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是指住宅工程中經常發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質量問題。質量通病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通病都是和滲漏、裂縫有關,如:屋面滲漏、墻體裂縫、門窗滲漏、板縫開裂。
【關鍵詞】住宅工程;質量問題;解決對策
一、目前建筑質量問題的特點
1.房屋建筑質量的問題多、影響面廣、程度嚴重,而且逐年呈下滑趨勢。在建筑業隨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很不相稱的是建筑質量卻是在逆向發展,從低層到高層,從房屋建筑到市政道路,都出現了為數不少的低劣質量工程,有少數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
2.新建房屋的質量問題增多。在建工程的合格率下降,必然導致新建房屋的質量問題的增多,新建房屋成棟或成層地倒塌、拆除或爆破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新建房屋即成為危房的則更是舉不勝舉。
3.質量隱患以人為因素引起的占主導地位。質量問題的直接因素主要是材料、施工質量,其次是設計等因素,問題的關鍵還是源于承包商對非法利潤的追求,多數屬于有意地偷工減料,采用劣質材料或減少用料和使用低劣素質的廉價民工,造成工程質量的人為隱患,使材料和操作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二、住宅工程質量現狀
隨著我國住宅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住房商品化的積極推進,住宅建設規模逐年擴大,住宅工程質量越來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消費者對住房工程質量投訴的數量居高不下,而且群體性的投訴比較多,投訴涉及的領域廣,從住宅主體質量到裝修、采光、配套設施、環境等,一些矛盾由于長期無法解決而激化,直接影響社會和諧和穩定。少部分已建成的住宅工程還存在著結構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直接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加強住宅質量管理,提高住宅工程質量已成為當務之急。
三、存在的問題
由于住宅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隨之帶來了新的住宅工程質量問題。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及近幾年我省建筑工程檢測中心對住宅工程質量檢測結果,盡管近幾年來住宅工程質量總體上特別在主體結構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質量通病及新的質量問題,尤其是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
1.地基勘探較粗,引起地基處理不到位,造成上部結構出現裂縫。
2.混凝土、砂漿配比不正確,混凝土因振搗不密實造成蜂窩、麻面。鋼筋間距、規格不正確,引起主體結構安全度不夠。
3.屋面、廚房、衛生間等處滲漏,煙道串氣問題常有發生。
4.管道堵塞引起下水不暢通,暖氣不熱等。
5.梁、板、墻裂縫依然存在。
6.電氣線路漏電,網絡、閉路、對講等設備設施常有故障。
7.電梯安裝不到位,造成電梯運行不穩。
8.墻面粉刷層開裂,樓板水泥砂漿空鼓等。
9.樓與樓間的日照問題,房間內隔聲性差、門窗密閉性差等。
10.外墻外保溫滲水,外墻內保溫內墻上產生霉點等。
11.室內裝修和建材質量不合格而導致空氣污染所引發的各種疾病。
從近幾年來我國住宅工程質量的整體水平已有了穩定的提高,特別是結構主體質量已較為穩定,其質量方面的通病也明顯下降。但隨著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也出現一些新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房屋功能以及網絡、閉路、對講、隔音防噪、廚衛通風、室內空氣污染物超標等。近幾年來人們對住宅質量的要求不僅限于安全和可靠,而是向追求健康的居住環境和住宅的舒適度發展。如何解決當前住宅工程中出現新的質量問題,必須從設計、施工、監理等方面加強管理來避免質量問題出現或少出現。
四、加強住宅工程質量管理
從管理角度來講,若對上述住宅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實施有效的管理,使住宅工程質量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管理機制。
1.加大政府監管力度
根據我國的國情,總結幾十年來的經驗得出一個結論:要把工程質量管好,必須要有一個健全的、有效的質量控制的管理體制。這個體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政府監管,二是建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建設程序運行,三是設計、施工、檢測單位對工程質量負責。政府對住宅質量的控制就是政府通過立法、建制,構造一個市場運行規則,對住宅工程質量進行控制和監督。
2.強化監理單位的管理
工程監理是整個住宅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中一個重要環節,監理業是依靠技術和管理進行服務的特殊行業,要發揮監理在住宅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權威性和作用,一是要推進監理公司提高素質,提高素質靠的是技術和管理實力;二是監理工程師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
3.提高住宅設計質量
近幾年來雖然住宅工程質量有較大提高,但是目前在住宅工程設計方面存在著設計質量落后于人們對住宅質量要求。有些住宅工程先天存在質量隱患:如房屋功能設計、廚衛設計、隔音防噪等等.
4.加強施工管理
目前施工單位對住宅工程缺乏足夠重視,所以施工單位在住宅工程施工中沒有嚴格執行施工工序和有關規定,工程中出現裂縫、砼強度不夠、漏水、地面空鼓、瓷磚脫落、管道堵塞等都與施工管理不到位有關,施工方面存在工程質量投訴也多,所以必須加強施工管理。
5.規范住宅工程質量檢測
近幾年工程質量檢測市場比較混亂,檢測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手段趨于惡劣化。如壓價現象趨于普遍,由于價格問題有的檢測機構不按規范規定確定抽樣數量,而是少抽樣,見證取樣、封樣送檢制度名存實亡,樣品真實性、代表性得不到有效保證,這樣的檢測給住宅工程質量留下安全隱患。因此檢測市場要改變現狀,必須要加強檢測行業監管體系建設和制度建設,并建立和完善建設工程檢測機構的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和職業準入制度。
6.房屋建筑質量問題
出現的時間間隔縮短,頻率增高,并將導致建筑的使用年限縮短。以新建工程的屋面防水來說,目前的防水工程首次維修的平均時間已從幾年前的5年~7年縮短為3年~5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力浪費。由于近年來的新建房屋的合格率不斷下降,可能會對房屋的使用年限造成不良影響,而且由于現代混凝土建筑的致命缺陷堿-骨料反應以及城市環境的嚴重污染,將會使混凝土房屋質量雪上加霜,存在質量隱患的建筑可能會在使用期間出現破壞現象。
五、結語
施工單位應加強管理, 積極預防,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及時發現、治理質量通病,提高工程質量水平,成了當前建筑行業的當務之急。因此應得到大力關注,通過有效的措施,使質量問題得到有效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劉海濤。淺談提高工程建筑質量的管理措施 [J]。今日科苑 ,2008,11.
[2] 張景慧,關為薇。消除質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質量[J]。建筑管理現代化.
[3] 莊鳳珍。屋面防水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