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劉燕
摘 要:電力規劃又被稱之為電力發展規劃,是針對電力建設的長遠戰略方針和部署。它的制定需要以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為客觀依據。電力規劃歸屬于電力開發建設前期工程,其特點是時間較長,能初步思考發現問題,并幫助設計解決方案。合理經濟的供電規劃能幫助把電力網逐步建設成為安全、經濟、優質、技術先進的供電網絡。
關鍵詞:電力規劃;電力工業;經濟發展
前言
電力在我國國民經濟、能源系統和社會經濟發展中作用十分重要。電力規劃應該做到城市整體規劃與區域電力系統協調與統一,電力系統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環節,是直接影響城市的發展口,縣城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縣城建設當中最基礎的設施??h城電網規劃直接關系到整個縣城內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經濟與可靠運行。
1 要根據本地電力工業的發展前景,指導電力規劃工作
電力規劃與能源、環境、經濟應協調統一發展,在滿足現實需求的基礎上,應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并充分考慮電力可替代能源的綜合利用,強化節能意識。走綠色的電力規劃路線,加大科技和開發投入力度,盡快占領綠色電力技術的制高點。極力提升消費者綠色電力意識,從消費需求角度促進綠色電力的多樣發展。電力規劃中電力市場的建立堅持競爭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原則。電力產業的發展方式要由以往政府計劃和強管制向政府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作用的方向轉變,進一步發揮體制改革與市場經濟的作用,以保證供給、提高效率。
1.1 避免盲目性
電力規劃要本著方向明確,循序漸進原則進行改革。其規劃的制定要注重從當地的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分步實施,要始終堅持以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提高效益、降低電價、服務社會為基本改革方向。電力規劃中各個步驟的實施必須堅持整體謀劃、分步實施、模擬運作、循序漸進、平穩過渡的基本原則。
1.2 避免片面性
電力規劃其核心是網絡布局方案設計,它包括電壓等級選擇、網絡結構、發電廠、變電站聯結主結線、發電機組容量、變壓器容量、設備導線截面選擇、潮流計算及無功規劃、系統穩定和短路電流計算、方案經濟技術比較、繼電保護、通訊、調度自動化規劃等方面,必須從電網的全局出發,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1.3 應增強計劃性
電力規劃應盡快采用綜合資源規劃配合滾動規劃方式,要做到每年對電力規劃進行滾動優化一次以上,并同期做好煤、油、運三方面的規劃,提出具體落實規劃的措施。電力規劃的重點要從傳統的單純保障能源供應側的能力,進而轉向提高電能供應能力與加強社會對電力需求側管理相結合的方向上去,把電網建設放到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重要位置上去。電網公司營銷策略也要從過去的“多賣電”轉向“對客戶引導合理用電和提高電能綜合利用率”上來。電網公司要重視聯網系統規劃并通過不同地區負荷自然互補特性,降低系統整體的備用容量,使得電網建設實現節約投資,并提高電網系統運行抗風險能力與企業的整體效益水平。
2 正確處理工業與農業、需要與可能、水電和火電等各方面的關系,做好本地電力規劃工作
2.1 正確處理工業與農業的關系,做好本地電力規劃工作
正確實施農業電力規劃能夠實現政府、電力企業、各類用戶三方面的“共贏”。政府應通過綜合資源規劃加強有效地利用日趨緊張的資源與能源,達到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實現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農業的用電具有季節性強,供需波動幅度大,農業用電比重下降。電網公司在對農業電力規劃上,要深入開展供需形勢與負荷特性、銷售市場變化與市場占有率、市場體系建設與運營分析,通過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專題分析,此外農業電力規劃已不再是一個單獨的電網系統,越來越多的農村鄉鎮企業的用電量的增加,已經把農業用電和工業供電深刻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對農業電力規劃時,應當和工業電網、市網一并進行考慮,既要考慮其相對獨立,又要與工業用電相互依賴,互通有無,因此在電網上要協調規劃,但在核算上要能分得開,算得清。
2.2 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的關系,做好本地電力規劃工作
需求預測是電力規劃的主要依據,它為電力規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數據,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規劃工作的優劣水平。如果預測的需求滯后于實際需求,將會導致供電負荷緊張,甚至造成拉閘限電現象。但如果預測的需求過度超前于實際需求,則造成系統利用率太低,使得資源嚴重浪費。由此可見,科學、準確的電力需求預測不僅對于電力企業有經濟效益,而且與社會經濟發展也有密切關系。
2.3 正確處理水電和火電的關系,做好本地電力規劃工作
水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水能可節約數量可觀的煤炭資源。開發水能資源通常具有減少對大氣污染和綜合利用的效益。諸如防洪、航運、灌溉及養殖等綜合效益。水電機組在電網中具有啟停方便、操作靈活、運行成本低廉、適于調頻調峰的優點。優先發展水電是我國一項重要的電力能源政策。我國的能源資源特點決定了火電要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難以發生改變。
3 要努力實現電力規劃的滾動和動態發展
電力規劃可以分遠、中、近三個階段。近期一般為5年,它是指導和確定電力基本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的依據。對重大項目尚需從經濟上、技術上論證其必要性與可行性。中期規劃可展望10-15年的發展前景;遠期規劃則為20-30年的遠景設想。任何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縣級電力規劃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不可能一成不變,我們應當隨著客觀實際情況的變化和發展,及時地規劃對進行補充和修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力規劃的滾動發展性和動態性。
4 結束語
電力工業是我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基礎產業,電網建設對我國社會經濟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長期以來,我國的電網建設仍然沿襲傳統模式,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的不斷發展,以往的傳統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電網的實際需要。鑒于這一情況,應在我國電網的建設需要逐步突破傳統管理方式,逐步采用現代標準化的管理模式,要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為電網建設的指導,不斷促進各級的電網建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家銅.淺議電力發展規劃的安全性因素[J].電力技術經濟,2004(5).
[2]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南京青島城市電網規劃國際咨詢成果[Z].北京:國家電網公司,2006.
[3]國家電網公司.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曹丹(1986,3-),女,漢,研究方向:電力規劃。
劉燕(1977,9-)女,講師,漢;研究方向:高電壓,電力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