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暖通技術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是用來維持建筑物內部環境的溫度與濕度的技術,近年來加強暖通控制也成為現代建筑中勢在必行。
【關鍵詞】暖通技術 ;建筑領域 ;應用
暖通技術主要是指采暖和通風兩個部分,其作為建筑結構施工的輔助部分卻在整個建筑的使用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建筑中的能耗一般包括在通風、采暖、照明、空調、熱水供應與電器等幾項的能耗,這其中暖通空調能耗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對暖通空調能耗有著主要影響的因素有圍護結構、室內設計標準、室內人員、室外氣候條件以及設備照明等。
1 暖通空調系統節能中存在的現狀
1.1 暖通空調系統在管線設計的現狀
在暖通空調系統進行管線設計是,需要注意幾個原則 :首先,要先將管徑相對較大的管線布置,依照從大致小的規律,在布置較小管徑的管線 ;當出現管線相互交錯的情況,應該使小管避讓大管。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一般來說,要先布置風管,然后依次為空調水管和蒸汽管等。這樣的布置也可以降低造價,且便于安裝。其次,因為金屬管的連接、切割和彎曲等都相對容易,所以金屬管要先布線,然后為非金屬管。即,可彎曲管要先于非可彎曲管。再次,在分層布置管道式,其自上而下的順序為接風管、熱風管、蒸汽管和冷水管等 ;這些暖通控制系統的管線都應該通過托架、支架或者吊架的方式來固定,且管線需要保溫作用時,在設計中都需要著重考慮。
1.2 暖通空調系統在運行的現狀
在暖通空調系統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質量通病,只有通過理論和實踐上的加深理解,才能采取得當措施,才能減少系統在控制上和管理上的問題。在暖通空調系統中最常見的通病之一就是風管漏風現象。這個問題一般是由于風管和法蘭或者其墊片和法蘭的結合不夠嚴密所造成的。所以在出現問題時,需要在這幾個點上找漏洞。當水管漏水或滴水時,一般發生在閥門或者配件接口的位置,很可能是螺絲松緊程度不夠好,或者沒有墊好麻絲 ;滴水大多發生在保溫系統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或是由于沒有在支架中放好木墊,而出現冷橋現象,或是由于保溫層的借口不嚴實,保溫成和空調管道存在縫隙等。在暖通系統中的閥門安裝失誤時,可能是將原本放置防火閥的位置安裝了止回閥或者排煙閥,有些逆向安裝閥門,尤其在人防系統中,常出現手動密封閥方向錯誤的現象。這就需要施工人員根據風向來確定閥門的安裝方向。當暖通系統的最高處位置沒有安置排風閥或者最低處沒有安裝排污閥是,這些都會對系統的正常使用產生影響。在風機盤管中有風排除,但未見明顯效果,且進出水管閥門都已經全部打開,由此可以判斷空調水管過濾器出現堵塞的現象。
2 暖通空調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
暖通空調的主要功能包括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這三個方面。HVAC 實際上是 Heating Ventilatingand Air Conditioning 的英文縮寫,取這三個功能的綜合簡稱,即為暖通空調。暖通空調在綠色建筑中應用的基本思路是使日光、熱、空氣僅在有益時進入建筑,其目的是控制陽光和空氣在恰當的時間進入建筑,儲存和分配熱空氣和冷空氣以備需要。
2.1 控制太陽輻射
太陽輻射對于暖通空調而言是一柄雙刃劍 :一方面增加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可以充分利用晝光照明,減少電氣照明的能耗,減少照明引起的夏季空調冷負荷,減少冬季采暖負荷 ;另一方面,在增加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的同時也會引起空調日射冷負荷的增加。
2.2 用有組織的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是當今生態建筑中廣泛采用的一項技術措施,它是一項久遠的技術。我國傳統建筑平面布局坐北朝南,講究穿堂風,這都是自然通風、節省能源的樸素運用。只不過當現代人再次意識到它時,才感到更加珍貴。其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從理論到實踐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建筑設計中,自然通風涉及建筑形式、熱壓、風壓、室外空氣的熱濕狀態和污染情況等諸多因素。
2.3 采用蓄冷技術
前些年,隨著夏季用電量的激增,國內大多數省區在用電高峰期拉閘限電已成家常便飯。為了降低用電峰谷差,一種高效節能的蓄冷中央空調自上世紀 90 年代末期開始進入了國人的視野,這讓當時很多人看到了不再受限于拉閘限電的曙光。蓄冷技術是人類在面對能源危機時優化資源配置、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技術革新,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其工作原理并不復雜:即利用夜間電力低谷時段制冷,將冷量以冰或水的形式諸存在蓄冷設備中 ;在電力高峰時段,將儲存的冷量釋放出來供給空調使用,達到電網的移峰填谷、節省運行電費、節能環保的目的。然而,時至今日,蓄冷技術在全國尚未得到普遍推廣,筆者深感遺憾。冰蓄冷和區域供冷除了節能環保外,更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優化利用。首先,我國現在主要以火力發電為主,發電機的可調配性不強,所以很難隨意控制或改變它的發電量。另外,冰蓄冷和區域供冷技術避開用電高峰后,其對電力資源占有率也隨之降低。這就相當于把社會資源放大了,在同等的電力資源條件下我們可以供給更多的項目。反推回來,還可以緩解國家對電力建設投入緊張的局面。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民對生存環境也在不斷認識和發現。及時把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于現代建筑中,使我們的建筑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筑”和“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的興起為暖通空調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暖通空調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推動了現代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為現代建筑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采用科學的環境控制技術,也滿足了現代社會人們對室內環境品質日益增長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陸耀輝 . 淺議節能建筑暖通設計要求與實施 [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
[2] 胡國專 . 建筑暖通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 [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0
[3] 王立偉 論我國暖通工程項目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J] 中國對外貿易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