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煥紅
國企和民企融合將是國企和民企關系日益重要的基本趨勢。在浙江,國企民企是一種共生共榮的關系。要進一步發揮國企資源優勢和民企靈活機制,形成和鞏固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合作共贏、雙贏的局面

圖/金川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為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改組、與其他資本平等競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今后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著力點。
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通過多種方式實現混合。2013年,浙江省屬國有企業主要指標創歷史新高,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交稅金分別增長13.6%、34.8%和14.9%。目前國有經濟在全省交通、電力、自來水和煤氣供應等產業中的比重超過80%,在鋼鐵冶金、精細化工等基礎原材料產業的比重超過50%。同時,浙江民營經濟總量也在不斷擴大。到2013年末,全省民營企業創造經濟增加值23500億元,比上年增加6.3%,占全省GDP比重為63%。浙江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先行者,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通過國有控股類、民營控股類、外資控股類等多種方式實現混合。近年來浙江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積累不少經驗,涌現出浙江省物產集團、建設集團、杭汽輪集團等一批以國企為主導的優秀企業。當前正在籌備整體上市的浙江物產集團,400多家各級子企業中僅10家為全資公司,混合所有制企業比例達到了97.5%。
混合所有制經濟呈現加快發展態勢。目前,物產、國貿、能源、鐵投、交投等浙江省屬國有集團旗下的公司已頻頻出擊,在浙商中尋找優良的合作企業與項目。目前正泰集團已與中石化結為戰略合作伙伴,合作內容包括提升石油石化各類裝置系統信息化與產業化的“兩化”融合水平、節能產品的開發和能效提升技術、綠色低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等。而在民營銀行方面,正泰集團也正積極牽頭,與溫州幾家民營企業申請組建民營銀行。
從國有企業而言,主要是面臨制度慣性、管理模式及資本流向三大問題。(1)制度慣性和去行政化:包括現成利益的去留、改革風險的高低,去行政化問題的復雜和艱難。有些國有企業因其濃重行業壟斷色彩,過慣了唯我獨大的舒服日子。目前國有企業高管具有官員與企業掌門人的雙重身份,資本回報率與政績之間的矛盾成為影響國企發展的絆腳石。
(2)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包括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規范與否、經營團隊選拔的市場化程度高低,真正的市場主體名副其實與否。在管理模式上,雖然目前很多國有企業都已經變成了混合所有制,但在公司治理上卻并未達到目標。民營資本并沒有參與到公司治理中,使得民營股東缺乏必要的話語權。
(3)國有資產和資本流向:包括國有資產流失和利益輸送的多寡。從國資的角度出發,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對于民營企業而言,主要是存在混合意愿、混合比例和體制壁壘三大問題。(1)混合意愿和控股期望:目前民企和國企在行業準入、關鍵資源獲取、貸款融資、財產安全保障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權利不平等的情況,民營資本往往沒有話語權。
(2)混合領域和參股比例:包括政府是要“分蛋糕”還是“甩包袱”,參股是實質性亦或象征性。很多民營參股的國有企業,民營資本被限制在一定比例,市場機制根本沒有發揮作用,也難以發揮民間資本反應快、決策靈活等優勢。
(3)體制壁壘和政策環境:包括公平的市場待遇能否實現,優良的發展環境能否具備。受政策環境的制約,還存在市場主體權益不平等、機會不平等、規則不平等。一些行業看似可以讓民間資本進入,但在實際操作中,各種苛刻的規定卻成了障礙。
促進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進一步融合,實現和擴大國進民進新型合作關系。國企和民企融合,將是國企和民企關系日益重要的基本趨勢。在浙江,國企民企是一種共生共榮的關系。在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進一步發揮國企資源優勢和民企靈活機制,形成和鞏固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合作共贏、雙贏的局面。要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逐步將省屬集團公司改組為省屬資本投資公司,通過產權改制逐步降低國有資本的控股比例,積極探索運用股權投資基金的有效方式。要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新能源、環保產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服務、社會事業、公用設施等領域建設。要在投資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提供支持,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公開、公正、公平的投資環境和體制環境。
在競爭領域切實體現民營企業的主體地位,構建一批民營經濟控股的混合型企業。浙江省民營經濟發達,相比其他省市更具備發展民營經濟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條件。原先我們的民營企業參與到國有企業的某些領域,但民企不能控股,這樣對民企去參與興辦混合所有制企業是非常不利的。要完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機制,健全“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各項政策配套體系。浙商以往在介入國企改革領域時,往往信心不足、力量不足、前瞻性不足,今后可以通過打造成立“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基金會”這樣的平臺,為自身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實行負面清單,進一步拓寬混合所有制發展領域和發展空間。對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負面清單,建立國有股權轉讓負面清單,明確列出禁止非公資本投資的產業門類,清單以外其他門類均允許國有股權轉讓。創新民營資本進入基礎性、準公共性領域的引導機制和模式,讓民營資本進入負面清單外的行業、領域。進一步清理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消除體制性障礙,構建與企業體系相匹配的多層次金融體系,讓各種市場主體擁有平等獲取資源、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機會。繼續放寬石油、電力、民航、電信等行業的市場準入,重點清理和取消限制競爭、保護壟斷的政策,改革進出口環節和國內市場經營環節等保護壟斷企業的政策。國有企業要與浙商聯手,合力推進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聯動推進一批重大產業提升項目。
完善股份制改革和利用資本市場政策,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參與國有企業改革。要鼓勵各類所有制資本通過證券市場、產權市場和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市場化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或上市增發;并將在有條件的企業和領域繼續向社會資本推出一批符合產業導向、有利于轉型升級的合資合作項目。同時,加大各類資本的合作力度,加快企業上市步伐,推進整合重組和重大項目建設。國有企業也要開展對外兼并重組,參與優秀民營企業的股份制改造。
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上市、提高證券化率。企業上市是實現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形式,資本市場是更適合國企和民企聯手共同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想場所。要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推進國有企業上市,推進股權多元化,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性。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通過增發、發行債券等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提高證券化水平。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要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盡快實現整體上市,實現產權多元化。對基礎好的股份制企業要進一步創造條件,通過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選擇A股、H股等境內外類別,選擇主板、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等不同渠道實現IPO。
以優化資源配置為重點,發揮市場配置資本、重組企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產權自由流動的機制,實現資本和股權的優化配置。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求產權必須流轉順暢。要從明晰產權關系、搞好產權登記、完善公司章程、強化資產評估、規范產權流轉和加強資產監管等重要環節建章立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開、規范有序的產權交易市場,將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各類資產的交易納入產權市場,并實現產權交易市場聯網,鼓勵各類資本通過產權交易市場進行交易,使產權市場成為各類市場主體有序競爭、資本流動、資產重組、擴張發展的平臺。積極探索特許經營權、預期收益權、知識產權、債權等權益通過產權市場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