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濤
(漯河市第六人民醫院麻醉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300例急診剖宮產手術。ASAI或II級,年齡(26.9±7.3)歲。體重(65.2±1.9)kg,身高(116±11)cm,其中持續性枕橫位82例,疤痕子宮85例,臀位71例,羊水過少46例,活躍期停滯24例。排除子癇前期、糖尿病、心臟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癥,均無椎管內麻醉禁忌證,隨機均分成CSEA組和EA組。
1.2 麻醉方法:兩組產婦術前均肌注苯巴比妥鈉0.1g和阿托品0.5mg。入室后常規吸氧,接多參數監測儀監測ECG、HR、BP、SpO2建立靜脈通道,快速滴入復方乳酸鈉300-500ml。產婦取左側臥位,選擇L2~3間隙穿刺。CSEA組:采用腰一硬聯合穿刺針(B-D公司,英國);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后置入腰穿針,針孔向頭端,見腦脊液流出后,在30s內注入局麻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0.5m1)2ml。退出腰穿針并于硬膜外腔置入導管3cm,迅速將產婦轉為平臥左傾20°,繼續快速補液,控制麻醉平面在T6~T8。若麻醉平面達不到手術要求,硬膜外以2%利多卡因補允。EA組在L2~3行穿刺置管,局麻藥為2%利多卡因羅哌卡因,根據麻醉平面調整用量。
1.3 觀察指標:(1)連續監測ECG、HR、BP、SpO2。記錄給藥后1、3、5、10、15、25min的BP和HR(麻醉后BP低于基礎血壓30%或收縮壓低于90mm Hg時為低血壓,HR低于60次/分為心動過緩)。(2)記錄麻醉起效時間(從給藥到手術野針刺無痛時間)、手術時間、麻醉至胎兒娩出時間、最大運動阻滯程度(采用Bromage改良法)。(3)記錄新生兒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評分,若評分低于7分,立即予以吸痰、給氧、胸外按摩,必要時氣管插管。(4)兩組均在胎兒取出后即刻抽取靜脈血做血氣分析,測定pH、PO2。(5)觀察并記錄麻醉并發癥及不良反應。
兩組產婦年齡、體重、身高、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CSEA組麻醉起效時間、手術時間、麻醉至胎兒娩出時間均短于EA組(P<0.05),而Bromage評分高于EA組(P<0.05)(表1)。兩組臍靜脈血氣分析和Apgar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SEA組有12例心動過緩,多于EA組的5例(P<0.05);而其他不良反應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產科麻醉需要考慮產婦特殊的生理變化和母嬰安全,故對麻醉的要求較高。CSEA和EA用于剖官產均能滿足手術要求。EA具有并發癥少、可用于術后鎮痛等優點,但EA由于其阻滯的不完全性及節段性,使麻醉誘導時間較長,麻醉效果不夠滿意,表現為術野肌松較差,手術牽拉痛及宮縮痛.導致術者及產婦均不滿意。CSEA通過細腰穿針將局麻藥直接注入蛛網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經,使麻醉誘導時間縮短,鎮痛及肌松作用完全,內臟牽拉反應少,避免了應用鎮靜鎮痛藥對胎兒造成的不良影響。由于CSEA麻醉起效更快、腹肌更松弛,可以在產婦平臥后即可開始消毒、手術,短時間內完善的麻醉效果,為胎兒快速娩出贏得了時間。若手術時間超過腰麻作用時問,可通過硬膜外導管及時用藥,使手術時間不受限制。在麻醉效果方面,CSEA組對抑制術中牽拉痛和宮縮痛,術野肌松明顯優于EA組。雖然CSEA相對于EA具有用藥量少、起效快、成功率高且損傷小等特點,但臨床并發低血壓應關注。CSEA的血壓下降多為一過性,經快速輸液體位左傾20°,子宮推向一邊以解除對下腔靜脈的壓迫,靜注麻黃堿10~15mg,血壓很快即回升。因此,麻醉前積極擴容,控制局麻藥用量和注藥速度,腰麻后低血壓是能夠得到控制的。我們通過采取麻醉前預先擴容300~500ml、控制麻醉平面不高于T8、產婦最好采用右側臀部墊高15~30°預防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生,能有效預防低血壓的發生,可顯著降低剖宮產術CSEA期間血壓、心率的波動,維護麻醉期間循環系統的穩定。
表1 兩組產婦術中的觀察結果(±s)
表1 兩組產婦術中的觀察結果(±s)
注:與EA組比較,*P<0.05
?
總之,只要掌握個體化合理用藥、嚴格控制麻醉平面、充分擴容及預防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技術,CSEA能成為急診剖宮產手術的一種很好的麻醉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黃宇光,羅愛倫.21世紀醫師叢書麻醉科分冊.北京:中國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38-139
[2] 劉俊杰,趙俊.現代麻醉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0-803
[3] 羅云,吳詩琦,盛傳洪,等.低濃度羅哌卡因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重慶醫學,2001,3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