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劍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安徽銅陵 244000)
嬰幼兒腹瀉是嬰兒和兒童的常見病,其發病原因眾多,而不同原因導致的腹瀉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案也各不相同。有資料顯示,A群輪狀病毒感染是導致嬰幼兒胃腸炎的主要發病原因之一,有時還能造成醫院內感染。為了解本地區近2年的腹瀉嬰幼兒糞便標本A群輪狀病毒的感染情況,探討其發病特點,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本研究檢測2011和2012年共3 268例腹瀉嬰幼兒糞便標本中A群輪狀病毒抗原,并對結果進行了分析。
2011至2012年在安徽省銅陵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就診的腹瀉患兒3 268例,其中男2 091例,女1 177例,年齡1個月~12歲之間,所有病例均符合腹瀉病診斷標準[1]。
A群輪狀病毒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購自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和雙抗體夾心原理檢測A群輪狀病毒抗原,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1和2012年共檢測標本3 268例,陽性標本727例,陽性率為22.25%(727/3 268)。2011年標本總數為1 167例,陽性標本290例,陽性檢出率為24.85%;2012年標本總數為2 101例,陽性標本437例,陽性檢出率為20.80%。2011與2012年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40 P=0.010)。
2011年第4季度陽性檢出率最高,第1季度陽性檢出率次之,2011年不同季度的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567,P <0.05),見表1。2012年第1季度陽性檢出率最高,第4季度陽性檢出率次之,2012年不同季度的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728,P < 0.05),見表2。
在送檢的3 268例嬰幼兒中男患兒2 091例,女患兒1 177例。男患兒中陽性448例,陽性率為21.43%,女患兒陽性 279例,陽性率為23.70%,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011年不同季度A群輪狀病毒檢測結果

表2 2012年不同季度A群輪狀病毒檢測結果
輪狀病毒為呼腸病毒科輪狀病毒屬病毒,為雙鏈RNA病毒,A組輪狀病毒是導致嬰幼兒急性胃腸炎的病因。本地區在3 268例腹瀉患兒中,檢出A群輪狀病毒抗原陽性727例,陽性率為22.25%,低于梅振海等[2]報道的總檢出率25.05%、高平[3]報道的 28.14%,高于陳益明等[4]報道的11.83%,造成各地陽性檢出率差異的原因除流行差異及各地在檢測輪狀病毒抗原的方法和試劑不同有關以外,其他原因可能為:(1)與近年來各地區的水和大氣被污染的程度有關。Lodder和程莉等[5-6]研究表明,城市污水中很容易檢測到輪狀病毒,導致該病毒通過不同途徑感染當地嬰幼兒,銅陵地區應加強這方面的檢測和研究;(2)在統計資料時發現部分嬰幼兒在不同年度均做過重復檢測,這些重復檢測是否影響陽性率的檢出,有待進一步研究。
A群輪狀病毒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于秋冬季。本研究結果顯示,每年第1季度和第4季度腹瀉就診患兒最多,陽性率也最高;第3季度次之,第2季度陽性率最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是冬季幼兒室內活動較多,室內溫度又適宜病毒繁殖傳播,而銅陵地區的秋冬季節氣溫變化明顯,患兒容易因為氣溫大幅度變化而造成生病,使得抵抗力下降而更容易感染輪狀病毒。
不同性別腹瀉患兒糞便標本A群輪狀病毒檢測結果顯示,2 091例男患兒中陽性448例,陽性率為21.43%;1 177例女患兒中陽性279例,陽性率為23.70%。男女患兒之間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輪狀病毒在本研究中與患兒性別無關。但是有文獻報道稱輪狀病毒感染在性別上存在差異[7-8],本研究結果與其不一致,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1]中國腹瀉病防治小組.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61-64.
[2]梅振海,嚴家來,程邦寧.3 297例輪狀病毒致兒童感染性腹瀉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5):610-611.
[3]高 平.嬰幼兒腹瀉患者A群輪狀病毒快速檢測分析及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9):2375-2376.
[4]陳益明,喬 悅,韋云龍.8 781例嬰幼兒輪狀病毒感染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4):5514-5516.
[5]Lodder WJ,de Roda Husman AM .The presence of noroviruses and other enteric viruses in sewage and surface waters in the Netherlands[J].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5,71(3):1453-1461.
[6]程 莉,何曉春,李 偉,等.北方某市城區水環境中輪狀病毒的初步檢測[J].生態毒理學報,2007,2(2):202-207.
[7]趙 勇,齊亞莉,何淑云,等.2007年-2008年吉林市兒童病毒性腹瀉病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1):1878-1881.
[8]馬 蘭,姜麗娜,劉曉紅,等.小兒輪狀病毒腸炎51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24):1949-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