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其木格
摘 要:21世紀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人們生活的理念也在不斷的改變。人們現在追求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對于我們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大體形式。今天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如何解決生存問題對于我們來說十分的重要,我們對于環境保護要講究策略,要本著科學發展觀,總領全局,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文章就是針對這些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生態環境;策略;科學發展
引言
如今的環境問題十分的嚴重,我國很多珍貴物種在嚴重污染的情況下瀕臨滅絕。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不斷的升高,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威脅。今天人們注意到了我們和自然的關系不是征服的關系,而是如何更好的去和諧相處,良好的自然環境對于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生活,我們需要一片藍天一片凈土。今天我們提出,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的民族才會繼續的發展下去。下面對于我國的生態情況以及未來的方向展開了論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我們目前的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我國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人們的生態意識薄弱
盡管生態環境正一步步惡化,但仍未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甚至有的人會認為生態環境與自己無關,這些消極的生態保護意識大大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進程。同時極大多數人缺乏環境保護的相關對策常識,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對生態實施保護。以上現象體現在:(1)有些地方的領導層一味注重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忽視該地的生態狀況,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之上。(2)很多人并不覺得生態保護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不為生態的發展情況所擔心,只顧自身的經濟收益。長此以往,就造成了環境問題的進一步惡劣化,影響社會發展和人們的健康生活環境。并且我國在整體發展上,存在很多規劃上的不合理,造成生態上的極度不平衡,還有悖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影響消極。
1.2 資源不合理開發,致使生態環境惡化
我國由于自身發展的原因,由于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長的一個時期處于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的階段。在我國的偏遠地區現在還有許多私人小型的礦山存在,這類礦山采取迅速盈利的管理模式,對于相關的設施不夠完備,沒有安全系統進行布置,對于開采后的污染問題沒有及時進行處理的能力,這樣邊開采邊進行污染,導致生態環境的不斷地惡化。即使今后進行處理也是治理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污染的速度。資源如今面臨著過度的開采,慢慢的走向枯竭,許多發達國家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對于本國的資源進行高壓限制開采,大量的進口,這樣刺激其他國家瘋狂的開采換取經濟利益,對于我們這些發展中國家就會資源越來越少污染越來越嚴重,資源處于不合理開發的情形。
1.3 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的投入不足
當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慢慢的也注意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們應該進行對環境的彌補。我們在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時就是處于劣勢,投入遠遠不能彌補破壞所造成的危害。要有計劃的進行多方位的投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規劃。對于環境保護這塊得不到領導層的充分重視,對于資金的審批過程不能夠給予足夠用的資金,有時還會挪用此類的專項資金,就這樣一次次的治理過程,不斷地積累問題由于資金少于規劃,生態環境系統會越來越脆弱,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們應該改觀這類問題的發生,使我們的環境得到有效地治理,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2 如何有效的進行生態環境保護
2.1 加大宣傳力度,科學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各級政府都要充分意識到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要認識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強環境治理、保護的效果,并對工、農等各產業進行科學規劃,加大管理力度。政府要重視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使民眾了解相關的法律,同時,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于人類生存、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樹立起保護環境的使命感,增強保護環境意識,這對于環境保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政府也可以采取行政、法律的手段,強制要求居民、法人在法律范圍內進行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違法行為要依法進行處罰。
2.2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展循環經濟
我國以前并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并以資源的大量消耗、破壞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造成了嚴重后果。現代國家領導人充分認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提倡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并已將發展循環經濟納入科學發展觀。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提倡“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理念,即依靠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來進行生產,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降低污染,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不誤的目標。西方國家對于循環經濟的研究、發展較早,資源的再利用技術發達、利用程度很高,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廢棄物的排放率,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這為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信心、經驗和指導。我們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在我國切實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兼顧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并在二者之間建立起相互促進的關系,以循環經濟的思想為指導整改舊產業、建立新產業,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3 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加大景區環境的保護力度
旅游熱的現象現在很常見,在我國的發展形勢來看,旅游行業十分的火爆,很多原始森林開發了景點,這些景點保存了原始的風貌,但是被開發之后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很多原生態動植物銳減,河流出現大量的漂流物,給生態環境啊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景點開發的階段,施工的不科學性直接導致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施工的噪聲對于動物的危害都是無法估量的。景點的本身就是為了給人美的享受,使人們很好的親近大自然,但是卻污染了這片凈土。對于旅游開發我們應該進行深刻研究,怎樣合理的開發旅游項目,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的發展,只有這樣才體現其真正的意義。對于相關的部門一定要加大監管力度,對于污染問題進行及時的監控,對于相關企業起到震懾的作用,只有這樣我們的旅游行業才會越來越好。
3 結束語
環境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大問題,我們都生存在地球上,想要很好的生存,想要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凈土,我們就要進行有效的治理,把工作落實在實處只有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國在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并為此確立了一些制度,但仍具有很多發展過程中的不足。這和早期的不計后果式的發展模式造成的惡劣影響是分不開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認清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積極解決過去發展后帶來的問題。再根據現如今的形勢詳細分析所處情景,制定出合乎實際的應對辦法。同時,不能再犯“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方式,努力做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期進行、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道路中去。在全球進行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大環境下,我國推行的科學發展觀很好地契合了潮流要求,再配合以積極的施行態度和完善的施行辦法,相信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將越來越進步。
參考文獻
[1]趙寶江.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 實現可持續發展[A].首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論文集[C].2005.
[2]宋承珠,宋秉陽,宋秉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J].發展,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