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丁++劉婷
【摘 要】 近年來,針對稀土行業各項政策頻繁出臺,引起稀土企業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單價以及銷量等的變化,從而對盈利水平產生重大的影響。文章以南方NX稀土公司為例,通過分析2006—2011年的財務數據來反映在國家政策影響下的稀土企業的成本變化特征和盈利水平狀況,以此評價國家現行稀土管制的政策效應,并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 本量利分析; 稀土企業; 盈利影響
一、前言
稀土是國際上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稀土開發在造福人類的同時,無節制供應、低水平生產和賤價格出售等問題不斷凸顯,由于稀土囤積、人為炒作、價格忽漲忽跌等原因,稀土行業發展不穩定問題尤為突出。自2006年開始,國家加強了對稀土行業的關注,為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稀土管制政策。2006年4月,國土資源部開始停止發放稀土礦開采許可證,旨在控制稀土的采礦總量;從2007年起中國開始對稀土生產實行指令性規劃,至此稀土開采和生產進入限額時代;為了嚴格控制稀土出口數量,2008年中國進一步削減了稀土出口配額總量,而2011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數比2009年配額總數少了40%以上;2011年從4月1日起統一調整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為切實加強稀土行業管理,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1)》。這些政策的出臺必定會對稀土企業的成本結構、盈利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
從經濟學視角看,稀土產業的發展不僅受國內外市場環境和產業自身發展的影響,而且受到國家宏觀管理政策的影響,同時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目前,國內針對稀土產業發展、稀土定價權以及稀土管制問題的研究文獻較為豐富。由于稀土生產企業財務資料的獲得極其困難,使得宏觀層面的定性研究較多,對微觀層面的定量研究較少,結合國家政策研究稀土產業經濟發展的文獻則更少。僅見的代表性文獻主要有:蘇文清(2009)以包鋼稀土為例,分析了主要稀土產品的成本與效益狀況,指出中國稀土產業對資源成本與環保成本壓得很低,甚至忽略不計,大大增加了稀土產業的后續完全成本,扭曲的成本還造成低價惡性競爭,破壞正常市場秩序,從而提出在計算稀土成本時,應將資源成本和環保成本考慮在內的政策建議。吳一丁、陳成(2012)通過對贛州某一稀土分離、冶煉企業2008—2010年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后認為,價格對稀土企業利潤的杠桿效應最為明顯。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主要集中于稀土價格、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問題,而分析國家宏觀管理政策變化與稀土產業經濟效益尤其是微觀企業效益之間的關系以及所產生的政策效應的研究則較為缺乏。因此,結合全球經濟發展狀況和近年國家出臺的稀土管制政策剖析稀土開采企業成本特征及盈利變動狀況,對判斷企業未來走勢、為企業找到盈利之策、評價國家稀土管制的政策效應并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稀土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在對南方稀土行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取南方離子型稀土生產企業代表——NX稀土公司為分析樣本,利用公司的財務數據作為依據分析政策變化后的稀土行業的發展狀況。
二、NX稀土公司的成本性態分析
介于稀土產品是特殊的資源產品及結合公司具體情況,這里把營業費用、管理費用(除稅費及規費)、財務費用劃分為固定成本;而變動成本分為三部分:生產成本、稅費成本和資源稅成本。
從圖1可以看出,稀土的總成本變化趨勢與變動成本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說明總成本總量的變化深受變動成本的影響;固定成本總量保持穩定,變化幅度沒有和變動成本那樣劇烈,在2008—2009年與生產成本、變動成本保持了一樣的變化趨勢,說明稀土行業深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需求驟減,企業減產,相應的成本數量也減少了,同時也說明當時我國稀土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出口的,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對于變動成本,趨勢波動較大,六年期間出現兩個高點,一個低點。從2006年,變動成本開始上升,2007年是國家稀土產業計劃由指導性調整為指令性的第一年,環保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稀土行業成本增加,而自2009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回暖,稀土市場復蘇,并且由于生產稀土的原材料、交通運輸等費用的上漲,使得成本不斷增加。同時由于國家對稀土管制政策的影響,使得稀土行業生產過程中的稅收成本有所加大,在2011年達到了一個歷史最高點;從2009—2011年稀土成本逐年上升的趨勢可以看出,國家再度加大了對稀土的管理力度。在2011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從4月1日起統一調整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調整后的稅額標準為:輕稀土,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60元/噸;中重稀土,包括磷釔礦、離子型稀礦,30元/噸。稀土的資源稅有所增加,再加上其它原輔材料及人工費用的上漲,還有環保的投入,所以從2011年開始,稀土精礦的生產成本成倍增加。但相對于國外資源型產品的稅收成本,我國稀土產品的稅收成本極低。另外,我國對于大多數稀土產品出口采取配額管理,這進一步降低了稀土出口產品的稅收成本。稀土生產的環境成本,在我國這一成本被外在化了,沒有實質性地進入到稀土的供給成本中。
據圖1分析,不管總成本總量是多少,變動成本比重都較大,所占總成本比重一直較穩定,近六年都保持在90%以上,而固定成本所占份額小幅度比較少。對大多數企業而言,變動成本都是其主要的成本組成部分。變動成本與企業的業務量呈正比例變動,NX公司近六年的銷量與變動成本保持相一致趨勢。而固定成本在一定時期內都保持相對穩定,其比例也沒有太大的波動。
從表1中連續6年的數據觀測所知,稀土的變動成本中主要是以生產成本為主,不管變動成本是多少,生產成本比例一直都保持在60%以上,說明稀土生產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的資金在原材料、交通費用等費用上;在2007年,稀土的生產成本、稅費成本總量劇增,說明國家的宏觀調整初見成效;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稀土行業的發展,稀土出口數量減少,在2008年到2009年,產量驟減,生產成本劇減,形成一個低點,但由于國家關于稀土稅收的政策影響,稅收成本不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仍有小幅度的上升,這說明稀土行業要好好整合發展戰略,不要把重心放在出口貿易方面,應該加強對稀土的研發,不是依賴稀土原材料出口得利;金融危機影響過后,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對稀土的需求穩步增加,產量增加,致使生產成本增加,特別是在2010年比重達到了74.06%;由于國家政策對稀土開采的限制,近三年的稀土開采量減少,致使原材料、人工成本等的增加,2009—2011年三年的生產成本、稅費成本直線上升;據調研所知,相對于其他成本比重而言,稀土行業的資源稅成本比重是非常低的。生產成本、稅費成本、資源稅成本比例嚴重失衡,即使從2010年開始,國家加大了對稀土行業的重視,增加了稀土的稅賦,但從數據可知,稅收成本即使在2011年有所增加(增加了3%),但相對來講還是很低的,這樣稀土的環境補償成本過低,無法滿足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需要。這也證明現行的稀土資源稅費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endprint
三、NX稀土公司的盈虧臨界分析
通過盈虧臨界分析可以得到產品的盈虧臨界點,從而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及發展潛力。
(一)NX稀土公司盈利影響因素變動分析
由于稀土數據之間的差距較大,為了更好地顯示其變動,就對數據進行了標準化。并且由于稀土行業的特殊性及企業不屬于上市公司,企業的財務數據不宜公開披露,所以這里通過增長率(表2)和折線趨勢圖(圖2)來反映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營業利潤之間的關系,得出以下結論:
1.稀土的價格走勢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并且供過于求是影響單價的主要因素。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波及,各行業都受到巨大的沖擊,稀土行業也不為例外。2009年公司的稀土價格偏低,銷量不高,企業要達到一定的業務水平,才能夠補償企業所有成本,所以盈利是虧損的。2010年經濟回升,促進了稀土行業的發展,銷量增加,價格提高。由于國家對稀土采礦業的無證勘查開采、超量開采以及越界開采等不法行為進行集中打擊,同時中央收回了稀土探礦權、采礦權審批權限,2011年的稀土供應量減少,稀土價格劇增。
2.營業利潤與單價基本保持一致的變動方向,并且營業利潤的增長幅度遠遠大于單價的增長幅度;營業利潤同時也受到銷量的影響。在2006年,俗稱稀土還是白菜價格時,其利潤非常低,2007年的價格比2006年增長了29.3%,稀土利潤增長了803.6%。并且在2010年稀土價格得到提升,NX公司實現利潤的逆轉,得到正效益,在2011年價格猛增至22.8萬,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稀土產量大幅度減少,但價格的猛增仍然讓公司獲得巨額利潤。2011年稀土均價上升幅度達231%,當年的利潤上升幅度達8 878%,這說明價格的變動會導致利潤更大幅度的同向變動。
3.我國需要加強對稀土行業的宏觀調控,并且稀土行業易受到政策影響。從2007—2011年銷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營業利潤的增長率及趨勢發展可以看出,這四個因素和國家政策保持了密切關聯。自2007年國家對稀土產業進行指令性計劃開始,稀土產量受到限制,企業的銷量減少,但卻促進了價格的提升,說明國家宏觀調整有所見效,促進了稀土產業效益的提高。同時政策的改變也使環保成本、生產成本有所增加,單位變動成本持續上升。
4.單價與單位成本保持著一致的變化趨勢,而且價格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隨著變動成本逐年的增長刺激了單價等因素大幅度增長,兩者之間的空間越來越大。所以要合理調整變動成本,通過把環境成本內在化提高供給成本,來促使單價的合理提升。目前我國的環境成本較低,即使價格有上升,但還是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5.由圖2的營業利潤趨勢變動可知,稀土行業并不像外界所認為的那樣一直是一個暴利行業,近年來的稀土價格是理性回歸。而且由于我國稀土資源稅收成本和環境成本長期偏低,使得稀土供給成本遠遠低于其完全成本,進而才導致了稀土資源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在2006—2007年,稀土供給成本較低、價格較低時,稀土利潤空間也較小,2008—2009年稀土利潤逐年下降。在2010—2011年,稀土市場迎來了暖春,價格暴漲,在供給成本很低的前提下,稀土的利潤暴增,同時也帶來了過度開發稀土、囤積稀土等問題。
(二)NX稀土公司盈虧臨界與經營安全分析
從NX稀土公司本量利指標的趨勢分析中可以看出,當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量發生變化時,直接會引起利潤的變化。而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會使企業的利潤消失,進入盈虧平衡狀態,使企業的經營狀況發生質的變化。所以,為了進一步挖掘引起營業利潤發生波動乃至質變的原因,就需要找出使經營狀況發生質變時(即由盈利轉為虧損狀態)的各因素的臨界值,并判斷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程度。
NX稀土公司盈虧臨界與經營安全分析指標的計算
反映公司盈虧臨界的分析指標主要有盈虧臨界點銷量(即保本點,以Qmin表示)、單位臨界值(即單價最小值,以Pmin表示)、單位變動成本臨界值(即單位變動成本最大值,以Vmax表示)、固定成本臨界值(即固定成本最大值,以Fmax表示)。安全邊際率則是分析企業經營狀況安全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根據NX稀土公司相關數據資料,計算出該公司相關年份的安全邊際率以及各分析指標的盈虧臨界值,利用實際值與相應的盈虧臨界值的對比數,編制盈虧臨界對比分析表(見表3),可以更直觀地反映各因素實際值與其臨界值的差異,從而找到相關年份企業營業利潤發生波動的關鍵原因。
從表3相關數據信息綜合起來看,NX稀土公司在2006—2011年期間,除2009年出現虧損外,其他年份均實現盈利。2009年出現虧損的原因在于實際銷售量和銷售單價均小于其盈虧臨界值,其實際銷售量為保本點銷量的91%,實際售價也未達到企業所能承受的最低單價;同時,實際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大于其成本臨界值,由此,公司的經營出現虧損狀況。
其他年度情況正好與2009年相反,其余各年的實際銷售量和單價均超過其盈虧臨界值,而實際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小于其成本臨界值,特別是2007年、2010年、2011年這三個年度實際值與臨界值的差異較為明顯,2011年的實際銷量、單價與臨界值的差額尤其突出,顯示出該年的高額利潤正來源于此。
從經營風險看,依據安全性檢驗標準,2006年的安全邊際率為27%,達到“比較安全”等級;2007年與2006年相比,其經營安全性有較大提升,2008年雖有所下降,但安全邊際率都保持在30%以上,屬于“很安全”等級;至2009年公司的安全邊際率出現負數,表明公司經營狀況出現質變,安全等級急劇下跌,步入“危險”等級;而2010年又似坐“過山車”峰回路轉,至2011年達到安全等級的最高峰。
四、小結
通過對NX稀土公司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endprint
1.資源稅稅制設計不合理,現行企業承擔的資源稅賦過低。不合理的資源稅稅制容易導致資源浪費和“采富棄貧”的現象出現,同時國家也無法實現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目標,資源環境稅制改革相當重要和緊迫。
2.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稀土政策加強了對稀土產業的調控力度,促進了稀土市場秩序改善和價格回升。但政策密集出臺同時帶來了稀土囤積和炒作等新的“稀土問題”,對稀土行業的盈利穩定性造成了巨大沖擊,使得稀土行業迅速成為了非正常發展的暴利行業,不利于稀土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通過分析得出,價格的穩定性決定盈利的穩定性。我國必須盡快推進稀土資源定價機制改革,實現稀土價格與價值的統一,保持稀土行業平穩發展。
3.變動成本對利潤的影響僅次于單價,資源和環境成本的提升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稀土企業必須學會控制變動成本以提高經濟效益。隨著國家對資源和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會出臺更多的環保政策,企業的資源和環境成本負擔將會越來越重,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因此,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提高稀土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稀土的開采成本;合理開采稀土資源,降低環境破壞程度,減少環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減稀土資源產品成本上升的壓力,增加利潤。●
【參考文獻】
[1] 劉占原.中國稀土之痛及其開發[J].發展,2011(4).
[2] 潘安.從政策視角探討我國稀土產業發展趨勢問題[J].現代商貿工業,2012(12):33-34.
[3] 鄭傳均,歐陽化雪.中國稀土近年政策回顧及相關政策建議[J].現代商貿工業,2012(1):7-8.
[4] 蘇文清.中國稀土產業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190-201.
[5] 吳一丁,陳成.基于稀土管制政策變動的稀土企業財務狀況分析[J].財務與金融,2012(6):32-35.
[6] 張麗華,劉英,劉小芳.世界經濟回暖中國稀土市場復蘇——2009年以來的我國稀土市場價格走勢[J].稀土信息,2010(5).
[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J].中國金屬通報,2012(24):20-24.
[8] 吳一丁,毛克貞.“稀土問題”及稀土產業的政策取向[J].經濟體制改革,2011(5):170-173.
[9] 賴丹,邊俊杰.稀土資源稅費改革與資源地的可持續發展——以贛州市為例[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12(4):94-99+114.
[10] 司進文,王琳杰.淺析我國稀土資源“賤賣”問題[J].知識經濟,2011(14).
[11] 張忠.我國稀土市場現狀分析與預測[J].稀土信息,2011(8):4-9.endprint
1.資源稅稅制設計不合理,現行企業承擔的資源稅賦過低。不合理的資源稅稅制容易導致資源浪費和“采富棄貧”的現象出現,同時國家也無法實現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目標,資源環境稅制改革相當重要和緊迫。
2.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稀土政策加強了對稀土產業的調控力度,促進了稀土市場秩序改善和價格回升。但政策密集出臺同時帶來了稀土囤積和炒作等新的“稀土問題”,對稀土行業的盈利穩定性造成了巨大沖擊,使得稀土行業迅速成為了非正常發展的暴利行業,不利于稀土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通過分析得出,價格的穩定性決定盈利的穩定性。我國必須盡快推進稀土資源定價機制改革,實現稀土價格與價值的統一,保持稀土行業平穩發展。
3.變動成本對利潤的影響僅次于單價,資源和環境成本的提升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稀土企業必須學會控制變動成本以提高經濟效益。隨著國家對資源和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會出臺更多的環保政策,企業的資源和環境成本負擔將會越來越重,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因此,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提高稀土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稀土的開采成本;合理開采稀土資源,降低環境破壞程度,減少環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減稀土資源產品成本上升的壓力,增加利潤。●
【參考文獻】
[1] 劉占原.中國稀土之痛及其開發[J].發展,2011(4).
[2] 潘安.從政策視角探討我國稀土產業發展趨勢問題[J].現代商貿工業,2012(12):33-34.
[3] 鄭傳均,歐陽化雪.中國稀土近年政策回顧及相關政策建議[J].現代商貿工業,2012(1):7-8.
[4] 蘇文清.中國稀土產業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190-201.
[5] 吳一丁,陳成.基于稀土管制政策變動的稀土企業財務狀況分析[J].財務與金融,2012(6):32-35.
[6] 張麗華,劉英,劉小芳.世界經濟回暖中國稀土市場復蘇——2009年以來的我國稀土市場價格走勢[J].稀土信息,2010(5).
[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J].中國金屬通報,2012(24):20-24.
[8] 吳一丁,毛克貞.“稀土問題”及稀土產業的政策取向[J].經濟體制改革,2011(5):170-173.
[9] 賴丹,邊俊杰.稀土資源稅費改革與資源地的可持續發展——以贛州市為例[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12(4):94-99+114.
[10] 司進文,王琳杰.淺析我國稀土資源“賤賣”問題[J].知識經濟,2011(14).
[11] 張忠.我國稀土市場現狀分析與預測[J].稀土信息,2011(8):4-9.endprint
1.資源稅稅制設計不合理,現行企業承擔的資源稅賦過低。不合理的資源稅稅制容易導致資源浪費和“采富棄貧”的現象出現,同時國家也無法實現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目標,資源環境稅制改革相當重要和緊迫。
2.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稀土政策加強了對稀土產業的調控力度,促進了稀土市場秩序改善和價格回升。但政策密集出臺同時帶來了稀土囤積和炒作等新的“稀土問題”,對稀土行業的盈利穩定性造成了巨大沖擊,使得稀土行業迅速成為了非正常發展的暴利行業,不利于稀土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通過分析得出,價格的穩定性決定盈利的穩定性。我國必須盡快推進稀土資源定價機制改革,實現稀土價格與價值的統一,保持稀土行業平穩發展。
3.變動成本對利潤的影響僅次于單價,資源和環境成本的提升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稀土企業必須學會控制變動成本以提高經濟效益。隨著國家對資源和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會出臺更多的環保政策,企業的資源和環境成本負擔將會越來越重,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因此,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提高稀土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稀土的開采成本;合理開采稀土資源,降低環境破壞程度,減少環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減稀土資源產品成本上升的壓力,增加利潤。●
【參考文獻】
[1] 劉占原.中國稀土之痛及其開發[J].發展,2011(4).
[2] 潘安.從政策視角探討我國稀土產業發展趨勢問題[J].現代商貿工業,2012(12):33-34.
[3] 鄭傳均,歐陽化雪.中國稀土近年政策回顧及相關政策建議[J].現代商貿工業,2012(1):7-8.
[4] 蘇文清.中國稀土產業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190-201.
[5] 吳一丁,陳成.基于稀土管制政策變動的稀土企業財務狀況分析[J].財務與金融,2012(6):32-35.
[6] 張麗華,劉英,劉小芳.世界經濟回暖中國稀土市場復蘇——2009年以來的我國稀土市場價格走勢[J].稀土信息,2010(5).
[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J].中國金屬通報,2012(24):20-24.
[8] 吳一丁,毛克貞.“稀土問題”及稀土產業的政策取向[J].經濟體制改革,2011(5):170-173.
[9] 賴丹,邊俊杰.稀土資源稅費改革與資源地的可持續發展——以贛州市為例[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12(4):94-99+114.
[10] 司進文,王琳杰.淺析我國稀土資源“賤賣”問題[J].知識經濟,2011(14).
[11] 張忠.我國稀土市場現狀分析與預測[J].稀土信息,2011(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