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確保機電設備正常運轉,發揮其自身最大效益,是提升企業生產質量及效率的重要保障。本文闡述了機電設備維修的必要性,分析了機電設備在運行期間較為多見的故障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機電設備;常見故障;維修方法
在現代工業中,機電設備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生產因素,但是在其運行過程中,因工藝、材料、認為因素及環境條件等各種因素影響,出現故障是在所難免的。所以,為了使機電設備在使用年限方面得到有效延長,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就要對常見故障進行分析并做出維修方法,有效提升機電設備利用率,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 機電設備在維修方面的重要作用
機電設備中的維修工作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維護及修理。維護能有效改善或者延長機電設備的性能,而修理則是用來改善或者恢復機電設備的性能。從本質上看,維修是通過排除與消除設備中的故障與安全隱患,為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維修工作不僅可有效節省材料消耗,還可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年限,從而提高的經濟效益,獲取更大的利潤。此外,又可預防由于設備故障而影響日常工作的進行,保障了日常工作的效率。
事實上,維修不僅僅是排除故障,是確保企業生存與發展,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一項長期、連續投資。因此做好了機電設備維修確保了企業正常的生產、改善設備運行的質量、增加了產量,提高了生產效率。此外,認真做好設備在維修方面的工作,對于提高企業生產量而言也具有一定的促進效果,使企業的發展情況呈現穩定、健康的狀態,進一步優化設備的運行質量以及企業的生產效率。如今機電設備維修存在各種問題,需要從實踐中總結經驗,依據故障根源實施有效的維修方法,進而提升機電設備的性能,增強工程質量。在現代化科技下,維修不是輔助手段及應急措施,是生產力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著企業發展經濟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機電設備常見故障及故障后果
2.1機電設備常見故障
機電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時多種多樣的,其中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損壞型故障:如斷裂、開裂、點蝕、燒蝕、變形、拉傷、龜裂、壓痕等。
(2)功能失效或者性能退化型故障: 機電設備功能失去功效,性能不斷衰退等狀況。
(3)松脫型故障: 機電設備出現脫離或者松動的情況等。
(4)失調型故障:壓力過高或過低、行程失調、間隙過大或過小、干涉等。
(5)堵塞與滲漏型故障: 機電設備出現堵塞、漏水、漏氣、滲油的狀況等。
2.2容易產生的后果
l)環境性以及且安全性后果。若故障使企業沒有遵循地方、國家以及行業的相關規范,便存在環境性的后果。若其故障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則存在安全性的后果;2)隱蔽性故障的后果。其后果不會產生直接的作用,但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災難性的后果;3)使用性的后果。若規章對企業的生產具有一定的影響,則具備了使用性的后果;4)非使用性的后果。這類障礙屬于功能的范圍,不會對生產以及安全產生影響,只會產生一定的維修費用。
三、機電設備常見故障的原因分析
3.1故障原因
內因:首先,由于機電設備中的一些零部件出現損壞現象,如斷裂、變形、拉傷、開裂、老化、不正常磨損,以及漏油、漏氣、漏水以及堵塞等因素都會引起相應的故障。其次是由于電動機在運行中,轉動部分出現不平衡的現象。再次,電動機的鐵芯松散,綁線出現松散、斷開、脫落或者損壞的現象。動機組的集流裝置,如滑環、轉向器以及電刷等出現損壞。
外因:首先是電機的控制設備出現狀況或電動機不能夠正常啟動。其次是過低或者過高的電壓或者電動機承受過大的負載量,饋電導線出現斷電的情況都會企業機電故障。再次,電機設備在運行中受到溫度、有毒氣體、粉塵、蒸汽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的許多故障。最后,維修人員的不符合規范的行為以及不合理操作也會使機電設備產生新的故障。
3.2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系統分析、結構分析、測試分析,以及有關疲勞、斷裂、磨損、腐蝕等各種學科的知識。對故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現場調查。要對發生故障的現場環境進行全面的調查,對時間、環境狀況和發生的相關背景進行全面的了解,有條件還應對相關部位拍照或錄像留下影像資料。通過這些方式對故障先進行一個大致的、簡單的預判。
(2)分析并確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機理。主要包括對故障件的無損檢驗、性能試驗、斷口的宏觀與微觀檢查等檢查與分析;必要的理論分析和計算如強度、疲勞、斷裂力學分析及計算等;初步確定故障原因和機理。
(3)分析結論。把所有通過檢測得出的數據結果進行分門別類,再總結分析,通過自己的一個系統判斷,得出一個全面的結論報告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機電設備故障維修的有效方法
4.1設備操作者的精細操作
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在對設備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應該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對機油以及冷卻液進行查看,確認沒有缺失,一旦發現問題立刻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設備啟動時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預熱之后才能夠開始正常的運行工作,絕對不能夠在低溫的情況下超負荷運轉。在設備進人正常的運行狀態時,要對溫度表數值進行全面的檢查,設備不能在超過自身的承載負荷下運行,對油門進行均勻的加減,使設備的負荷變動保持穩定的狀態,從而減少設備磨損,有效的排除故障,避免事故的發生。
4.2對設備進行合理潤滑
機電設備中出現的故障一般以上都是因為設備潤滑度不合理而造成的。機電設備中的許多零部件都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因此,要想使設備能夠健康穩定的運行,必須對機電設備進行合理的潤滑工作。設備的合理潤滑能夠使工作的溫度保持穩定狀態,阻止灰塵等雜物進人設備的內部,降低零部件的磨損率,是防止故障發生的有效途徑。
4.3對現場維修方式靈活運用
要靈活的運用現場維修手段,如:l)零件修理。采用焊接、加工、研磨的手段對設備零部件進行修復。比如,水泵在運行時,進水管出現漏洞,可以把樹枝削成相應的形狀塞住漏洞,使水泵能夠繼續正常的運行;2)零件替代修理。采用新的設備零部件進行及時的更換,充分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材料,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維修速度,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轉;3)零件棄置。丟棄已經損壞的零部件,把電路和管路進行連接,在最快的情況下恢復設備的性能。
4.4加強操作者專業素質,建立健全維修管理制度
企業應對設備的操作者進行專業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操作者的專業素質和維修技能,能夠對設備進行合理的操作,提高機電設備的維修質量。同時,建立健全包括維修人員、維修管理以及維修技術等多種因素在內的相關維修制度,從而促進設備維修的系統化以及科學化,使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能夠穩定有效的運行。
五、結語
機械設備的故障維修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管理與技術活動。只有做好對設備的故障工作,重視小毛病并及時修理,避免故障引起大的事故,在應急維修的過程中,采取正確的維修方法,對材料和零部件進行認真的檢測和選用,通過加強檢測力度來提高檢修的質量,才能夠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保證設備安全穩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何振俊.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故障特點分析及可靠性研究[J]. 機電一體化. 2006(02)
[2] 董正玉.機電設備中的常見故障分析及維修[J]. 煤礦機械.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