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偉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造就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是思品課教學的中心任務。如何保證思品教學效果,真正使學生獲得政治上的責任感、集體的榮譽感、民族的自豪感、無私的正義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潔的美感,這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情感教育是提高思品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低年級教學中,我的主要體會如下。
一、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以故事為主,很適宜采用講故事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教育,僅憑單純講道理是不行的,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哪怕是最頑皮好動的學生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我就抓住了學生的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們講聞雞起舞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為了使學生懂得尊敬師長的道理,我就給他們講張良拜師的故事。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對學生潛移默化地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反復訓練成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過反復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我便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后,進行反復訓練,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并讓他示范給大家看,慢慢使之成為學生的習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以正面引導為主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生連鎖反應。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以身作則做表率
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學生要愛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五、引入音樂的手段
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引進音樂,把思想品德教學和音樂合理地聯系起來,能加深課文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如學了《做爸爸媽媽的好孩子》這一課,讓學生唱《我的好媽媽》,使學生明白媽媽為我們日夜操勞的艱辛,我們應該怎樣孝敬母親,怎樣做個好孩子的道理,在動人的旋律里,學生感動了,孝敬父母的道理,深深印入了他們的心田。
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今后我會更加用心地用一份真情去播撒真善美的種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貢獻力量。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