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建設,近日廣西國土資源廳印發《廣西綠色和諧礦山建設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充分運用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制定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全面推進綠色和諧礦山建設。
《規劃》指出,廣西分三個階段開展綠色和諧礦山建設。2011~2015年為綠色礦山試點示范階段,選擇部分礦山作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試點單位,2015年前建成綠色礦山并通過驗收。通過綠色礦山試點建設,總結探索成功經驗,以點帶面,全面示范帶動全區綠色和諧礦山建設。2013~2018年為自治區級綠色和諧礦山建設階段,通過3~5年的努力,力爭到2018年底前,全區約100座礦山(大中型礦山為主)達到自治區級綠色和諧礦山建設基本條件。2015~2020年為市級綠色和諧礦山建設階段,在國家級綠色礦山和自治區級綠色和諧礦山建設工作基礎上,總結成功經驗,全面開展市級綠色和諧礦山建設。到2020年底前,除國家級綠色礦山、自治區級綠色和諧礦山以及不適合開展綠色和諧礦山建設的礦山外,全區其他大中型礦山和小型金屬礦山基本建成市級綠色和諧礦山,小型非金屬礦山按照綠色和諧礦山基本條件進行規范管理。
《規劃》強調,礦山企業是綠色和諧礦山的建設主體。生產礦山要積極開展綠色和諧礦山建設,不斷加強規范化管理,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加大科技投入,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布局,加強環境保護,促進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礦地和諧的協調發展。新建礦山應將建設綠色和諧礦山列入企業發展規劃,在取得采礦許可證之日起一年內按有關規定和要求完成綠色和諧礦山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審查和備案。
《規劃》對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綠色和諧礦山基本條件,建設對象、范圍、期限、管理及驗收等作了明確規定。
日前,江西省政府印發了《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工業重點產業升級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確定了醫藥、電子信息、汽車、航空、光伏、食品等14個重點發展的產業,對發展工業重點產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政策措施。《意見》還要求做精鎢、稀土、鋰電等3大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打造江西未來工業發展新的亮點。
《意見》要求,鎢產業形成一批鎢產業知名品牌,著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鎢深加工、鎢新材料及其應用產品,進一步做精做特。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2017年達到600億元,形成一批鎢產業知名品牌,建成全國重要的鎢新材料產業基地。以贛州、九江、南昌為重點開展產業布局。贛州重點發展鎢資源開采、冶煉及精深加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九江重點發展鎢精深加工;南昌著力打造鎢產業研發平臺。
稀土產業建立健全稀土廢料回收體系,規范稀土資源開發利用秩序,提高資源聚集度。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0億元,2017年達到500億元,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重點布局在贛州市。
鋰電產業重點發展鋰離子動力電池,重點發展鋰離子動力電池,力爭在提取鋰及深加工、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高容量大功率動力電池三大領域取得新的突破。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2017年達到500億元,建成國家級鋰云母綜合利用加工基地、鋰電池材料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