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平均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為解決蘇區急需的藥品、醫療器械及中央紅軍機關所需的通訊器材等問題。中共中央指示在東北軍張學良身邊工作的中共聯絡員劉鼎負責采購解決。1936年初,紅軍和東北軍、17路軍的統一戰線正在秘密的形成之中,雙方達成在西安建立紅軍秘密交通站的協議。劉鼎為交通站作了巧妙的設計:它應該是一所醫院,這樣大量的醫藥器材進出就有了方便的借口,容易瞞過特務耳目。
劉鼎為了完成中央交給自已的這一重要任務,專去了上海請美國著名的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杰出的國際共產主義新聞戰士——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幫助物色合適的人選。史沫特萊認為馮海伯能勝任這個工作,向劉鼎介紹推薦了他。
溫奇·海伯特,中文名叫馮海伯,德國共產黨員,猶太人。畢業于柏林大學,并獲得牙科博士學位。馮海伯在學生時代就參加了反法西斯活動,1931年被德國法西斯政府驅逐出境,后經其美國朋友格蘭尼奇介紹來到中國,在上海開設了一家牙科診所。作為一個革命者,他參加了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在上海組織的外國朋友支持中國革命的進步團體“美國之友社”,還參加了史沫特萊、埃德加·斯諾、喬治·海德姆、路易·艾黎、漢斯·希伯等外國旅滬進步青年組織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劉鼎聽完史沫特萊的介紹,認為此人可靠,心里也很滿意。隨后兩人一起來到了馮海伯博士在上海開設的牙科診所里,史沫特萊介紹兩人相識后,接著向馮海伯說明了情況,劉鼎向馮海伯博士說道:“西安可比上??嗟枚啵 瘪T海伯博士眼睛眨了眨回答道:“對我來說,最苦的是沒有工作干!”從此,馮海伯把自己同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聯系在了一起,成為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所在地——七賢莊的第一位房客,直至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在西安事變中獻出了自已年輕的生命。
1936年6月,馮海伯與助手攜帶全部設備和藥品來到西安。劉鼎雇了輛黃包車,邀馮海伯游覽古城并察勘醫院地址。他們轉來轉去看了幾處房子,都覺得不盡滿意。當轉到革命公園西邊沿崇廉路(今西七路)一線新落成的七賢莊公寓時,馮海伯馬上眼睛一亮,連聲說好。此地北靠城墻,東鄰火車站,南連楊虎城官邸,是一處高墻環繞,門戶嚴實的深宅大院。劉鼎心中也是一喜,覺得這里確是掩護地下活動的好地方;房子氣派,特務必心存畏懼,不敢胡來搗亂。雖然房租貴,劉鼎一咬牙,拿出200塊定金,將七賢莊一號院租了下來。很快,一號院掛出“德國牙醫博士馮海伯牙科醫院”的銅招牌,馮海伯“開業”了。剛從上海出獄準備經西安去陜北的鄧中夏的妻子李夏明也被留下來,既當馮海伯的牙醫助手,在交通站坐機關。
馮海伯曾在上海給張學良治過牙病,來西安不久又被張學良聘為牙醫顧問,有此招牌自然吸引了不少東北軍和17路軍將校及地方士紳經常光臨,委實迷惑和震懾住了國民黨特務,這就給劉鼎開展工作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劉鼎通過路易·艾黎、史沫特萊以及各地其他朋友購買的各類物品,源源不斷地運到西安。物品積攢到一定程度,就由東北軍67軍軍部的汽車,或由王立人、劉向三出面雇請商車,運到陜北。這些物資,不僅“蘇區夠用了,還為以后的抗戰作了準備”。牙科診所又是陜北“紅中社”電臺廣播的轉播擴大站。當時,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中國共產黨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號召全國各黨、各派、各種武裝與紅軍聯合抗日,對全國各地轉發無線電報是當時條件下最有效的宣傳方法之一??墒顷儽碧K區當時僅有一部電臺,而且功率很小,東南沿海、西南方向根本收聽不到。考慮到西安用電方便,中共中央指示在西安七賢莊一號院建立一個轉播電臺。于是劉鼎請土專家涂作潮在一號院地下室安裝了一部電臺,由彭紹坤與一位姓王的同志操作。他們白天收聽陜北蘇區“紅中社”的新聞電訊稿或公開明碼的黨的宣傳文件,晚上夜深人靜時,再轉播出去。
鑒于黨的地下工作原則,劉鼎從未向馮海伯講明安裝電臺的真實意圖,也未向他暴露自已的身份。不過,作為一個早就從事反法西斯主義運動的共產黨員,而且又深諳中國政治生活的馮海伯對這些心有靈犀。每當他看見地下室放好收發報機,便一聲不響地幫起忙來。報務員一上機,他就擰開從上海帶來的大收音機,把開關開到最大的位置,以干擾外界聽到電臺的聲音。電臺于1936年8月開始工作,很短時間就有了反響,不僅國內各地能收聽到,就是南亞、蘇聯、日本也收聽到了陜北蘇區的聲音。在當時那種歷史轉變關頭,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能及時播出去,其意義是何等的重大!
牙科診所還成為聯系陜北與上海、香港等地的橋梁,從南方各地到陜北去的部分中共地下工作者、愛國進步志士,就是通過這個秘密交通站聯系安排的。1936年九、十月間,女作家丁玲到了西安。她是在遭特務綁架,在南京監獄里囚禁了三年之后,被黨組織千方百計營救出來的。她在西安的第二天,與潘漢年在一家小旅館里接上了頭。通過潘漢年,丁玲不久便搬到了七賢莊,在牙科診所里等候前往保安。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馮海伯說晚餐有客人來,要多殺幾只雞,多準備一些湯和點心、咖啡。他平日里老成持重,此刻卻表現出了一種掩飾不住的興奮。李夏明和丁玲為他高興,守在廚房為客人精心準備豐盛的晚餐。當飯菜準備停當的時候,馮海伯請他們到前邊去同他的朋友見面。丁玲興沖沖地走進客廳,只見沙發上坐著埃德加斯諾·斯諾,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站立在窗前。丁玲幾步撲了過去,同史沫特萊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淚水悄悄流在老朋友的衣襟上。馮海伯、李夏明、史沫特萊、丁玲團團圍住斯諾,聽他講蘇區的生活,講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身經百戰的紅軍將領們,講蘇區的人民,婦女兒童,還看他在蘇區拍攝的照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業把五個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他們用三種不同的語言輕輕地唱起了《國際歌》。
1936年12月12日凌晨,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熟睡的市民們被槍聲驚醒,都在傾聽外邊的每一個動靜,猜測發生了什么變故。馮海伯披衣下床,走到院子里抬頭四處望了望,不明白出了什么事。他想起這天同史沫特萊有個約會,決定提前赴約,馬上就去西京招待所,看消息靈通的史沫特萊能夠提供些什么情況。他拉開門栓,開了一扇側門出了院子,沿北新街向南走去。此刻,天色昏暗,只有一線亮光透出東方的天際,街道兩側仍是黑麻麻一片。
“誰?!口令!”突然一聲斷喝。馮海伯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但他似乎聽出語調中所含的威脅,稍一猶豫,拔腿就往回跑。“嘩啦”一聲,對方子彈推上了槍膛?!罢咀?!”槍聲爆起,馮海伯身中三彈倒在路邊。一個排長帶了幾個士兵慢慢圍了上來。這是收拾一號院隔壁那家特務電臺的楊虎城的部隊,在警戒中不慎誤傷了馮海伯博士。士兵們架起馮海伯,將他送回一號院。他忍著巨痛,拿起注射器,給自已打了一劑強心針。李夏明扶他躺到藤椅上,聽他說了簡單的事情經過。一個多小時后,馮海伯博士因失血過多而逝世,沒有留下遺言。
“出了大事了!” 李夏明對聞訊趕來的劉鼎著急地說,“馮海伯給人打死了!”劉鼎立刻把情況報告給紅軍代表葉劍英和張學良、楊虎城。張、楊十分惱火,認為這件事給他們的義舉蒙上了不良影響,決定處決那個帶隊的排長。劉鼎、王炳南和王政等人為了大局,分頭講情,把這個排長保了下來,讓他在抗日戰斗中立功。葉劍英把安葬馮海伯的任務交給王政,特別指示要在他的遺體上覆蓋黨旗。王政找來了一面中國共產黨黨旗和一副棺木,訂做了墓碑。
1936年12月19日、20日、21日,西安《解放日報》(原《西京日報》)連續三天刊登了王炳南撰寫的訃告——
牙醫博士馮海伯葬期
馮博士德國猶太人,柏林大學畢業。1931年為德國法西斯政府驅逐來中國。今春來西安任張學良將軍牙醫顧問,得張氏幫助,在西安開設牙科醫院。不幸于雙十二事變中為流彈所傷,不克醫治而亡?,F蒙張、楊兩將軍撫協,弟等以同學關系除承辦善后外,特選于本月21日上午10時安葬馮博士。朋友頗多,恐通知不周,特此登報聲明:凡來送葬者,無任歡迎。
安葬馮海伯博士那天,鵝毛大雪不停地下著。古城西安銀裝素裹,南郊的雪野安靜肅穆。伴隨著無聲無息飄落的雪花,馮海伯博士的遺體被安葬在一處山包上的公墓,鐫刻著“牙科大夫馮海伯之墓”的石碑豎立在他的墳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