應當整合建筑、設備、景觀、物業等多專業多部門的力量,從建筑聲學、光學、聲學、能耗等多個視角,將小區視為一個整體加以營造,避免浪費,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整體舒適、并與環境和諧的居住空間。[2]居住區的綠化不是孤立的,它需要與居住區的建筑相呼應,居住區建筑設計應當強調“整體設計”思想,從而實現建筑空間功能的分區合理。
2、充分發揮綠化綜合效益原則
在物質得到保障的基礎上,現代人們將眼光更長遠地放在精神享受上,這使得人們在選擇住宅時,往往追求混合了“兼顧現代城市的一切便利和鄉村自然風光”的境界。在居住區的早期建設中,應當對環境綠化進行科學規劃,充分發揮綠化的綜合效益,營造出舒適、健康的宜居城市環境。
3、因地制宜原則
在居住區綠化布置時應力求體現當地特色,充分利用綠化空間,根據因地、因時、因材制宜的原則創造綠化空間的景變、形變、色度和意境上的詩情畫意。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綜合性、生態上的科學性、配置上的藝術性、經濟上的合理性、風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3]
四 居住區環境優化措施
自21世紀以來,我國已進入以中小城市為中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因此,中小城市的環境設計以及建設狀況,將成為衡量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現代文明程度的不可或缺的參考體系和重要指標。中小城市應以兼顧居住舒適環境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國內外專家學者相關研究成果為借鑒,對城市居住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優化設計,推動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2]
1、合理規劃是重要的前提
好的管理離不開好的規劃,合理的規劃是實現科學化、高效化、可持續的居住區綠化管理的重要開端。[4]城市居住區的綠化率要在相關分析數據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使綠化率在整個小區中擁有合理的分布和均衡的比例。在規劃中應體現可持續性、科學性、節約性等原則,充分保障居住區建設工作的合理性和協調性。
要想做到合理的規劃更加需要政府部門對居住區綠化的宏觀管理引起重視,明確綠化規劃對于園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出長遠而詳盡,科學而高效的綠化管理規劃,并能持續的監督和保障規劃的合理實施。[4]
2、健全居住區綠化管理制度
合理制定居住區綠化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城市居住區綠化工作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并不斷完善居住區綠化技術法規、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在制定城市居住區綠化管理制度時有必要根據居住區管理計劃的制定、執行和檢查,建立一套完整的計劃管理體系,并實施全面的計劃管理,促使居住區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3、加強居住區景觀設計,完善其功能性
當前城市居住區與傳統居住區相比,景觀環境的設計與規劃顯得更加重要。在居住區項目規劃過程中,應當確保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早期介入,這樣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以及各種植被資源,并確保各類景觀元素的科學分布以及園林景觀綠化與建筑結構的和諧相處,實現其綠化功能。[5]在當前居住區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必須把人與景觀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構筑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
結 語
居住區綠化是居住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住環境的質量不僅影響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因此,在倡導節能減排與生態保護理念的今天,提高城市居住區環境綠化水平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姚斌.新疆城市居民區的綠化建設與管理.現代園藝.2013.
[2]穆銘中.中小城市居住區環境優化設計淺析.住宅科技.2013.01
[3]王鳳祥,鄧廣智.城鎮居住區綠化規劃與管理.現代農業科技.2011.
[4]孟清秀,周志文,劉乃利.對當代社會如何實現科學化、高效化園林綠化管理的思考.風景園林教育.2013.
[5]夏蓮.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探究.傳媒論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