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霞 馮悅馨
拉瑪澤分娩法在臨床自然分娩的應用及影響
齊文霞 馮悅馨
目的探索分析拉瑪澤分娩法在臨床分娩中的應用及影響。方法學習拉瑪澤分娩呼吸法的孕婦200例為觀察組和未學習拉瑪澤分娩呼吸法的孕婦200例為對照組。將兩組的分娩舒適感、產程時間、剖宮率等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 且剖宮率降低。觀察組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 產時不良心理發生率降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通過拉瑪澤分娩法的運用可以減輕產婦的疼痛率, 有效降低剖宮產率, 使自然分娩率提高, 同時也可以減少產婦生產過程中的焦慮等不良情緒。
拉瑪澤分娩法;自然分娩;減輕疼痛;減少焦慮
分娩是一個自然而健康的過程, 但是很多產婦面臨產痛,會焦躁不安, 過于緊張甚至感到恐懼。因此很多產婦把剖宮產作為分娩的首要選擇, 導致非醫學因素的剖宮產率增加。這是剖宮產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拉瑪澤呼吸分娩法也被稱為心理預防式的分娩準備法。源自1952年由法國的產科醫生拉瑪澤(Lamaze)先生發明并開始運用到臨床當中的。這種分娩法, 從懷孕7個月開始一直到分娩, 通過對神經肌肉控制, 產前體操及呼吸技巧訓練的學習過程, 有效地讓產婦在分娩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的呼吸控制上, 適度放松肌肉, 在產痛和分娩過程中保持鎮定, 達到加快產程并讓嬰兒順利出生的目的。
1. 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同期來本院就婦產科門診中學習拉瑪澤分娩呼吸法的孕婦200例為觀察組,未學習拉瑪澤分娩呼吸法的孕婦200例為對照組。兩組產婦經檢查評估無頭盆不稱、妊娠足月、單胎頭位初產、無內外科疾病及產科合并癥等, 且生產前一直在門診進行定期檢查。兩組孕婦的文化程度、年齡、身高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觀察組除了接受孕婦學校的常規培訓外, 自懷孕28周起, 孕婦與1名親屬接受拉瑪澤呼吸分娩法的訓練。具體方法如下:放松運動:包括廓清式呼吸和神經肌肉控制運動, 通過訓練使身體達到真正的放松, 使得當產痛來臨的時候產婦能夠鎮定, 轉移疼痛;其次是隨產程而做的呼吸技巧, 方法如下:①胸式呼吸;②淺慢加速呼吸;③淺呼吸;④哈氣運動。對照組孕婦在孕期接受孕婦學校的常規培訓,臨產后按傳統產科護理常規進行。
1. 3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分娩的疼痛程度及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舒適度以產婦的主觀感覺、身體放松的情況及面部表情等為評估標準。疼痛評價采用VRS法:1級:輕度痛, 間歇痛;2級:中度痛, 持續痛;3級:重度痛, 持續痛;4級:嚴重痛, 為持續痛。
1. 4統計學方法 所有分析均在SPSS14.0統計軟件上進行。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鎮痛效果比較 觀察組產婦疼痛程度明顯減輕, 產程明顯縮短。觀察組第一產程時間為(5.3±1.2)h, 對照組為(6.5±1.8)h。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8446,P<0.01)。疼痛程度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在產程過程中疼痛程度比較[n(%)]
由此可見拉瑪澤分娩法的優越性:①可以讓孕產婦及家屬充分了解分娩知識;②更好的接受和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③簡單易學;④能充分調動孕產婦的主動性;⑤分娩時自主控制宮縮而引起的產痛, 有助于孩子輕松順利地出生[1];⑥是一項有效的鎮痛技術, 有效的降低了剖宮產率, 提高產科質量, 促進醫患之間和諧關系。拉瑪澤呼吸分娩法是一種經濟又簡單易行的方法, 能減少產前藥物的應用, 可以作為產前常規的教育項目向臨床推廣[2]。學雜志, 2011, 8(10):872.
[1] 賀翠平.對產婦實行拉瑪澤分娩法的護理研究.中華現代護理
[2] 肖霞, 丘小霞, 趙璐, 等. 120例產婦應用拉瑪澤減痛分娩法的效果觀察.中華護理雜志, 2008, 43(8):718-719.
2014-08-07]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醫院(齊文霞);北華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馮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