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脈沖式正壓沖管在中心靜脈脂肪乳劑應用后降低堵管率的效果觀察
張芹
目的探討脈沖式正壓沖管在中心靜脈脂肪乳劑應用后降低堵管率的效果。方法實驗組40例脂肪乳后即刻脈沖式正壓沖管, 對照組40例所有液體待結束后常規封管進行對比, 觀察中心靜脈導管通暢與堵塞情況。結果兩組導管堵塞發生率比較, 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已呈下降趨勢, 特別是因堵塞而拔管的情況已明顯減少。結論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的長短與護理質量密切相關, 輸注高黏度大分子藥物及時正確脈沖式正壓沖管減少了堵管, 延長了導管使用壽命, 促進患者康復。
中心靜脈置管;脂肪乳劑;脈沖式正壓沖管
中心靜脈置管已廣泛用于臨床, 是現代外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胃腸外科術后不能進食又要補充營養支持的患者來說, 可謂是建立了一條理想的靜脈通道, 更有實用的價值。既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為治療和護理提供了方便, 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靜脈。但中心靜脈導管在給予患者帶來方便的同時, 與深靜脈有關的并發癥其中之一導管阻塞時有發生, 尤其輸蛋白、輸血、脂肪乳劑等高濃度、高滲性液體堵管發生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僅針對這一方面的問題, 進行了分析, 給予了相應的護理措施, 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現將經驗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胃腸外科術后置中心靜脈患者80例, 其中男37例, 女43例, 年齡45~75歲, 現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單腔深靜脈導管, 肝素帽, 所有導管均按無菌操作進行。對照組常規輸液前抽回血, 確定通暢, 輸液至結束, 使用1次生理鹽水20 ml常規正壓封管。實驗組常規輸液前抽回血, 確保中心靜脈導管在位通暢后輸注脂肪乳、蛋白等黏稠高滲的藥液。待結束后及時用生理鹽水20 ml脈沖式正壓沖管, 沖管時可輕輕轉動導管的外露部分, 將管腔殘余藥液或沉淀在導管下面的脂肪乳劑全部沖入血管內, 而后再繼續輸注下面的液體, 待結束后常規脈沖式正壓封管。
1. 3導管堵塞評價標準[1]發生導管阻塞時, 頸部可表現潮紅、紅腫, 遠端可出現血液循環障礙, 若堵塞導管的血栓脫落, 受累部位組織或器官缺血、功能減退并可出現相應臨床表現。檢測具體方法為:連接液體后液體點滴不暢≤5 min需用尿激酶溶栓等藥物沖管處理, 即可診斷為堵管。堵管程度劃分:連接輸液前回抽導管, 看回血是否通暢, 然后推入3~5 ml肝素封管液連接輸液器并開至最大量, 重力作用下輸液, 數滴數并做記錄。通暢:滴數>80滴/min;部分堵管:抽取有回血, 滴數<50滴/min;完全阻塞:抽血無回血或滴數<20滴/min。
1. 4觀察指標 導管通暢, 導管堵塞情況, 導管留置時間。
1. 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導管堵塞發生率比較, 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已呈下降趨勢, 特別是因堵塞而拔管的情況已明顯減少。
表1 兩組患者的導管堵塞情況[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意識越來越被重視, 加速康復勢在必行。機體正常代謝及良好的營養狀態, 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保證, 任何代謝紊亂、營養不良都將影響器官功能, 最終使器官功能衰竭。營養支持已成為危重病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營養的主要目標是早盡達到氮平衡, 以保持或恢復正常的蛋白質儲備, 脂肪乳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能量, 維持細胞結構和人體脂肪組織的恒定[2], 其代謝不依賴于胰島素, 更有利于保證在創傷、感染、手術等應激狀態下代謝障礙患者的氧化能量補充, 機體正常代謝及良好的營養狀態, 靜脈給予脂肪乳劑成為危重患者、胃腸手術患者腸外營養的重要主成部分。
由于脂肪乳劑可與其他各類靜脈營養液中的鈣、鱗等鹽類相互作用, 形成磷酸鹽等沉淀, 脂類陽離子復合物遺留,沉淀物附著于管壁, 中心靜脈導管因較一般留置針長得多,大約25 cm且管徑細, 往往在輸入結束后即使有其他的液體注入, 管腔內右眼還是可見白色液體殘留在管壁上。且脂肪乳劑分子顆粒大, 輸入速度要求不宜快, 一般結束大約在4 h左右, 故更容易粘附在導管腔內, 由此可見導致導管堵塞幾率明顯上升。因此在輸脂肪乳等高營養物質后正確使用生理鹽水脈沖式正壓沖管手法尤為重要。方法:將輸液管調節夾關閉后, 沖管液選用20 ml生理鹽水, 脈沖式推注, 時快時慢,持續推進, 邊推入液體邊向外緩慢拔出針頭, 注意推注時壓力和速度, 使沖管液在管腔內產生湍流, 達到清潔和漂凈管壁的目的。當有多組液體時, 注意合理安排輸液順序, 可先輸脂肪乳劑, 保留最后輸入1袋晶體液。
采用實驗組的方法, 大大延長了使用時間, 減輕患者反復置管的痛苦, 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也減輕了護士因堵管反復溶栓的工作量, 由此相應減少了護患矛盾, 為治療的順利進行提供理想的通道, 提升了患者滿意度。這就需要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加強人員培訓, 學會正確的管道維護, 其次加強對護士考核, 規范操作規程, 使每位護士掌握深靜脈正確的脈沖式正壓沖管技術, 提高堵管防范意識,及時發現和處理導管阻塞, 減少非計劃性拔管, 才能提升臨床護理質量。
[1] 馬淑玲, 錢麗, 邢沫. 腫瘤患者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兩種封管方法效果的觀察與探討.現代護理, 2007, 13(12):1159.
[2] 曹偉新.脂肪乳劑的特點和應用.胸部外科, 2000, 13(4):13-14.[3] 王曉燕.中心靜脈導管堵塞原因及對策. 護理研究, 2007, 21(6): 15-19.
[4] 李復原, 李瓊花.外周中心靜脈導管病人異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對策.當代護士, 2009(5):84-85.
2014-06-27]
222002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