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衛國
摘要:數學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過程如何展開,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關系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基于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及學生接受能力特點,它的教學模式應該更靈活、更具有趣味性,以這種指導思想進行教育模式設計,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才能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從被動接受變為積極主動地建構、探索,變零散知識的學習為經歷較完善的認知結構的過程。筆者結合教學實例進行小學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初探。
關鍵詞:淺議;小學;數學;情景;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情境,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誘發學生質疑的猜想,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一、創設趣味性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景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求知態度。
例如,在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九章“數學廣角”,練習中出現了一道題:“唐僧師徒照相,交換位置拍一張,一共有多少種拍法?”結合這一練習題,我以學生喜歡的《西游記》故事來創設情景,課例如下:
師:你們喜歡《西游記》嗎?愿意和他們一起踏上取經路嗎?
生:愿意!(情緒特別激昂。)
師:取經路充滿坎坷,大家有勇氣和信心嗎?(相機進行養成教育。)
師:一路走來,終于從如來手中接過了裝滿經書的寶箱,八戒接過寶箱,傻眼了,原來寶箱要密碼才能開啟,密碼是由7、3、9組成的三位數,大家能幫幫他們師徒,找出開寶箱的密碼嗎?(相機引入新課,進行數的排列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探究中,教學效果很好。)
在練習中,有一道題是用“不、怕、辣”三個字組合成不同的詞語,我把這一練習改成了用“孫、行、者”三個字,讓學生用這三個字組成不同的讀法,這是和故事情景的一個成功結合,把游戲、故事、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問題展示出來,學生就變被動為主動,積極主動地去探討這個問題,學生在游戲中獲得了樂趣,學習興趣濃厚。這樣的嘗試,結合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使這些重要的數學內容不再枯燥了。
二、創設生活情境,讓數學走進生活
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東西學以致用,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例1:一根木條,最少要幾根釘子才能把它釘牢?
例2:在第四冊第九章“排列組合”內容講授時,提出問題,三個同學打乒乓球,每兩個同學打一局,共要打多少局?
例3:第四冊“找規律”,用一張正方形的紙作小手帕,利用自己的學具,用所學的規律的知識為小手帕設計出美麗的花邊或圖案。
要求:設計的花邊和圖案要有規律。
這些情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動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例子,可以適當地組織家庭活動,讓學生善于發現和解決生活中遇見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數學教學走進生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接觸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將知識傳授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識,成為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探索者、發現者、創造者。
三、創設挑戰性情境,樹立學習信心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向學生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發展智慧。”創設這樣的情境,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不斷追求新知識的信心和勇氣。
例如,在小學數學第二冊20以內的口算教學時,考慮到口算練習的枯燥,以及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難以長久的特點,我結合學生都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創設了情境,讓學生和喜羊羊一起闖過灰太狼的重重關卡,去解救被困的美羊羊。在教學設計中,我把口算方法、口算練習結合在重重關卡中,學生和自己喜歡的動畫角色一起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枯燥的口算教學變得富有趣味,又充滿挑戰。難度隨著關卡逐步增加,學生的求知欲越來越強,學生只有全心投入才能過關斬將。這節課學生的注意時間延長了,口算能力提高了,教學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任務。
四、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教育應該以學生為根本。教師在教學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可以使問題更直觀、更形象。教師不能只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注意學以致用。
如教學小學數學第三冊“統計”時,我做了以下嘗試:
1.課前組織學生分小組通過調查、統計,了解全班同學早餐的種類。
2.請各調查小組派代表在課堂上介紹各自調查、統計的情況。
3.根據學生調查、統計的情況,引導學生繪制統計圖,一起分析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議。
情境教學講究的是情境,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教學環境,模擬教學。創建生動有趣的環境,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更形象、更生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學習。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知識的講解以學生能接受、能理解、印在腦子里不會忘記為目的。
五、其它情境創設,激發學生主動探究
除了以上列舉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如利用電腦幾何圖形游戲等來學,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跟學生的交流,比如在利用幾何圖形游戲中,可以適當地讓學生來玩一下游戲,在學生玩游戲的過程中,講解一下學生組成的幾何圖形。這正像贊可夫所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戴黎軍,《關于數學課程改革實踐中的問題探析》,《數學教育學報》,2003
4.肖柏榮,《數學教育設計的藝術》,《數學通報》, 1996.10
5.章建躍,《關于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的幾個問題》,《數學通報》,1994.6
6.盛志軍,《今天,我沒有完成授課計劃》,《數學教學》,2004.11
7.鄭毓信,《數學教育哲學》,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