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勉,張 帝,祝 瑞
(浙江理工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310018)
會展業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經濟技術合作、科學文化交流為一體,兼具信息咨詢、招商引資、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商務旅游服務等多種功能的一種新的流通業態和新興產業。它在促進內外貿易、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對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影響力,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浙江省輕工業基礎雄厚,區位條件優越,在浙江溫州成功舉辦了 “輕博會”、“農博會”、“皮革展”等品牌和專業展會,尤其是溫州國際會展中心的建成,大幅度提高了浙江會展業的整體實力,為浙江會展業的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浙江的會展業總體屬于粗放型發展階段,同它相鄰的發達省份和城市如江蘇、上海的國際會展業還有一定距離。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辦會主體雜,實力弱;會展數量不少,但是質量不高;專業人才稀缺,品牌展會少;場館設施發展較快與展會規模增長慢的矛盾日益凸顯;行業協會的管理力度不夠,重復辦展比較多。依托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浙江會展業正在從艱難的創業階段向快速發展階段邁進。浙江會展資源豐富,但是會展地位遠遠落后于資源條件,會展競爭力與鄰近的上海,江蘇相比尚處于落后地位。
我們給出浙江會展業實施 “走出去”戰略的SWOT分析,旨在找出浙江會展業所處的位置,得出浙江會展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應該采取的措施。

表1 浙江會展業實施“走出去”戰略SWOT分析表
(1)內部優勢。首先,區位優勢明顯。浙江省濱海居中,既有利于對外交往,又有利于向內擴展,而且和發達的上海與江蘇相鄰,可以充分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相互扶持,相互發展。其次突出的資源優勢。一是歷史性資源。浙江是我國大型博覽會的誕生地,聞名國內的西湖博覽會就是在杭州誕生。浙江人崇尚“重商主義”,這對浙江會展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城市性資源。浙江處于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會展中心城市群地帶,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發展前景。三是市場性資源。浙江是經濟大省,市場大省,浙江生產的產品百分之二十銷往國外,百分之五十銷往省外。浙江各類專業市場積累了大量的商品信息,這可以為浙江舉辦各種專業會展搜集產品信息和客戶信息提供方便。最后是政策環境優勢。浙江省在全國地位非同一般,由于會展業和經濟大省的地位不對稱,政府鼓勵會展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使得浙江的會展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外部機遇。一方面是國際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外市場對文化產業的需求持續增加,浙江位于沿海地區,對外交流方便,天時地利,為浙江會展業實施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另一方面是國內環境。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由此可見,黨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戰略目標提上議程,那么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會展業無疑迎來了發展的契機,應該積極利用國內外的有利形勢。
(1)內部劣勢。浙江會展業在面臨上述優勢和機遇的同時,也有自身的不足和外部威脅與挑戰。浙江會展業總體水平不高,品牌效應不明顯,面對變化迅速的國外市場需求,浙江會展業難以從容應對。總體來說,沒有競爭優勢,還需進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提高會展水平。
(2)外部威脅。很多發達國家把目標瞄準了中國,瘋狂的對我國進行文化輸出。因此,我們一方面要陣內市場,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去。德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會展業,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會展有三分之二都在德國舉辦,浙江一方面要吸收外國優秀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堅定地“走出去”。
浙江會展業目前處于SO戰略象限,那么我們應該采取“騰飛型”型策略,在充分發揮內部優勢的同時抓住外部機遇,開拓市場。2010在浙江義烏舉行的以“文化產品交易,文化創新發展”為辦展主題的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圓滿成功,這次博覽會共設國際標準展位2000個,以文化產品貿易為核心,開展展覽、洽談、論壇等配套活動,這次博覽會的舉行對于浙江的意義是明顯的,起到了提升文化內涵,壯大文化產業的作用,同時對于帶動浙江其他市的會展業的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
通過浙江電視臺播出一些專題節目,促進浙江與外界的交流。專題節目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外界的會展業的發展狀況,知己知彼,又能給外界一個了解浙江的機會。
眾所周知,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充裕的民營資本為浙江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浙江省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內部優勢和環境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會展業。但是如果放任民間資本,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民間資本的投資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應該用一個專業的機構去引導民間資本合理進入會展行業。
無論是什么行業,品牌的力量都是不容小覷的。前面已經提到德國的會展業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德國的科隆,僅僅一個小城鎮,卻可以聞名世界,主要原因就是每年在那里舉辦了許多國際知名展會;再如中國的“廣交會”,為廣州的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價值。很多的例子都表明,借助品牌的力量,會展業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浙江應該效仿歐洲發達的會展業的經驗,致力打造國際知名品牌會展,而要實現這一跨越,單單靠企業是不夠的。
浙江文化底蘊深厚,用浙江特有的地方特色文化豐富浙江會展業的內涵。推出以歷史文化,休閑娛樂為主題的會展產品,把地方特色融入會展業中,發展特色會展業。例如,杭州西湖聞名中外,有很多歷史名人與西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于是產生了許多有著特殊意義的文化產品,舉辦會展的同時可以增設一個展區,展示與西湖有關的歷史文化名人的事跡以及相關的文化產品。利用西湖知名度,可以獲得一些展會的附加價值。
[1]丁萍萍.浙江會展業:現狀與前景[J].中國會展,2003,(19).
[2]熊永芳吳莉云.浙江會展業的發展特點及發展建議[J].2007,(24).
[3]陳亮劉寰.廣西文化產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問題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07,(4).
[4]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D].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