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建設的速度,關系到工程的適用性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安定。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工程項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進行施工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質量管理;質量目標
建筑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之一,作為建筑工程產品的工程項目,它的健康運轉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優劣一方面關系到工程適用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安定:另一方面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所以把質量管理放在頭等地位是當務之急。
一、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出現的原因
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因素很多,如違背建設程序、設計質量、質量控制不嚴等原因,作者大致歸納如下:
1. 項目管理人力資源嚴重不足
為了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大多數施工企業在同時施工的多個項目之間采用矩陣管理模式配備項目施工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造成許多項目沒有配備專職的質量管理人員,對項目的質量控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 違背建設程序
有些工程項目不作調查分析,不經可行性論證就拍板定案;沒有進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就倉促開工;設計單位沒有資質;無圖施工;不按圖施工,任意修改設計;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現象,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質量隱患。
3. 工程地質勘察、設計原因
有些工程項目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的地質資料、數據有誤,不能全面反映工程地質的實際情況;設計考慮不周, 項目設計質量不過關。由于對設計過程缺乏控制,設計輸出無法滿足設計輸入要求,造成項目設計變更數量成倍增加,降低了項目質量,增加了項目的成本。
4. 項目監理的作用有待提高。由于部分項目監理費用偏低,現場派出的監理人員的素質和數量及所需設施難以保證,監理的作用未能充分體現。
5. 缺乏質量獎罰措施。由于在項目控制中沒有實行重獎重罰、風險自擔的機制,項目費用中沒有明確項目質量費用的數量,使施工單位過分追求項目的進度,忽視了項目質量。
二、加強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對策
1. 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管理責任體系
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管理責任體系, 明確項目領導職責,是加強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它關系工程管理是否順暢、責任是否明確、運作是否有效的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管理責任體系,把工程管理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個整體,協調運作。及時收集質量信息,對于施工不善而造成的質量問題,要認真進行處理,并系統的總結項目質量的薄弱環節,采取相應的對策,克服質量通病,不斷提高項目質量水平。
2. 提高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教育
提高參加項目的所有成員(包括分包單位和協作單位)的質量意識,特別是項目領導班子成員的質量意識,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把項目質量優劣作為考核項目的重要內容來對待,以優良的質量來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競爭能力。加強職工質量意識和職業道德、質量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術的教育,這是保證項目質量不可缺少的內容。
3. 貫徹國家法律法規, 確定項目質量目標
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質量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貫徹國家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和質量管理制度,并結合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擬定管理細則和工藝標準,確定項目的質量管理目標。將質量目標的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個人,避免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圍繞項目質量目標,根據質量薄弱環節,確定質量管理點,明確規定各單位工程、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要求和保證質量的措施,把實現質量目標作為每個員工完成本職工作所應達到的目標。按照管理點組成各種形式的質量管理小組,開展質量管理活動。
三、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制度
1. 嚴格履行制度
從工程發包、工程報建、施工許可、資質管理及施工過程等各個環節全部予以監管。工程開工之前,要求施工單位按照法定程序辦理質量監督登記手續,并到施工現場核查工地施工的準備情況。在工地現場監督時,應審查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及個人相應的資格和責任能力,以保證責任主體各方在資質、資格上符合要求。
2. 積極推行巡查制度
鑒于工程建設任務量大、責任主體多,監督機構的運作模式可采用固定檢查與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在工程建設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工程質量問題,可以采用不定期、不告知的隨機巡查,這樣可以達到以點帶面、突出重點的目的,并對違法行為起到威懾和警示作用。對不良行為記錄管理要與巡查結合起來、與資質年檢掛鉤,并按規定進行公示,將不合格的工程質量責任主體清除出建筑市場,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巡查的效果和權威性。
3. 加強信息化建設
建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及時匯總強制性技術標準的執行情況,全面掌握所監督工程的總體質量水平和工程實體質量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制定工程的監督管理重點,將各種情況通過網絡面向社會公布。
4. 提高隊伍素質
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政策性、技術性強,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較強的依法行政能力。因此,必須加強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學習,自覺地、負責地完成好工程質量監督工作。
質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沒有質量就沒有一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質量為核心的非價格競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嚴重影響著建設企業的發展。因此,只有對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進行科學的研究,才能不斷探索符合自身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模式,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石林.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J].中外建筑,2004(04)
[2]趙濤,潘欣鵬.項目整體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3](美)笠茲納著.楊愛華,楊磊,王增東等譯.項目管理計劃、進度和控制的系統方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