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
解郁安神顆粒治療灼口綜合征的近期療效觀察
曾娟
目的觀察解郁安神顆粒治療灼口綜合征的近期療效, 探索治療灼口綜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100例灼口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 采用解郁安神顆粒治療;對照組50例,給予金施爾康、谷維素治療。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解郁安神顆粒治療灼口綜合征療效顯著, 但其長期療效尚待進一步研究。
灼口綜合征;解郁安神顆粒;治療
灼口綜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是以舌部為主要發病部位, 以燒灼樣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綜合征, 又名舌痛癥。其病因未明, 好發于更年期或絕經期女性, 有些患者常伴有神經精神系統癥狀[1],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近幾年作者用解郁安神顆粒治療50例灼口綜合征患者, 效果明顯,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根據診斷標準確診的灼口綜合征患者100例, 其中男39例,女61例, 年齡42~65歲, 病程1個月~2年。排除全身系統性疾病、鄰近器官(耳、鼻、咽喉等)疾病、長期慢性疾病、亞臨床真菌感染及莖突過長綜合征患者。入選的灼口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情況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療方法 治療組:解郁安神顆粒, 用法:2次/d, 5 g/次,口服。對照組:金施爾康1片/d, 口服;谷維素10 mg×3次/d,口服。兩組病例療程均為1個月。
1. 3療效判斷標準
1. 3. 1臨床癥狀評分 將患者臨床癥狀分為口腔癥狀(共8項, 包括灼、麻、鈍痛、刺痛、異物感、口干、異味感、腫脹感)及軀體癥狀(共9項, 包括失眠、心煩、腰酸、潮熱、手足心熱、頭暈、耳鳴、胃腸不適、心悸)兩大類, 每種癥狀評分采用5級計分制。0分表示無癥狀;1分表示有癥狀, 但發生不頻繁, 癥狀較輕微;2分表示有癥狀, 程度輕至中度;3分表示經常出現該癥狀, 程度中至重度;4分表示癥狀頻繁出現且程度十分嚴重。
1. 3. 2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指臨床癥狀緩解率為60%~100%;有效指臨床癥狀緩解率為20%~59%;無效指臨床癥狀緩解率為0~19%。臨床癥狀緩解率 =[ (治療前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前臨床癥狀評分]×100%。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入選時治療組及對照組臨床癥狀評分分別為(44.52± 7.55)分和(45.98±7.19)分, 經統計學比較, 發現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經治療后, 發現其臨床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進一步分析發現, 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15.16±4.87)分明顯優于對照組(26.14±5.21)分, 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定后發現, 治療組顯效36例, 有效13例;對照組顯效4例, 有效42例, 經統計學比較, 發現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灼口綜合征是一種病因未明, 伴有神經精神系統癥狀的疾病, 常與心理因素、全身疾病、局部刺激以及舌部微循環障礙等因素有關, 在更年期或絕經前后期婦女中發病率高[1]。現代醫學稱之為“舌灼痛癥”, 也稱“舌微血管炎”, 中醫則謂之“舌痛”, 由陰陽虧虛所至[2]。因其病因復雜, 無統一診斷標準, 目前治療極為棘手。
近來研究發現灼口綜合征患者中存在精神抑郁和內分泌紊亂癥狀的比例顯著上升[3], 作者推測精神因素是灼口綜合征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這與BMS好發于更年期婦女這一特點密切相關。
目前治療灼口綜合征的藥物主要是調節神經功能的維生素以及輔助心理治療, 但療效不佳。中成藥解郁安神顆粒由柴胡、郁金、梔子、膽南星、茯苓、石菖蒲、遠志、百合、酸棗仁、龍骨、浮小麥、甘草組成[4]。研究發現其治療更年期抑郁癥以及單純輕度抑郁有明顯療效, 除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外, 且有調節內分泌系統的綜合作用[5,6]。解郁安神顆粒通過疏肝解郁, 化痰開結, 安神定志來緩解情志不暢, 肝郁氣滯, 精神刺激所導致的一系列癥狀。專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氣滯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煩、慮、失眠、健忘、更年期癥候群、神經官能癥等。現代藥理證明:柴胡中的胡皂甙、揮發油, 石菖蒲中的細辛醚、石竹醚, 膽南星中的三萜皂甙均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當歸既有鎮靜作用又有保肝作用,浮小麥對植物神經系統具有良好的營養作用。
綜上所述, 解郁安神顆粒治療灼口綜合征療效顯著, 對控制灼口綜合征的癥狀比較有效。但要完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須配合心理治療。其長期療效及具體作用機制, 尚待進一步研究。
[1] 陳謙明.口腔粘膜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160-162.
[2] 王飛宇, 張艷, 張成君.中藥治療老年人灼口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07, 38(5):445.
[3] 林梅, 顧芳.灼口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單胺類神經遞質研究.華西醫科大學學報, 2001, 32(4):576-578.
[4] 劉鐵軍, 校軍彥, 陳鐘, 等.解郁安神顆粒質量標準研究.中國藥業, 2008, 17(16):35-36.
[5] 吳華, 秦愛萍, 李麗.解郁安神顆粒治療更年期抑郁癥30例.陜西醫藥, 2006, 26(4):442-443.
[6] 陳平亞, 李樹珍.解郁安神顆粒及抗抑郁藥治療抑郁癥失眠30例療效觀察.中國名康醫學, 2006, 18(20):788.
2014-08-18]
215002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口腔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