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 秦鈞 李蘊瑩 劉文陽
平南瓜一號間作套種技術
王召 秦鈞 李蘊瑩 劉文陽
導讀:平南瓜一號是河南省平頂山市農科院利用枕頭南瓜中的變異株,通過定向培育育成的優質食用型南瓜,其抗病、耐貯,瓜條呈蛇棒形,每年可收4茬商品瓜,667 m2產量達3 500 kg。前茬小麥,后套玉米,或采用洋蔥—南瓜—玉米模式,每667 m2比常規種植可凈增效益2 000~2 500元,是值得推廣的新模式。

平南瓜一號是河南省平頂山市農科院利用枕頭南瓜中的變異株,通過定向培育育成的優質食用型南瓜。經過多年的推廣種植,該品種以突出的抗病性、耐貯性及口感甜面的優良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歡,給種植戶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收益。在生產實際中總結出了較為合理的兩種套種模式,與對照常規種植相比,每667 m2可凈增效益2 000~2 500元,是值得推廣的新模式。
中晚熟,多蔓無限生長型,以子蔓、孫蔓結瓜為主,一般從20片葉開始結瓜;單瓜生育期20~30天,每年可收4茬商品瓜,瓜長100 cm左右,最長達165 cm,直徑7~8 cm,單瓜質量2.5~5 kg,每667 m2產量達3 500 kg;瓜條呈蛇棒形,實心,末端稍膨大,籽粒少。
2.1 前茬小麥,后套玉米
小麥應選擇落黃好、灌漿快、早熟的品種周20、周22。播種冬小麥時,播麥5 m寬留0.7 m瓜行不種麥,利用冬閑將瓜行挖溝深翻。施有機肥,開春后瓜帶覆蓋地膜,4月20日后移苗麥行栽植。6月初麥收后及時點種3行玉米,玉米選擇稀植大穗、莖稈粗壯、抗倒伏的蠡玉16、浚單22等品種,可作活支架,玉米以寬行叢植效果好。
2.2 洋蔥—南瓜—玉米
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洋蔥選擇上海紅皮或黃皮品種連云港84-1、DK黃、優寶等。洋蔥種植時留1 m寬的瓜行,其余4 m種植洋蔥,可采用秋播冬栽,黃淮流域9月10~20日播種,苗齡50天,10月底11月上旬定植,行距15~18 cm,株距10~13 cm,每667 m2定植3萬株左右。早熟品種適當密植,紅皮品種宜稀植。4月20日后瓜畦定植南瓜,洋蔥于6月10日前采收上市,行間點種3行玉米。


3.1 整地施肥
全層施肥,每667 m2施用有機肥5 000 kg、三元復合肥25 kg,細耕整平;套種地穴施,按株距0.9~1.6 m挖穴,穴深25~30 cm,寬40 cm,每穴施復合肥0.25 kg、有機肥10 kg。
3.2 育苗定植
南瓜3月中下旬小拱棚育苗。先將種子用55℃溫水浸泡10 min,水溫降至30℃時浸泡一晝夜,25~30℃條件下對種子進行催芽,待種子破皮露芽時,平放入營養缽或苗床內。苗床水分不宜過大,種子擺放前先曬苗床,提高地溫,擺后蓋嚴拱棚。苗期,棚內溫度超過25℃時及時放風防止燒苗,苗期35天左右,3葉1心時達到定植標準。4月20日后選擇壯苗定植大田,每667 m2栽植80~150株。
3.3 田間管理
①南瓜苗定植入穴時應選擇壯苗,不可大水灌苗,要點澆,便于提高地溫和緩苗。苗期注意治蟲保苗,地下害蟲用敵百蟲拌熟麥麩防治,缺苗穴抓緊補栽。南瓜行距大,前期生長空間大,應注意防草,離瓜近的地方要淺鋤,以免傷到根系,瓜蔓封嚴后停止中耕除草。從5月下旬結瓜到頭茬瓜成熟20天左右,瓜由青黑色變為灰藍色時,品質最佳,應及時采摘。摘后每667 m2及時補施三元復合肥10~15 kg,澆透水,可連續采收4茬,霜凍前清園。
②洋蔥定植20天后進入緩苗期,此時不能大量澆水,易造成緩苗慢,一般原則不使苗萎蔫,地面不干燥,以保幼苗迅速發根成活。越冬期要適時澆越冬水,進入莖葉生長期,要適當蹲苗,根據天氣和土壤墑情,蹲苗15天左右,蔥秧苗外葉深綠,葉肉變厚,心葉顏色變深時,結束蹲苗開始澆水,后隔8~9天澆1次水,使土壤見干見濕。采收前8~10天停止澆水。洋蔥的苗期需中耕松土3~4次,莖葉生長期中耕松土2~3次,植株封壟后停止中耕,中耕深度3 cm左右,定植處淺,遠離植株的地方要深。
南瓜較少發生病蟲害,在蟲害的偶發年份,若發生黃守瓜和蚜蟲,用1.8%阿維菌素1 500~2 0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等防治;多雨季節,高溫高濕易發生霜霉病和白粉病,可用2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等防治。
洋蔥常見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萎縮病、軟腐病等,發病初期噴灑9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800倍液等,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必要時使用52%速克靈或50%撲海因(異菌脲)及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可及時控制病情。
王召,河南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467001,E-mail:13683759403@163.com
秦鈞,平頂山市湛河區農林局
李蘊瑩,劉文陽,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
201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