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
體力勞動者抗感冒藥社會用藥風險評價
劉淑英
目的促進重視體力勞動者抗感冒藥社會使用風險。方法根據體力勞動者生活及抗感冒藥使用特性, 評估體力勞動者抗感冒藥社會使用風險。結果資料顯示抗感冒藥用藥安全性與其不良及不合理使用方式極其相關, 而體力勞動者經濟收入及受教育總體水平較低的特性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加之看病難花費高等因素, 使得該群體感冒的自我治療不良及不合理用藥方式, 潛藏著巨大的抗感冒藥社會用藥風險。結論有針對性地對體力勞動者群體開展患者用藥教育, 降低抗感冒藥社會用藥風險刻不容緩。
抗感冒藥;體力勞動者;風險評估
我國抗感冒藥品種眾多, 其中許多品種共同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偽麻黃堿等成分, 多種抗感冒藥同時使用、擅自加量使用, 縮短用藥間隔時間等不合理或不良用藥方式,將增加這些成分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1], 因此, 強調抗感冒藥的合理使用, 是降低該類藥社會用藥風險的基礎。本院位于貴陽市郊區, 就診患者中相當數量為附近的體力勞動者,通過對該群體患者抗感冒藥使用情況進行追蹤調查, 發現這類藥品的使用存在較多問題, 而這些問題又與該群體的群體特性極其相關, 為引起相關管理機構的重視, 特依此進行論述。
根據本院附近體力勞動者生活及抗感冒藥使用特性, 分析該群體特性與抗感冒藥使用安全性的相關性, 評估體力勞動者抗感冒藥社會使用風險。
2. 1抗感冒藥相關不良反應的嚴重性 維C銀翹片為使用較為普遍的一個抗感冒藥, 因其使用的安全性, 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注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中藥不良反應信息通報, 揭示了抗感冒藥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2]。通過CNKI數據庫進行相關抗感冒藥不良反應收載資料的檢索, 數據庫中收錄的相關資料極多, 證實了抗感冒藥使用中不良反應出現頻繁且普遍。
2. 2抗感冒藥合理使用與其不良反應的相關性 通過對《關注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及CNKI收載的部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3], 發現抗感冒藥不合理使用是導致該類藥物不良反應出現頻繁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抗感冒藥廣泛含有成分對乙酰氨基酚為例, 肝毒性主要不良反應是其肝謝過程中, 產生的中間產物N-乙酰-對-苯醌亞胺(NOPQI)具有劑量依賴性肝毒性[4], 導致對乙酰氨基酚NOPQI生成增加的因素, 均會增加含該成分抗感冒藥的肝毒性。而含對乙酰氨基酚成分抗感冒藥的聯合使用、擅自加量、不按間隔時間用藥、服藥期間飲酒等不合理或不良用藥方式,都是增加NOPQI生成的因素[5], 因此, 合理使用抗感冒藥,是降低該類藥安全風險的最重要條件。
2. 3體力勞動者的群體特性與抗感冒藥合理使用的相關性經濟收入較低、受教育總體水平較低等是體力勞動者的主要群體特性, 這些群體特性可能制約了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2. 3. 1經濟收入對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影響 感冒疾病可導致患者生活及工作質量迅速下降。對于需要每天工作獲得生活所需經濟收入的體力勞動者來說, 迅速治愈感冒成為了迫切的心理需求, 在生活壓力和心理迫切的驅使下, 頻繁服用、多種抗感冒藥同時使用、加量使用等不合理或不良抗感冒藥的使用, 成為了期望早日治愈感冒的必須途徑。
2. 3. 2受教育總體水平對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影響準確閱讀并理解藥品說明書中相關內容, 需要具備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素養。如:維C銀翹片, 以該藥是否為純中藥等為題, 對部分使用該藥的患者進行調查, 基本所有的被調查體力勞動者均認為是中藥, 并且大多數被調查者均會將該藥與其他抗感冒藥同時使用。這個事例的調查結果顯示:體力勞動者受教育總體水平較低的實情, 制約著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2. 3. 3生活方式對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影響 體力勞動者恢復體力及解乏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飲酒, 飲酒是該群體生活和交往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資料顯示, 飲酒可導致對乙酰氨基酚肝毒性風險增加[5]。通過對部分體力勞動者的了解, 其不會因為服用抗感冒藥而停止飲酒, 也不知道服用抗感冒藥要停止飲酒。
2. 3. 4重視藥物使用安全性對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影響 對藥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視, 是提高藥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對整日為保證生理需求勞累的體力勞動者而言,對其藥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視, 也因其生存現實的沉重而被忽視。
2. 3. 5重視藥物使用期間異常狀況對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的影響 正確識別藥物使用過程中的異常癥狀, 是促進藥物合理使用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對于體力勞動者而言, 其所掌握的知識水平, 較難判別用藥期間的異常身體狀況與藥物使用的相關性, 同時, 上醫院確診的復雜及花費, 都是制約對抗感冒藥合理使用水平提高的因素。
2. 4體力勞動者抗感冒藥使用風險評價 醫院就診難、花費大等現狀, 對體力勞動群體醫院就醫形成了阻礙。診所看病、藥店自購藥品等成為了該群體疾病治療的最主要方式。缺乏類似于醫院醫生和藥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 該群體感冒的自我治療方式, 潛藏著巨大的抗感冒藥社會用藥風險。抗感冒藥OTC品種眾多,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 期望社會藥店合理售賣藥品, 降低抗感冒藥的社會用藥風險是不現實的,因此, 鑒于抗感冒藥社會體力勞動者群體中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風險, 相關管理機構應引起重視。
重視社會公眾用藥知識教育, 是提高全民用藥水平的最佳途徑。體力勞動者群體, 因受制于經濟收入的緣故, 疾病自購藥品治療的情況是一普遍的社會現象。對于種類繁多的抗感冒藥而言, 處方及主要成分雷同的品種比比皆是, 由于準確識別并正確選擇適合自身疾病特性的藥品, 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 這對于自購藥品進行自我治療的體力勞動者群體, 由此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用藥風險。提高我國全民用藥水平, 不僅是相關管理機構的責任, 也是所有醫院藥學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 因此, 基層醫院藥學從業人員對體力勞動者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患者用藥教育, 降低抗感冒藥社會用藥風險刻不容緩。
[1] 張海英, 張黎, 李玉珍. 抗感冒藥的臨床評價及合理應用.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1, 11(4):295-297.
[2]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警示[EB/OL]. http:// www.sda.gov.cn/WS01/CL0387.
[3] 楊躍輝.抗感冒藥的現狀分析.中國藥事, 2009, 23(12):1224-1227.
[4] 張寶旭, 賈鳳蘭, 阮明.對乙酰氨基酚誘發小鼠肝毒性機制的實驗研究.衛生毒理學雜志, 2003, 17(1):31.
[5] 李明, 萬毅, 楊曉毅.CYP2E1對含對乙酰氨基酚藥品使用安全的影響.中國醫療前沿, 2009, 4(13):112-113.
550025 貴陽市花溪區醫院