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熊捷
江蘇油田試采一廠真武集中處理站(以下簡稱“真武站”)建于1976年,是江蘇油田最早成立的原油站庫之一,歷經10余次改造、擴建,目前形成集原油集中、脫水、加熱、穩定于一體的綜合性集輸站庫。
真武站主要擔負著試采一廠真武、永安、曹莊、聯盟莊、安豐等油區的原油處理任務,年處理液量300萬m3、外輸天然氣700萬m3,處理原油36萬t。
由于真武站處理的介質主要為石油和天然氣,站內危險來自油氣處理區域和設備設施操作區域,生產過程中存在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職業危害因素。
2008年,真武站開始實施精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的摸索與實踐中,真武站總結了多個符合該站生產特點的管理法,巡回檢查量化法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安全生產管理法之一。
解決安全管理瓶頸
隨著江蘇油田產能建設的逐步增長,真武站的基礎設施也逐年擴建,處理液量攀升、勞動強度增加、高技能人才先后因支援其他單位而調離等問題的解決,需要進一步提升職工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
由于原油生產的固有特性,日常工作點多面廣,涉及事務千頭萬緒。像真武站的日常工作就包含來液計量、原油三相分離、原油穩定、含水化驗、長輸計量等多個環節。如何依靠一套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作為支撐,建立完善的檢查機制,擺脫傳統管理中的經驗主義和口口相傳,讓全體職工有章可循,使職工無論經驗是否豐富,都能根據工作流程,安全、完整地進行巡回檢查操作。在這一背景下,巡回檢查量化法得以設計、試行、完善。
巡回檢查量化法
巡回檢查量化法的設想提出以后,真武站的職工群策群力,總結以往巡回檢查過程中的經驗,并進行技術參數的查證與修訂,優化巡檢線路,細化巡檢內容,便捷巡檢程序。
優化巡回檢查路線
根據各崗位生產間的關聯,真武站將原來的3條巡回檢查路線,整合為1條全覆蓋、路徑簡潔的巡回檢查線路。新的巡回檢查路線不僅完全涵蓋了以往的3條路線,同時更兼顧了幾處巡回檢查死角。這一路線經過反復試驗、修正,達到了巡回檢查點全部覆蓋、路徑簡潔、路程最短、標志物清晰、便于記憶等目的。
細化巡回檢查內容
真武站將新的巡回檢查路線細化為相關聯的24個巡回檢查點,用數字在現場標識注明。同時安排操作最為規范的職工,在每個點進行示范操作,并拍攝照片,形成操作流程圖。
梳理好24個巡回檢查點后,又通過查找資料、修正數據,明確了各檢查點的溫度、壓力等30余項參數的正常運行范圍數值,并用醒目的紅色文字在職工值班室和巡回檢查點進行標注。這樣,職工無論經驗豐富與否,都能根據現場注明的參數值,對每個巡回檢查點進行全面檢查,避免了因數據記憶不清造成參數調控錯誤,檢查點記憶不全造成漏檢、錯檢等現象。職工只要嚴格按照該檢查流程行經每個檢查點,對每項參數進行逐條對照,即可全面而規范地完成巡回檢查操作,查找隱患,避免事故發生。
便捷巡回檢查程序
根據各巡回檢查點在生產中的關聯性,真武站設計制作了《崗位巡回檢查記錄本》。該記錄本將每個檢查點運行時所有可能狀態的數據全面匯總,職工只要根據檢查情況,在相應的工作區域打鉤就可以快速地完成資料錄取。
以往巡回檢查時,職工填寫每一項記錄都需要寫明數字、單位,易出現錯漏。《崗位巡回檢查記錄本》投入使用后,職工巡回檢查的各項記錄整合為一本,在各區域打鉤即可,填寫數據的工作量大大降低,避免錯誤的發生。
深化與完善
巡回檢查量化法實施以后,員工的巡回檢查行為得到規范,日常巡回檢查工作更加準確、到位,效率也得以提升。但是,有一個新的問題產生,即:在巡回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參數偏差或設備故障,員工可立即調整、維修或匯報解決。但是如果發現現場管理問題,超出巡檢職工個人能力可以解決的范圍,又該如何解決呢?對此,真武站的職工設計制定了兩項新型的現場管理法,配合巡回檢查量化法使用,雙管齊下共同提高現場管理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問題票”管理法
“問題票”管理法是指崗位職工在巡回檢查中,如果發現現場存在問題隱患,及時記下,填寫并張貼問題票,然后由其他崗位職工主動制定整改措施,經確認解決問題后摘下對應問題票。
真武站的一名職工在巡回檢查中,曾發現天然氣壓縮機排污流程存在安全隱患,于是他填寫了一張內容為描述該項隱患的問題票,并張貼出來。另一位職工看到后,提出了天然氣壓縮機排污流程改造的建議,實施后從根本上治理了原排污流程存在的事故隱患,同時冬季每日可增加輕烴產量0.5m3,還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定點拍照”管理法
“定點拍照”管理法,是用照片將生產現場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并進行張貼,督促職工對該問題進行整改。問題整改完成后,張貼整改后的照片,通過整改前后照片的對比來展現工作效果。
“定點拍照”管理辦法的實施,激發了員工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工作主動性。一職工在巡回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原污油池上方總是留有油污。通過查找原因,發現原污油回收裝置設計不合理,在污油回收過程中易產生飛濺,污染生產現場,產生事故隱患。通過“定點拍照”,張貼整改前照片,促使該班長帶領職工重新設計回收裝置,解決了原裝置存在的問題,既美化了環境又減輕了職工的勞動負荷,職工參與小改小革的熱情顯著增強。
實際效果
真武站自實施巡回檢查量化法以來,共發現各類事故隱患84條,并及時處理,實現了5年零事故。如2013年8月17日凌晨4時,該站一名職工在例行巡回檢查時,發現1#長輸泵運轉聲音異常。經檢查,泵體各項參數均正常,且該泵電機近期剛返廠大修,按經驗判斷,剛大修完畢的電機應該不會存在故障。
在對照長輸泵巡回檢查要點后,這名職工逐條逐項地進行了檢查,通過手背觸摸法,發現電機的溫度遠遠超出規定范圍,立即按照要求進行停泵操作。事后查明,故障原因在于大修后的電機使用強度、耐熱度均較差的劣質塑料風扇,長時間運轉使風扇軟化、脫落,導致線圈過熱。
如果當時這名職工未及時采取措施,就可能發生電機報廢甚至引發火災。正是由于開展了巡回檢查量化法,該站職工在巡回檢查中,可以按照檢查點逐條逐項進行檢查,避免了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避免事故的同時,這一管理法還降低了職工日常巡回檢查的工作量,精簡各類日常報表8份,職工巡檢時間由原來的每天6 h縮短至2.5 h,對集輸站庫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